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角鯉 |
拉丁學名:Cyprinus multitaeniata 別 名:黃鯽、 黃板鯽、江鯽、芝麻鯽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 綱:輻鰭亞綱 目:鯉形目 亞 目:鯉亞目 科:鯉科 亞 科:鯉亞科 屬:鯉屬 亞 屬:中鯉亞屬 種:三角鯉 亞 種:無 命名者及年代:Pellegrin & Chevey,1936 保護級別:(IUCN)2011年 ver 3.1——近危(NT) 中文學名:三角鯉 |
三角鯉(學名:Cyprinus multitaeniata)是鯉科、鯉屬魚類。體側扁而高,頭後背部顯著隆起,腹部較平直。頭短,略側扁,頭長短於體高。吻短而鈍,吻長大於眼徑。口亞下位,呈馬蹄形。唇較厚,表面有許多小乳突。須2對,口角須長於吻須。眼大,側上位。鱗較大。側線略彎,向後伸達尾柄正中。背鰭與臀鰭均具硬刺,背鰭外緣平直或稍凹。胸鰭末端可伸達或超過腹鰭基部。腹鰭末端可伸達肛門。尾鰭深叉形。鰓耙短,下咽骨中長,較寬;咽齒主行第1枚齒較粗大。體背側暗灰色,腹側銀白色,體側鱗片邊緣暗色,形成數行縱紋。鰭呈灰黑色,邊緣色較深。 三角鯉的適溫範圍廣(0~39℃),在中國廣西的氣候條件下,其在池塘、河溝均能自然越冬。三角鯉是以底棲動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其食物主要構成為:環節動物(水蚯蚓和顫蚓等)、節肢動物(搖蚊幼蟲和沼蝦等)、軟體動物(蜆、幼蚌和螺等)。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越南。 [1]
三角鯉形態特徵
背鰭Ⅳ-17~20,臀鰭Ⅲ-5,胸鰭Ⅰ-16,腹鰭Ⅱ-8~9。側線鱗36,背鰭前鱗11~13,圍尾柄鱗16。第1鰓弓外側鰓耙18~23。下咽齒3行,1·1·3-3·1·1。體長為體高的2.2~2.5倍,為頭長的3.3~3.9倍,為尾柄長的7.7~8.6倍,為尾柄高的6.4~7.3倍。頭長為吻長的2.8~3.0倍,為眼徑的2.8~3.3倍,為眼間距的2.7~2.8倍,為尾柄長的2.3~28倍,為尾柄高的1.7~2.2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0.6~0.9倍。
三角鯉體側扁而高,頭後背部顯著隆起,腹部較平直,尾柄髙稍大於尾柄長。頭短,略側扁,頭長短於體高。吻短而鈍,吻長大於眼徑。口亞下位,呈馬蹄形,上領骨末端伸達眼前緣的下方。唇較厚,表面有許多小乳突。須2對,口角須長於吻須,末端後伸超過眼前緣的下方。眼大,側上位,眼間寬,稍凸,眼間距稍大於眼徑。鱗較大。側線略彎,向後伸達尾柄正中。
背鰭與臀鰭均具硬刺,背鰭外緣平直或稍凹,起點與腹鰭起點相對或稍前,至吻端的距離小於至尾鰭基距離。臀鰭起點與背鰭倒數第3至第5根分枝鰭條相對,鰭條末端可伸達尾鰭基。胸鰭末端可伸達或超過腹鰭基部。腹鰭末端可伸達肛門。尾鰭深叉形。
鰓耙短,其長約為鰓絲的1/2。下咽骨中長,較寬;咽齒主行第1枚齒較粗大,呈圓錐形,齒冠光滑,其餘齒呈日齒狀,齒冠一般具1道溝紋;左右側咽齒溝紋常不致。 體背側暗灰色,腹側銀白色,體側鱗片邊緣暗色,形成數行縱紋。鰭呈灰黑色,邊緣色較深。
三角鯉生活習性
三角鯉的適溫範圍廣(0~39℃),在中國廣西的氣候條件下,其在池塘、河溝均能自然越冬。三角鯉屬底層魚類,耐低氧。在鰱魚、興國紅鯉、散鱗鏡鯉及三角鯉混養的池塘中,當鰱魚、興國紅鯉、散鱗鏡鯉因缺氧而日夜浮頭不沉時,三角鯉卻很少浮頭,且攝食正常,解剖觀察腸道,其食物充塞度仍可達到2級,而鰱魚則完全停止攝食,腸道充塞度不到1級。在三角鯉與豐鯉混養的池塘中,當豐鯉因缺氧而浮頭時,三角鯉亦能安然無恙。
三角鯉是以底棲動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其食物主要構成為:環節動物(水蚯蚓和顫蚓等)、節肢動物(搖蚊幼蟲和沼蝦等)、軟體動物(蜆、幼蚌和螺等)。此外,還有浮遊動物、浮游植物、有機碎屑、水生植物種子、植物的根和莖以及絲狀藻類。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喜食顆粒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30~35%)。三角鯉的攝食量很小,在苗種階段,腸的充塞度普遍為3~4級,成魚階段常處於1~3級,以1~2級者居多。
三角鯉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越南。 在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左江、右江、紅水河、灕江、柳江、邕江、鬱江)。 三角鯉分布圖
三角鯉繁殖方式
雌魚3+齡性成熟,雄魚2+齡性成熟。屬一年多次產卵類型。卵沉性,粘性。2~4齡魚的相對繁殖力為55~88粒/克體重,產卵水溫為18~30℃,產卵最適水溫為22~28℃,產卵季節為2~10月,盛產期4~5月。在中國紅水河,每年5月上旬前後,河水第一次上漲、水質渾濁時,大量親魚集中產卵繁殖,親魚產卵一般進入支流或河灣處,受精卵常粘附於被水新淹沒的雜草上,在池塘飼養條件下,親魚性腺發育良好。 受精卵淡黃色半透明,沉性,具粘性,吸水後卵徑為1.8~2.27毫米。三角鯉胚胎髮育時間與水溫呈負相關,自受精至孵出所需時間,水溫15.3~22℃時為124小時,19~24℃時為107小時20分鐘。剛出膜的仔魚,全長4.5~5.0毫米,肌節35對,尾鰭褶與背鰭褶相連接,胸鰭、腹鰭、臀鰭原基已出現。大部分時間側臥水底,偶爾作垂直運動。
親魚準備 親魚選擇:中國華南地區三角鯉的繁殖一般在每年的3月中旬開始,最好是上一年入秋前開始購入親魚進行引種馴化。親魚可在廣西西江流域捕撈獲得,或者當地的農產品市場購買,由於當地也有普通鯉魚,需要注意區分三角鯉和普通鯉:三角鯉一般體色偏黃,身背部較高、體型呈三角形,頭小,上下須長度一致,眼睛較同等體型的普通鯉魚大。 雌雄鑑別:雌性三角鯉的泄殖孔短而圓,雄性的泄殖孔末端較尖成突起狀。選擇2~4齡魚作為親魚,雄魚體重在700克/尾以上、雌魚體重在800克/尾以上為宜。以身體健壯、光澤亮麗、鱗片完整的魚為最佳。 親魚培育:親魚的雌雄搭配比例為1:(1~1.5),每畝池塘可以放入200~300尾親魚在親魚塘中養殖,較高的密度不利於三角鯉的繁殖。在前一年越冬前進行強化培育,飼料蛋白質含量在30%以上,如果條件允許可在飼料中添加600毫克/千克的硒酵母和300毫克/千克的維生素E。每天投餵占親魚重量3~6%的飼料進行強化飼養。冬季期間減少投餵量,待春季水溫達到15℃以上時,可以逐漸加大投餵量,並輔餵一定量的蚯蚓或者黃粉蟲等活餌料。
催產方法 產卵浮床的製作:三角鯉的卵為黏性卵,自然狀態下附着於水草等漂浮物中,因此催產之前要準備好提供卵附着的產卵浮床。製作方法:選取生長筆直的竹竿,去除竹葉和細枝搭建邊長為1米×2米的長方形浮床,注意浮床下面不需要網布遮蓋,以便親魚在浮床內產卵。一般可用水葫蘆作為浮床內的植物,也可用空心菜或者其他漂浮水生植物作為親魚產卵的場所。水葫蘆投入浮床內要提前用5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5分鐘,對根部進行消毒處理後,再將水葫蘆放入浮床框架中,鋪滿浮床即可。
自然催產:自然催產直接在親魚養殖池塘中進行即可。每年春節當水溫達到18~23℃,即可開始準備催產,連續3~5天用水泵向池塘注入新水,刺激親魚交配繁殖,同時在池塘中放入產卵浮床,一般每畝魚塘放入面積為30~60米的浮床。加入新水後每天撈取浮床中的水葫蘆,觀察水葫蘆根部是否有魚卵附着,如有魚卵附着將水葫蘆轉移至孵化網箱中準備孵化。自然催產的特點:利用自然法催產的成本較低,但是催產效率也較低,一般為35~50%,且效應時間較長,一般為3天,同步性也比較差,需要分幾批產完。因此,如果大規模苗種繁殖最好還是使用人工催產方法。
人工催產:人工催產需要提前15天檢查雌魚性成熟狀況,如成熟度不夠,須提前注射一針催熟針,即每千克魚體重注射15~20微克的LRH-A,之後檢查其腹部是否變得柔軟,如果是則可用於人工催產。雌魚催產每千克體重注射PG 4毫克、LRH-A212微克,分為兩次注射,第一次注射1/4,剩下的在12小時後一次注射;雄魚為一次注射,注射時間和雌魚第二次注射一致,劑量為雌魚劑量的60%,即每千克體重注射PG 2.5毫克、LRH-A27微克。兩次注射完成後,效應時間約為12小時,效應時間會因為溫度改變,相差在1~2小時。將注射好的親魚按照雌雄比例1:1.2放入容積為50~100米的水泥池中,親魚數量在20~40尾,每個水泥池放面積為6~12米產卵浮床。計算好效應時間,撈取浮床上的水葫蘆,轉移到孵化網箱中。
人工催產的特點:上述方法進行人工催產,催產率可達到90%以上,效應時間短,產卵數量多,而且孵化率較高,適合於大規模的苗種繁殖。
魚苗孵化和培育 孵化池準備:為了方便大規模推廣,我們採用魚塘掛細孔網箱的方式進行孵化,將孵化和魚苗培育整合為一次同一魚塘完成。在準備孵化前要提前將孵化魚塘進行干塘,平整塘底。每畝均勻潑灑50千克生石灰進行消毒。干塘和消毒完成後,加入經過濾的新水,新水要用80目的網布過濾,以免引進雜魚和青蛙卵等。
網箱準備:在魚塘邊緣掛長寬為5米×2米、深度為1.3米的網箱,網箱孔徑小於2毫米,每畝魚塘可以掛4~8個。
魚卵孵化:將魚卵放置於網箱內,一般70~100小時即可孵化,孵化時間和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則孵化時間縮短。等魚卵全部孵化後,只留占網箱內水面積1/3~1/4的水葫蘆,給魚苗提供遮蔽的場所。
開口餌料培育:在孵化開始的前一周準備培育開口餌料,一般魚苗開口餌料以輪蟲為宜。直接採用池塘培育開口餌料。魚卵放入前5天施放無機肥,每畝魚塘施尿素2.5千克、過磷酸鈣3千克,施放無機肥後、魚苗開始孵化時,配合使用豆漿法,每天每畝用2千克黃豆磨成豆漿(根據魚苗數量酌量增減),均勻灑於網箱內,每天分成兩次餵食。豆漿法可以部分提供三角鯉的餌料,剩餘的可以作為培育輪蟲的肥料,在魚苗孵化出4~5天的時候,輪蟲數量達到高峰,此後橈足類數量開始增加,正是魚苗適口餌料逐漸從輪蟲到橈足類轉變之時。魚塘施肥法和豆漿法並用,可以使池塘微生物種類交替和魚苗適口餌料變化相一致,魚苗成活率可以提高。
魚苗下塘:魚苗長度1.2厘米時,已經具備較強的運動能力,而此時網箱內橈足類和枝角類相對有限,會限制魚苗攝食,此時就可以去除網箱,將魚苗直接放入池塘中。
水質調控:由於施肥和豆漿法會帶來大量的營養物質,需要控制水質,防止水質惡化。魚苗開始孵化2~3天後需要每周沿着池塘邊緣潑灑光合細菌和硝化細菌菌液1次,並在水中放置一定數量的生態浮床,生態浮床的製作類似產卵浮床的製作方法。可以在池塘中央放置1~2個葉輪式增氧機,防止魚塘缺氧。另外在魚苗下塘前,要定期清理網箱網布上的藻類,以便保持網箱內水體溶氧和輪蟲密度與池塘水體一致;並且要撈除死魚,避免死魚腐爛污染水體導致有害細菌大量繁殖。
三角鯉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1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0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三角鯉主要價值
三角鯉是一種名貴的鯉魚品種。因三角鯉肉質比一般鯉魚要細嫩、鮮美, 而深受消費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