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葉綜合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葉綜合徵(middle lung lobe syndrome)又稱Brock綜合徵或Graham -Burford-Mayer綜合徵,是指由於支氣管受管外腫大淋巴結的壓迫阻塞,引起右肺中葉(或左肺舌葉)肺不張,肺葉縮小,或並炎症實變。單純性炎症等引起的肺中葉收縮性不張不屬此綜合徵。 [1]
病因
(一)發病原因
引起本綜合徵的病因大致有:非特異性炎症或結核性淋巴結腫大壓迫,支氣管擴張所致遠端閉塞,黏液、膿栓或異物阻塞,支氣管內膜結核或非特異性炎症致管腔狹窄或閉塞,支氣管癌或良性腫瘤阻塞中葉支氣管,原發性或轉移性淋巴瘤腫大壓迫。
(二)發病機制
中葉綜合徵(middle lobe syndrome)又稱Brock綜合徵或Craham-Burford-Mayer綜合徵,是指由於支氣管受管外腫大淋巴結的壓迫阻塞,所致。[2]
臨床表現
囉音是呼吸音以外附加的聲音,是由於氣管支氣管管腔部分阻塞等病變所致;依聲音的性質不同,可分為干囉音和濕囉音,干囉音一般分為鼾音和哨笛音;濕囉音的聲音有粗、中、細的不同,捻發音和細濕囉音性質很相似。[3]
檢查
可有白細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升高,血沉增快,根據病因不同痰中可查到結核菌及瘤細胞。
1.胸部X線檢查 可見三角形均勻一致的陰影,其尖端指向肺門,橫膈前方上抬。中葉容積縮小。
2.支氣管鏡檢查 可見中葉支氣管狹窄、充血、炎症水腫、膿液、黏液栓塞和肉芽腫等。
3.胸部CT檢查 可發現肺門淋巴結及支氣管狹窄,腫瘤阻塞等。[4]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其他輔助檢查,初步可作出診斷。
臨床應與轉移性肺癌引起的肺不張相鑑別。
1.肺癌是肺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絕大多數的肺癌起源於支氣管粘膜上皮,故稱支氣管肺癌。
2.肺不張系指一個或多個肺段或肺葉的容量或含氣量減少,由於肺泡內氣體吸收,肺不張通常伴有受累區域的透光度降低,鄰近結構(支氣管,肺血管、肺間質)向不張區域聚集,有時可見肺泡腔實變,其他肺組織代償性氣腫。肺小葉、段(偶為肺葉)之間的側支氣體交通可使完全阻塞的區域仍可有一定程度的透光。[5]
治療
根據不同病因行針對性治療,腫瘤所致者應早期手術切除。如為結核或炎症,應抗結核或抗感染治療。通過纖維支氣管鏡沖洗,對黏液、膿栓所致阻塞可解除阻塞而起到治療作用。 [6]
預後
根據不同病因有針對性治療,如炎症和結核,應抗炎或抗結核治療,一般預後尚好。腫瘤應早期手術,一般預後差。
預防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防止併發症等。根據醫生的建議合理飲食。飲食宜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定期複查如無臨床症狀,可定期複查,觀察一時期。如有症狀時,用抗生素控制繼發感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