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市南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市南匯區

國務院已於2009年5月6日批覆上海市《關於撤銷南匯區建制將原南匯區行政區域劃入浦東新區的請示》,同意撤銷上海市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上海市浦東新區。

基本概況

南匯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是上海市郊成陸較晚的地區。據《舊唐書》記載,713年(唐開元元年)在周浦、下沙一線重築古捍海塘,故南匯西部地區當成陸於唐以前。隨着時間的推移,陸地逐漸向東南延伸,滄海變桑田,宋、元時期,惠南一帶成陸。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為防倭寇,在南匯嘴(今惠南鎮)築城,設守御南匯嘴中後千戶所。1726年(清雍正四年)從上海縣劃出長人鄉建立新縣,因縣治設在原守御所南匯嘴,故縣名為「南匯」。2001年8月南匯撤縣建區。南匯區位於長江口和杭州灣的交匯處,東臨東海,南靠杭州灣與浙江寧波相望,北與浦東新區毗鄰,西南與西部地區和奉賢、閔行交界。全區總面積688平方公里,海岸線45公里。至2000年底(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區共有常住人口78萬,戶籍人口約69萬,其中農業人口49.5萬,非農業人口19.2萬。至2002年7月,全區共有19個建制鎮,5個開發區。

宋、元時期,南匯鹽業鼎盛,下沙周浦新場已形成較大規模的集鎮。「水鄉」新場更是「歌樓酒肆、商賈輻輳」,有「小小新場賽蘇州」之美譽,至今仍是保存較為完整的江南古鎮。北宋末期,宋室南遷,秦少游之孫秦知柔舉家寓居南匯;著名詩人儲泳也定居周浦,終老是鄉,至今存有儲泳墓——「木魚墳」。明代中醫名家李中梓(惠南鎮人)著有《醫宗必讀》,至今仍是中醫必讀之書。當代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列主義理論家張聞天出生於南匯祝橋鄉。著名翻譯家傅雷為周浦鎮人,至今留有傅雷故居。大團鎮人吳仲超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餘年,對祖國的文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近年來,南匯的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到2001年,全區公路總長850餘公里,其中一級、二級公路107.13公里,努力形成「四橫六縱」的公路網格局。目前正在新建和改建兩條高速公路;1994年南匯實現自來水化,到2001年全區自來水管網長度達900餘公里,日供水能力為39萬立方米;到2001年全區建成9個市級花園單位、90個市級綠化合格單位,建成滬南公路、南六公路、白玉蘭大道、郊區環線等景觀道路250萬平方米,區屬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41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11%;全區建成6座生活垃圾中轉站,城鎮生活垃圾堅持生產日清,農村建成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置系統,做到集中收集,集中處置。

南匯的旅遊資源優勢,在於「花」,在於「海」,在於「野」。萬畝桃園,百裏海塘,廣袤灘涂地,無垠蘆葦盪,成為人們回歸自然、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近年來陸續建成了一批旅遊景點和設施,如上海野生動物園、浦東射擊遊樂有限公司、濱海高爾夫俱樂部、濱海森林公園、東海影視樂園、、峻友賽車俱樂部、希迪垂釣園等,為形成濱海旅遊經濟帶和南六公路旅遊經濟帶奠定了基礎。

新世紀南匯旅遊業的發展,利用深水港項目啟動的重大機遇,以上海「都市旅遊」為背景,以建設「旅遊景區」為目標,以「花」、「海」、「野」為特色,融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生態農業、主題公園為一體,滿足遊客觀光遊覽、求知娛樂、休閒度假的需求。

經濟概況

南匯產業發展目標是:重點發展臨港、臨空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的工業製造業;提升旅遊業、休閒度假產業、現代服務業的層次;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

主導產業是:現代裝備製造業、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醫藥和醫療設備製造業、現代物流業、商貿業、房地產業和旅遊業, 總部經濟和研發經濟。

農業   依託南匯現代農業園區創建「都市型農業示範園區」,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大力發展種源農業、觀光農業、創匯農業、設施農業,改善農業結構、實施品種工程、生物工程、綠化工程等高科技農業工程項目。

現代物流業

依託臨港物流園區和空港物流園區,着重發展與國際貿易密切結合的口岸物流、與電子商務密切結合的批發零售方面物流、與生產企業密切結合的倉儲服務物流。

商貿業

依託航頭商貿區,重點發展各類專業特色市場,建成上海東南部產業特色顯著的組團式市場群落和交通型商業中心。

房地產業    結合南匯城鎮體系調整和重大骨幹交通網絡的建設,形成多層次、多形態的房地產開發建設格局。

旅遊業

依託六灶等地區,以主題公園入駐為契機,加快臨港新城、東海大橋、新場古鎮、桃博園等人文景點的建設,完善傳統景點,打造旅遊品牌,帶動休閒、娛樂、交通等相關產業的一條龍服務。

裝備製造業

以臨港新城產業區為載體,把臨港新城產業區打造成為上海最重要的現代裝備製造業基地。重點發展重大的先進基礎機械,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重大成套技術裝備等產業。

電子信息產業

依託中國電信信息園、華碩計算機等重大項目的集聚作用,主動接受張江高科園區輻射,充分發揮交通便利優勢和上海人才高地優勢,大力吸引上下游貫聯配套企業落戶。重點發展IC設計、芯片製造、IC封裝測試、半導體產品、新型電子專用材料和軟件業等。

汽車及零部件業    依託臨港新城30萬輛汽車生產基地以及浦東15萬輛汽車生產基地的帶動效應,提高周康地區汽車及零配件企業集聚度,並向汽車服務業和研究設計兩端延伸,提高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經營能力。重點發展汽車發動機製造及研發、關鍵零部件製造、電子裝置製造業等。

人口民族

早在唐朝初年,南匯區境內已有人類的活動。北宋末年,北方大批移民隨皇室遷來定居,人口劇增。然而有確切人口記載則始於建縣以後。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全區為448338人,1862年(同治元年)全區人口為48萬餘人,至1948年,全區人口為52萬,人口增長緩慢,150餘年僅增7萬餘人。解放以後,人口高速增長,1949年調整區域後統計的人口數為372189人,50~60年代連續出現兩個生育高峰。70年代以後,由於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人口增長速度才得到控制,至1985年全區總人口672606人。現在南匯的總人口為69.1萬。2003年底戶籍人口699119人。

歷史沿革

南匯區地處上海浦東,成陸於唐朝前後,因「大海環其東南,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得名。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為防倭寇,在南匯嘴(今惠南鎮)築城,設守御南匯嘴中後千戶所。1726年(清雍正四年)從上海縣劃出長人鄉設立新縣,因縣治設在原守御所南匯嘴,故縣名為「南匯」。

行政區劃

2001年,南匯撤縣建區,同時實行撤鄉並鎮。2002年,所轄24個鎮調整為19個鎮。2003年,又將19個鎮調整為14個鎮。截至2003年末,南匯區轄惠南、康橋、周浦、航頭、新場、宣橋、六灶、祝橋、大團、老港、書院、萬祥、泥城、蘆潮港14個鎮,52個居民委員會,195個村民委員會,3697個村民小組。2006年11月,南匯區第一個街道--申港街道在臨港新城成立。申港街道面積22平方公里,位於滴水湖西側。

南匯區14個鎮,根據該區「十一五」規劃,康橋、周浦將依靠康橋工業區發展為西北工業重鎮,新場、宣橋依託古鎮、桃樹、野生動物園,大力發展旅遊業,六灶將興建迪斯尼樂園,祝橋依託浦東國際機場發展臨空製造業。書院、萬祥、泥城、蘆潮港位於臨港新城區域,將統一規劃成為臨港新城四個分社區,集中安置動遷農民,為臨港新城發展提供土地及勞動力。[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