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黎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黎魚 |
san li yu |
中文學名:三黎魚 拉丁學名:Tenualosa reevesii 門:脊索動物門 綱:硬骨魚綱 目:鯡形目 科:鯡科 屬:鰣屬 |
三黎魚又名鰓魚、鰣魚、瘟魚、時魚、三來魚。體呈長橢圓形,較側扁,一般體長25~40厘米,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1]
形態特徵
背鰭17~18;臀鰭18~20;胸鰭14~15;腹鰭8。縱列鱗42~44,橫列鱗16~17。鰓耙110+172。 體長為體高的2.60~3.06倍,為頭長的3.25~3.56倍,頭長為吻長的4.03~4.28倍,為眼徑的4.29~4.75倍,為眼間隔的4.46~4.75倍。 體長橢圓形。頭側扁,前端鈍。頭背通常光滑。頂骨緣無細紋,少數頂骨緣或有很窄的細紋。吻圓鈍,中等長。眼較小,側前位,脂眼瞼較發達,幾乎蓋着眼的一半。眼間隔窄,中間隆起。鼻孔明顯,距吻端較距眼前緣稍近。口較小。上下頜等長。前頜骨中間有顯著的缺凹,上頜骨的未端伸到眼中央的後下方,下頜骨末端伸到眼後緣的後下方,舌發達。口無齒。鰓蓋光滑。鰓孔大,向頭腹部開孔而止於眼的前下方。假鰓發達。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6.鰓耙細密,數多。肛門緊位臀鰭的前方。 體被圓鱗,不易脫落。鱗片前部有5~7條橫溝線。環心線細,均不中斷,後面有放射狀縱溝,無孔。頭部光滑無鱗。腹部棱鱗強,16~17+14個。背、臀鰭的基部有很低的鱗鞘。胸、腹鰭基部有短的腋鱗。尾鰭基部無明顯的長鱗。無側線。 背鰭始於體中央稍後的上方。臀鰭距尾鰭基近,其基部約與背鰭基等長。胸鰭後方伸不到腹鰭始點。腹鰭始於背鰭的下方,始點距前鰓蓋後緣和距臀鰭始點的距離相等。尾鰭略短於頭長,且為深叉形。尾柄短,其長約等於其高。 體背部綠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幼魚期體側有斑點。吻部乳白色。吻背方淡灰色。鰭淡黃色,且背、尾鰭邊緣灰黑色。 1齡魚體長24厘米左右;2齡魚體長35厘米左右;3齡魚體長44~51厘米;4齡魚體長53厘米;4齡魚以後生長逐漸緩慢。在長江口可見到最大個體達4.2千克,而錢塘江口最大個體為5千克。3齡魚性成熟,此時雌魚平均體長為51厘米,體重為2千克;雄魚平均體長44厘米,體重1.3千克。
生活習性
鰣為暖水性中上層海洋魚類,以浮游生物為餌料,其中又以撓足類、蝦類和硅藻為主。在生活的各階段食性稍有不同,降海前的幼體以淡水浮游生物為食;降海後的幼鰣以海洋撓足類和硅藻為食;成年鰣以海產撓足類和硅藻為主。攝食強度隨着向河口移動而逐漸減弱。如中國溫州捕獲的鰣魚胃飽滿度在3級以上,而舟山捕獲的鰣魚多半處於空胃狀態。溯河進入淡水後,一般不攝食。產卵後有少數親魚又開始攝食。性腺是在洄游過程中逐漸發育的。 鰣在海洋中生活2~3年後,溯河到淡水中繁殖。仔魚長到8.5厘米左右,約在11月以後降海育肥。溯河洄游的生殖群體年齡為3~7齡組,其中以4、5齡組居多,分三支進入珠江、長江、錢塘江進行繁殖。進入珠江的鰣魚,漁汛期最早。在每年的4月上旬即溯河洄游進珠江口,經西江,最後進入黔江。在廣東肇慶至廣西黔江處產卵。進入長江口的鰣魚,於每年4月下旬到達長江口,又分2支上溯。一支上溯至都陽湖及贛江處產卵;另一支上溯至洞庭湖水系的湘江的長沙至株州和宜昌以下的長江幹流處產卵。進入錢塘江的鰣魚,一般在5月中旬,然後上溯至富春江產卵。鰣溯河、降海洄游常與鹽度、透明度、水溫、流速等環境因子有密切關係。在溯河洄游中,常結成大群。
分布範圍
分布:中國(福建、江西、海南、浙江、廣東、香港、澳門、台灣省)和越南。 在中國分布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近海域,淡水中以錢塘江與長江產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