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以戲曲、音樂、美術、舞蹈、話劇、曲藝、影視等藝術類專業圖書館。館總面積9200平方米,共有5個閱覽室,閱覽座位450餘個。
基本概況
中文名 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
館總面積 9200平方米
工作人員 34人
閱覽座位 450餘個
圖書館設有采編部、典閱部、特藏部、錄音錄像製作中心和館辦公室等。目前在崗工作人員有34人。副高級以上職稱7人,館員17人,還有工程師、攝像師、錄音師等專業人員。
館藏內容
綜合類
本館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努力和50餘年的發展積累,圖書館館藏豐富,以藝術類資料為主,兼及其它相關學科。館藏圖書近100萬餘冊;報刊6萬餘冊;館藏特色資料還有音響音像,美術書畫,中外樂器等,成為國內集藝術類圖書、報刊和實物資料為一體的藝術學信息資料中心。它集藝術圖書館、藝術博物館、藝術檔案館和藝術資料研究以及文學藝術理論研究、藝術交流的功能於一身。主要任務是收集、保管、管理、研究中國現當代藝術家的著作、手稿、譯本、書信、日記、錄音、錄像、照片、文物等藝術檔案資料和有關的著作評論以及現當代文學藝術期刊、報紙等。
戲曲類
館藏特色突出在戲曲文獻和戲曲實物資料的收藏。戲曲資料主要包括20世紀50年代以來梅蘭芳、程硯秋、齊如山等名家捐贈,還有本院研科人員多年採風的積累和研究、考察報告的手稿。從數量與種類上看,均居全國之首。其中有諸多罕見的珍貴善本,如明刊本《臨川四夢》[1],清代南府昇平署劇本,昇平署扮相譜,評劇鼻祖成兆才劇本手稿,清代百本張、聚卷堂、別埜堂等著名書鋪的手抄曲本等。
音樂類
期刊有全套自1905年以來國內所有音樂類期刊300餘種。非正式出版物則有一批從民間採集的原始資料紀錄、調查報告、傳抄民間樂譜等。有與音樂研究相關的圖片。古籍善本有樂律學、器樂琴譜等,如明刊本《律呂解注》、《律呂直解》、《松弦館琴譜》等,是古籍中難得的珍品。還有名家傅惜華、盛家倫全套藏書、以及冼星海等音樂家的遺物、手稿等珍品。
音像類
音響2萬小時,其中7千小時是本院研究人員50年代以來田野採風的民族民間音樂的原始錄音資料,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記憶名錄」稱號;唱片8萬餘張,其中戲曲唱片,民族民間音樂唱片[2],還有多盤膠帶和鋼絲錄音帶,主要是50年代各劇種演出實況錄音。音像檔案主要錄像帶,內容包括戲曲、音樂、舞蹈、曲藝等,其中最珍貴的是戲曲地方戲,主要是一批著名演員代表劇目的實況錄像。2005年建成《中國戲曲劇種數據庫》。
美術類
圖書館收藏的美術類實物,多為50年代國家撥專款由本院研究人員在市場和民間收集的成果,書畫原作,主要有呂紀、袁江、傅抱石、鄭板橋、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真跡。有碑帖、印譜、拓片。還有年畫、剪紙、版畫、文物等。
樂器類
館藏中外樂器2000餘件,分設了古琴、弦樂器、外國樂器、吹打樂器、古代樂器共五個陳列室,其中有唐、宋、明琴。
圖書館現已基本實現了自動化管理,在文獻採訪、編目、流通、檢索、連續出版物等主要業務工作以及辦公方面都採用了計算機管理。同時充分發揮館藏優勢,開展數據庫建設。
視頻
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古籍名著《臨川四夢》的年代、作者和內容精講 ,可可詩詞網,2019-05-30
- ↑ 「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館藏音響檔案珍粹」兩套專輯首發 ,搜狐,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