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龍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華龍鳥屬(屬名:Sinosauropteryx,意為「中國的蜥蜴翅膀」,早期也譯為中國蜥翼龍)是目前所發現擁有化石化羽毛痕跡的恐龍中,年代最早而且最原始的,也是遼寧省熱河群第一個發現的恐龍化石。中華龍鳥生存於早白堊紀的中國,它們可能是美頜龍的近親。目前已知最大的標本身長約1米,其中大部分為它們的極長尾巴。保存良好的化石顯示中華龍鳥覆蓋者非常簡單的羽毛;但另一派論點認為這些絲狀痕跡其實是膠質纖維的化石。這些絲狀結構由一種雙叉的組織所構成,大約類似現代鷸鴕的原始次要羽毛。
模式種是原始中華龍鳥(S. prima),也是目前的唯一物種。種名「prima」在拉丁文中有「原始」、「最初」之意,一開始發表時意指中華龍鳥作為當時「中國已知最古老的鳥類」,具有介於恐龍和鳥類(孔子鳥)之間的演化意義。而如今中華鳥龍已被確認不是鳥類,此名稱亦可解釋為中華龍鳥是第一個被發現及確認的有羽毛恐龍,同時也可說明中華龍鳥具有相對原始的羽毛。
發現歷史
在1996年,一位農民在中國遼寧省尋找、挖掘化石以販賣給博物館與商人,他在擬灰岩層中發現這種小型動物的化石,於是將石塊分成兩塊,分別賣給北京中國地質博物館、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北京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季強發現這個化石具有恐龍骨骼與疑似羽毛痕跡,並命名為原始中華龍鳥(S. prima)。而在1996年10月,加拿大古動物學家菲力·柯爾(Phil Currie)、古動物畫家麥可·斯科尼(Michael Skrepnick)在遼寧省進行挖掘勘查之後,也到北京中國地質博物館進行交流,他們也發現這個標本的重要性[1]。
分類學
中華龍鳥的模式種是原始中華龍鳥(Sinosauropteryx prima),也是目前的唯一有效種。在1997年,季強與姬書安認為編號GMV 2124的第四個標本,是個體型較大的原始中華龍鳥[2]。但是,該大型標本擁有比例較長的脛骨與較短的尾巴,與其他標本略有不同。
中華龍鳥是個重要的發現,因為它們擁有類似羽毛的結構,但它們與時代較早的始祖鳥並沒有接近的親緣關係。有許多恐龍演化支與始祖鳥的親緣關係更為接近,包含恐爪龍類、竊蛋龍類、以及鐮刀龍類。中華龍鳥的羽毛顯示許多獸腳亞目恐龍都擁有羽毛,而非僅有類似鳥類的恐龍才有;並顯示同樣為鳥類遠親的嗜鳥龍、虛骨龍、與美頜龍,可能也有羽毛;但這些動物擁有原始羽毛,而侏羅獵龍與暴龍擁有鱗片,使得原始虛骨龍類是否擁有羽毛,非常難以證實。
大部分古生物學家並不認為中華龍鳥屬於鳥類,因為根據系統發生學,中華龍鳥與鳥綱演化支的關係距離很遠;鳥綱演化支通常被定義為始祖鳥加上現代鳥類。然而,發現並命名中華龍鳥的科學家使用根據衍征的定義,任何有羽毛的動物都屬於鳥綱。他們認為中華龍鳥的絲狀羽毛已代表有羽軸與羽支的真正羽毛,因此中華龍鳥應該是種真正的鳥類。他們將中華龍鳥分類於一個新目,中華龍鳥形目(Sinosauropterygiformes)的中華龍鳥科(Sinosauropterygidae),而中華龍鳥形目屬於蜥鳥亞綱。
視頻
中華龍鳥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華龍鳥——是龍還是鳥? ,中國科普博覽, 2014-5-9
- ↑ 震驚世界的發現:恐龍 正在我們頭上飛,人民網,200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