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內設保管部、宣教部、服務部、保衛股和辦公室。負責開展全州文物的收藏,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並擔負着全州竟內的文物遺址考古調查任務。自建館以來,主持發掘了康樂縣邊家林遺址,清理了王閔家金墓等28座古墓葬,為研究臨夏歷史取得了豐富資料。先後舉辦了《人類起源》彩陶館》等展覽,接待了李鐵映、錢偉長、費孝通、王文元等中外賓客20多萬人。臨夏州博物館常年開放展覽,館內還設有工藝品服務部,為遊客提供各種旅遊紀念品。

簡介

館藏文物3000多件,其中一級文物65件,主要為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許多是具有研究和欣賞價值的藝術精品。自建館以來,主持發掘了康樂縣邊家林遺址,清理了王閔家金墓等28座古墓葬,為研究臨夏歷史取得了豐富資料。先後舉辦了《人類起源》[1]彩陶館等展覽,接待了李鐵映、錢偉長、費孝通、王文元等中外賓客20多萬人。臨夏州博物館常年開放展覽,館內還設有工藝品服務部,為遊客提供各種旅遊紀念品。

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是全州唯一的州級綜合博物館,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89.24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3621件,其中一級66件、二級228件、三級642件,主要為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的彩陶,還有玉器、石器、字畫、化石、民族文物等,年接待遊客1.2萬餘人。和政縣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占地面積56133平方米、建築面積8085平方米、展廳面積5130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1900平方米、化石標本12000件,其中一級品72件、二級品280件、三級品460件,一、二期館門票共70元,年接待遊客5萬餘人。免費開放後,中央財政將按照各博物館的門票減收量、相關運行經費評估定級,然後給予財政補助。

發展歷史

位於臨夏市紅園體育場西側,建於1979年元月,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有"彩陶館"和"民族館"兩個展廳,金代古墓一座。1996年州博物館被臨夏州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至20世紀80年代,臨夏全州館藏文物9000多件,州博物館內收藏各類文物近3000件,其中陶器2000餘件,還有石器、骨器、銅器、瓷器[2]、鐵器、書畫等。

館藏文物

半山類型葉形紋雙耳彩陶罐

口徑9.8厘米,底徑11厘米,腹徑26厘米,高30.4厘米,三級文物。泥質橙黃陶,直口,口沿外側有對稱盲耳,長直頸,溜肩,鼓腹,平底,腹部有對稱雙耳。施黑、紅彩,頸飾寬帶紋、大鋸齒紋,肩上部飾數道同心圓紋,肩腹均勻飾六組對稱的豎向葉紋,以紅彩為輪廓,內填復道黑彩。

張家嘴類型四鹿紋彩陶罐

口徑10.6厘米,底徑5.8厘米,腹徑16.4厘米,高18厘米,一級文物。東鄉縣達坂鄉徵收。泥質橙紅陶,敞口,粗長頸,溜肩,鼓腹下收,凹底,頸肩處有對稱雙大耳。施黑、紅二彩,紋飾以紅彩為底,上飾黑彩,口沿內飾一周寬帶紋,頸上部亦飾一周寬帶紋,頸腹處以豎向平行寬帶紋將器表分為四區,每區內各飾一隻鹿,形態大小一樣,呈站立狀,高昂的鹿頭神氣十足,鹿角尖如竹筍,尾巴翹起,四蹄着地,前胸飽滿,後臀渾圓,像是警覺的望着遠處,每個鹿頭上方和足下各飾兩道波折紋。整個畫面將鹿的美麗身姿和警覺的性格特點描繪的生動傳神,充滿了生活氣息,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可稱為遠古彩陶繪畫藝術中的傑作。

半山類型雙鈑旋紋彩陶壺

口徑11.6厘米,高30.5 厘米,腹徑23厘米,底徑8.6厘米,二級文物。從東鄉縣徵集,泥質陶,敞口,細長頸,溜肩,垂腹,雙耳飾於腹間,口沿有平鈑,施黑紅彩,口沿內繪有弦紋與三角紋,垂線紋,頸以寬帶紋為骨架,其間飾方向不同的折線紋,肩腹飾黑紅相間鋸齒形成的同向旋紋。

張家嘴類型雙勾紋大雙耳彩陶罐

口徑10.3厘米,底徑6厘米,腹徑12厘米,高17.2厘米,二級文物。1976年從臨夏縣蓮花鄉蓮城遺址採集。泥質橙黃陶,侈口,高頸,溜肩,鼓腹,平底,口肩處飾對稱雙大耳。施黑、紅二彩,頸部繪寬帶斜線紋,菱形點紋,短平行線紋和平行線紋,肩部飾主題紋飾大雙勾紋和「米」紋,腹下部繪有四組由三條垂線組成的豎帶紋,將下腹部分為平均的四個區。

張家嘴類型回紋雙耳彩陶罐

口徑88厘米,腹徑14厘米,高15.6厘米,一級文物。1983年臨夏市前河沿徵集。夾砂陶質,直口,短直頸,溜肩,深圓腹,圜底,頸肩處飾對稱雙。通體施紅褐彩,頸部飾兩道平行弦紋、回紋和細折線紋,肩腹部以豎向方格條帶紋分為六區,其內填有由不同折線組成的回紋。器形秀麗端莊,紋飾變化多樣。

視頻

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 相關視頻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宣傳片
臨夏:齊家文化博物館即將完工

參考文獻

  1.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搜狐,2016-11-30
  2. 中國瓷器的種類及分類 ,搜狐,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