三國志·步騭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國志·步騭傳出自《三國志》,史書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1]
原文
步騭字子山,臨淮淮陰人也。世亂,避難江東,單身窮困,與廣陵衛旌同年相善,俱以種瓜自給,晝勤四體,夜誦經傳。
會稽焦征羌,郡之豪族,門客放縱。騭與旌求食其地,懼為所侵,乃共修刺奉瓜,以獻征羌。征羌方在內臥,駐之移時,旌欲委去,騭止之曰:「本所以來,畏其強也;而今捨去,欲以為高,只結怨耳。」良久,征羌開牖見之,身依幾坐帳中,設席致地,坐騭、旌於牖外,旌愈恥之,騭辭色自若。征羌作食,身享大案,殽膳重沓,以小盤飯與騭、旌,惟菜茹而已。旌不能食騭極飯致飽乃辭出旌怒騭曰何能忍此騭曰吾等貧賤是以主人以貧賤遇之固其宜也當何所恥?」
孫權為討虜將軍,召騭為主記,除海鹽長。還辟車騎將軍東曹掾。建安十五年,出領鄱陽太守。歲中,徙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領武射吏千人,便道南行。明年,追拜使持節、征南中郎將。劉表所置蒼梧太守吳巨陰懷異心,外附內違。騭降意懷誘,請與相見,因斬徇之,威聲大震。
延康元年,權遣呂岱代騭,騭將交州義士萬人出長沙。會劉備東下,武陵蠻夷蠢動,權遂命騭上益陽。備既敗績,而零、桂諸郡猶相驚擾,處處阻兵,騭周旋征討,皆平之。
權稱尊號,拜驃騎將軍,領冀州牧。是歲,都督西陵,代陸遜撫二境,頃以冀州在蜀分,解牧職。
赤烏九年,代陸遜為丞相,猶誨育門生,手不釋書,被服居處有如儒生。然門內妻妾服飾奢綺,頗以此見譏。在西陵二十年,鄰敵敬其威信。性寬弘得眾,喜怒不形於聲色,而外內肅然。十年卒。
譯文
步騭字子山,是臨淮郡淮陰人。因世道混亂,他避難到江東,孤身一人窮困潦倒,與廣陵人衛旌同年且相互友好,都靠種瓜養活自己,白天勞動,夜間誦讀經傳。
會稽人焦征羌,是郡里的豪門大族,他的門客放縱行事。步騭與衛旌在他的地方上謀生,害怕受到他們的侵擾,於是一道寫好名帖帶着鮮瓜,來獻給焦征羌。征羌正在內屋睡覺,步騭與衛旌在外立等多時,衛旌想放下瓜離開,步騭阻止他說:「我們來的原因,就是畏懼他的強橫;如果現在不見他就離開,想以此表示清高,只會與他結下怨仇罷了。」過了很久,焦征羌開窗看到他們,就身子倚茶几坐在帷帳內,叫人在地上設席,讓步騭、衛旌坐在窗外,衛旌更加感到恥辱,步騭言談神色自若。焦征羌安排吃飯,自己坐在大食案前,上面堆滿了美味佳肴,卻用小盤盛飯給步騭、衛旌,只給野菜。衛旌吃不下飯,步騭卻吃到很飽才告辭出來。衛旌生氣地對步騭說:「你怎能忍受這樣的侮辱!」步騭說:「我們貧窮低賤,因此主人用貧賤之禮對待我們,本來這也是合適的,哪裡有恥辱呢?」
孫權任討虜將軍時,徵召步騭為主記,任命他為海鹽縣縣長。後又徵召他為車騎將軍東曹掾。建安十五年,步騭出京兼任鄱陽太守。一年內,又改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統率武射吏一千人,即刻取道南行。第二年,補任使持節、征南中郎將。劉表安置的蒼梧太守吳巨暗中懷有異心,外表歸附而內心背離。步騭屈意利誘吳巨,請吳巨和他相見,趁機殺他示眾,威名聲望大震。
延康元年,孫權派遣呂岱替代步騭,步騭率領交州義士一萬人出兵長沙。正逢劉備東下,武陵的少數民族也蠢蠢欲動,孫權於是命令步騭北上攻打益陽。劉備慘敗後,零陵、桂陽等郡仍然互相爭鬥,處處行軍遇阻,步騭輾轉征討,都平定了他們。
孫權稱帝後,步騭被任為驃騎將軍,兼任冀州牧。當年,步騭任西陵都督,接替陸遜鎮撫南北邊境,不久因冀州在蜀國境內,就解除了冀州牧的職任。
赤烏九年,步騭接替陸遜做丞相,他仍然教誨門生,手不釋書,穿着住處仍像儒生。然而他家的妻妾服飾則極為奢侈華麗,因此頗受人譏誚。他在西陵職任上二十年,鄰近的敵人都敬畏他的威嚴信義。步騭性格寬厚頗得人心,喜怒不形於聲色,但內外人士都對他肅然起敬。赤烏十年,步騭去世。[2]
作者簡介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