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Shenyang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於1954年10月15日,其前身為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1987年更為現名,2001年被正式批准為中科院國家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單位,2015年進入中科院「特色研究所」首批試點[1]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研究內容主要圍繞中國國家農業、林業可持續發展、生態與環境建設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和應用生態學的發展需要,在森林生態與林業生態工程、土壤生態與農業生態工程、污染生態與環境生態工程領域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研究,豐富和發展森林生態學、農田生態學和污染生態學的基礎理論,為中國主要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改善生態與環境,保障食物安全提供科學依據與關鍵技術。

截至2015年年末,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共有在職職工392人,其中科技人員和科技支撐人員292人,包括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69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95人。 有在讀研究生340人,其中博士生170人、碩士生170人,有在站博士後25人。

歷史沿革

1953年,中國科學院在哈爾濱成立了林業研究所籌備處,以合理開發利用東北地區的森林資源,維護地區生態平衡。

1954年10月,為適應東北地區經濟建設的需要,由中國科學院林業研究所籌備處、東北土壤研究所籌備處和長春綜合研究所農產化學研究室微生物部分合併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

1962年7月,中共中科院黨組擴大會議決定,林土所下放歸東北分院領導,人員編制及經費等納入分院計劃,由中科院分配指標。

1970年7月15日,林土所下放遼寧省,暫由省科技局領導。當時的遼寧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毛遠新提出按照朝陽農學院搬出城市,插隊落戶搞科研的模式改造林土所。為避免重蹈朝陽農學院的覆轍,在鬥批改中根據當時省科技局意見,在上報給省革委會報告中提出把林土所辦成以微生物學為重點的應用生物研究所。

1971年4月8日,林土所歸屬省農業局領導,後改名為遼寧省林業土壤研究所。

1978年3月1日,遼寧省林業土壤研究所改由中國科學院和遼寧省雙重領導。

1987年10月27日,研究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1998年,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步入中國科學院基地型研究所行列。

2001年7月2日,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被正式批准為國家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單位。

2010年,瀋陽生態所根據中國科學院「創新2020」總體部署,制定了研究所「一三五」規劃。

2015年,按照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的要求和研究所分類改革的統一部署,瀋陽生態所成功入選中國科學院「特色研究所」首批試點研究所,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2018年10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人員編制

截至2015年年末,中國科學院瀋陽生態所共有在職職工392人,其中科技人員和科技支撐人員292人,包括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69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95人。瀋陽生態所擁有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人,中國科學院 「百人計劃」入選者1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青年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入選者4人。此外,瀋陽生態所擁有農業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1個,中國科學院創新交叉團隊1個。

視頻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相關視頻

中國科學院宣傳片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研究員 石元亮

參考文獻

  1. 中科院建成14個「特色研究所」 打造科技創新「特戰旅」,科學網,2018-09-28
  2.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實施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