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海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海軍,又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的海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艦隊之一。機關駐地位於寧波市。
沿革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成立,此日即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紀念日[1]。張愛萍為華東海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陸軍第30軍(6252人)和第35軍(5398人)來擴充華東海軍領導機關和部隊。1949年4月28日,在新接收的原國民黨海軍江陰要塞司令部禮堂召開大會,宣布了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關成立及司、政、後辦公機構名單,部署了部隊組建,接收起義人員、裝備等各項工作。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張愛萍率海軍機關進駐原國民黨海軍部門比較集中的上海市。1949年8月10日,華東軍區海軍機關從上海遷至南京,辦公地點設在原國民黨政府交通部辦公大樓。
1950年4月23日,華東海軍舉行艦船命名和部隊授旗大會。華東軍區海軍由海軍總部、華東軍區共同領導。有第四、五、六、七四個艦隊,百餘艘艦艇,人員共2萬左右。
第四艦隊1950年4月在上海組成,是海軍舟山基地的前身,1950年10月28日進駐舟山,當時有戰艦大隊四艦、登陸艦大隊四艦,炮艇舟大隊等艦船38艘1300餘人,司令員高志榮,政治委員張克辛。
第五艦隊前身1949年5月,蘇北海防縱隊1403人改編為第一縱隊。第一縱隊接收國民黨海軍第二艦隊第一機動巡防艇隊炮艇8艘、登陸艇11艘、江防炮艇1艘、巡防艇3艘,第2批接收國民黨海軍第1巡防艦隊和第5巡防艇隊炮艇7艘,登陸艇5艘,巡洋艇1艘。兩批共36艘,組成第1、2、3艇隊。1950年1月第1縱隊在武漢接收長江中上游接收起義的國民黨海軍永安、郝穴、常德、英德、英山、民權、永平等7艘江防炮艦。1950年3月20日第一縱隊改編為華東軍區海軍江防艦隊,下轄9艘江防炮艦(從長江中游接收的7艘另加江犀、英豪),以及炮艇大隊之登陸艇22艘。1950年3月29日華東軍區海軍決定將江防艦隊整編為第5艦隊,胡大榮任司令員,謝立全任政治委員。
第六艦隊由第一艦大隊改編,領導機關由30軍領導機關和原第一艦大隊機關合併組成,司令員兼政委饒子建(原30軍軍長,後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副政委劉中華,副司令方瑩,傅繼澤任參謀長,轄護衛艦、炮艦6艘:「廣州」、「瀋陽」、「長沙」、「西安」、「武昌」、「濟南」、「嫩江」艦。1952年7月8日,第6艦隊首次編隊遠航青島。1953年起,第6艦隊擔負浙東海區作戰任務。1953年6月24日,為支援60師一個營攻占積穀山島,「臨沂」、「遵義」兩艦對守敵進行炮擊。 1955年5月6日,舟山基地戰艦大隊「瑞金」、「興國」艦及魚雷艇一個中隊配屬第6艦隊指揮。5月17日晨,「瑞金」艦被國軍F47戰鬥機炸沉。我艦擊落、擊傷敵機各一架。
第七艦隊由「南昌」、「延安」、「瑞金」、「鹽城」、「邯鄲」、「興國」共6艘護衛艦和炮艦組成,在南京成立後駐上海吳淞張華濱,司令員饒守坤,政治委員張雄。 1955年10月1日,華東軍區海軍改稱海軍東海艦隊,第6艦隊改稱護衛艦第6支隊。
2016年初,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以海軍東海艦隊機關為基礎,調整組建為東部戰區海軍機關。東部戰區海軍成立後,同時仍可沿用「東海艦隊」這一稱謂[2]。儘管正式名稱已改用東部戰區海軍,與東部戰區陸軍、東部戰區空軍並列,但在提到海上戰役力量時仍可稱「東海艦隊」。改革後,東部戰區海軍設置海軍陸戰第三旅、第四旅,行政隸屬東部戰區海軍,由海軍參謀部直接指揮。
視頻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海軍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949年4月23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非常日報, 2020-4-23
- ↑ 海軍機關編制大幅精簡 已減少一個領導層級,環球網,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