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沭縣玉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沭縣玉山鎮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位於臨沭縣城東北部20公里處,東與江蘇省贛榆區毗鄰,北與莒南縣接壤,為兩省(山東省、江蘇省)三縣(臨沭、贛榆、莒南)交界處。全鎮人口80790人(2017)。[1]

中文名: 玉山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山東省臨沂市

面 積: 156.61 km²

下轄地區: 朱倉、唐嶺、東盤等

政府駐地: 山東省臨沭縣玉山鎮東朱倉村

電話區號: 0539

郵政區碼: 276700

氣候條件: 溫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0790人(2017)

著名景點: 石龍椅

機 場: 臨沂機場

火車站: 臨沂火車站

車牌代碼: 魯Q

方 言:中原官話鄭曹片

簡介

全鎮轄40個行政村,71個自然村,6.5萬人,總面積156.6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6萬畝,經濟林面積2.8萬畝,有大小山頭72座,水庫塘壩120處,屬典型的低山丘陵鎮。現有26個村街達到小康標準,存款餘額超過四千萬。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9億元,先後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美在農家」明星鎮、「市級文明鄉鎮示範點」、市水利建設改革管理年「先進集體」、省級創安工作「先進鄉鎮」。有朱洪武金鑾殿、朱元璋手植柏、孔子相魯會齊候遺址、奎星閣、聖母洞、聖母祠、石猴、萬畝板栗園等自然人文景觀,美不勝收。 素有「夾谷春秋,齊魯會盟聖地;玉山仙都,生態果茶名鎮」的美稱。

經濟

財政收入

2011年,該鎮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059.3萬元,同比增長22%;其中地稅收入734.9萬,同比增長23%;國稅收入324萬元,同比增長19%;人均收入7800元,同比增長17%。

農業

立足優越自然條件,通過轉方式、調結構,按照「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生態、高效、高產、優質農業。壯大生產規模,引進先進環保加工企業,形成「農戶+基地+企業」產業化生產格局。依託花生和金銀花基地,引進金海花糧油加工、益海花生深加工、山東晟銀藥業3家企業,基本形成現代化農業產業鏈。新發展優質花生2000公頃,茶葉33.33公頃,烤煙133.33公頃,金銀花100公頃,金銀花育苗基地6.67公頃,蔬菜大棚20公頃。生豬存欄4萬餘頭,家禽20餘萬隻,建新型環保生態養殖場和特色養殖基地7個。成立茶葉協會、金銀花協會、養殖協會等,發展會員基地146.67,申報的市級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專家組評審。依託鎮、村土地流轉服務網絡流轉土地80公頃,完成土地整理23.33公頃,完成1座小Ⅰ型水庫、2座小Ⅱ型水庫除險加固,植樹造林146.67公頃,新發展沼氣專業村3個,新建綠化示範村2個,發展農業合作組織10個,成立市級農機合作社1處,培訓新型農民2500人。

工業

2010年成功引進6家企業,其中,投資過千萬元2家,過500萬元4家。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制度,對項目從洽談、簽約、融資、落地提供「一條龍」式跟蹤服務,確保簽約項目落地生根。投資近60萬元在園區內修建「四縱一橫」5條水泥路,總長2.5公里,把供水、供電、排水、排污、綠化、通訊等建設與道路建設同步實施,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提高農產品加工業集中發展區品位。成功整頓盤活3家落後企業。依託現有骨幹企業,不斷壯大肉類食品、茶葉、五金、糧油加工等龍頭企業,培植產業集群,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鎮域經濟發展。

特色經濟

玉山鎮素有「果茶生產專業鎮」之稱,全鎮現有板栗2萬畝,雜果2000畝,西瓜2000畝,茶葉5000畝,年林業收入達1500萬元,所產「玉山牌」系列綠茶以「條索楞緊顯毫,湯色嫩綠明亮,滋味純厚鮮爽」而出名,99年榮獲世界「藍天杯」銀獎,被國際風箏聯合會指定為專用產品。「玉山板栗」以肉質細嫩,味醇粒大而享譽省內外。小磨花生油色清味香,遠銷北京、天津、濟南等大中城市。畜牧業生產以科學養殖、規模養殖及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為重點,發展養殖專業戶900多戶,畜牧業年產值5000多萬元。加大水利建設投入,堅持常年抓水利建設,本着「開發、配套、見效」的原則,全鎮主要河流全部完成治理任務,達到30公里,改河造地200畝,擴大水澆面積8000畝。工商業以小城鎮建設為依託,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結合自辦經濟園區,以個體私營經濟為主,全面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本着「宜大則大,宜小則小,宜洋則洋,宜土則土,宜商則商,重實效,鎮村個體一齊上」的原則,先後建成果品冷藏廠、六個中型石粉加工廠、鋁合金桌椅鑄廠、扎鋼廠、麵粉廠、家具廠等。骨幹企業有東風車輛配件廠、玉山茶山、白雲石材石粉廠等。以白雲石開採加工,蛇紋石、花崗岩開採加工,茶葉加工,客貨運輸,刺鄉絨繡,「三廢」加工,鋁製品加工,商品批發為主的個體經營經濟迅猛發展,現有個體私營戶1090戶,從業人員6000餘人,年創產值1800多萬元。全鎮形成了工、商、建、運、服務齊發展,「四個輪子」一起轉,千家萬戶一起上的格局。

自然地理

自然氣侯

屬於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氣候,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季溫暖,光照充足;夏季濕熱,雨量充沛;秋季清爽,氣候宜人;冬季較冷,雨雪稀少。歷年平均氣溫13℃。年均降水量852毫米。年平均日照2558.3小時。平均相對濕度為70%。

地質水文

玉山屬低山丘陵鄉鎮,東距黃海三十公里,氣候宜人,境內山清水秀,山泉疊瀑、果茶飄香,有玉山、民子山、青龍山、鳳凰山、夾谷山、聖水山等大小山頭72座。水庫塘壩星羅棋布,有小型水庫11座,地下水經省級相關部門化驗,符合國家制定的優質礦泉水各項指標,玉山山泉被縣委、縣政府和縣府招待所指定為專用礦泉水。

物產資源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民風淳樸,環境優美,土地肥沃,農作物以小麥、地瓜、花生為主,兼有水稻、玉米、大豆等。糧食總產每年2萬噸以上,油料總產6000噸以上。礦產資源有白雲石、蛇紋石、花崗岩等,且大多裸露集中易開採,開發利用價值極大,前景廣闊。境內玉山、岷子山、雙山等,群山環繞,層巒疊嶂,林木蔥鬱,山中泉水優良,名勝古蹟有石椅奇觀傳說,景家林古松,古松為明朝天啟年間所植。

交通

玉山鎮東北距亞歐橋頭堡——日照港90公里,嵐山港35公里,東距連雲港60公里,白塔埠飛機場60公里,西距臨沂城60公里,臨沂飛機場50公里.境內沭贛路(臨沭——贛榆)橫穿東西,唐灣路(唐嶺——小灣子)縱何南北,南與327國道相關。全鎮村村通公路、通電、通自來水、通有線電視,已上程控電話5000門,達到電話鎮的標準。移動、聯通通訊公司都在鎮駐地建立了通訊網站。交通運輸極為便利,郵電通訊方便迅捷。

科教文衛

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成中心小學新校和幼兒園建設並實施搬遷;新修建李莊橋,方便學生上學通行;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堅持依法治教,構建平安、和諧校園。完成近20處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有效提高村級綜合醫療服務水平,新農合資金籌集工作基本完成。依託營子、袁黃峪、河灣、前石四個知青村,大力發掘、保護知青文化,成立知青博物館,收藏知青文物。成功籌辦袁黃峪知青聯誼會。

城鎮建設

玉山鎮嚴格按照規劃,本着高標準、高起點的要求,大力加快了小城鎮建設的步伐。對鎮駐地街道改造以路要寬、樓要高、電要亮、燈要明、街要美的標準重建大街小巷。沿街村民,前門開店,樓上住人,後面辦廠,別有韻味。玉山鎮堅持把小城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突破口來抓,投資兩千萬元,建起了集市貿易大棚3處,電信、農行、信用社、煙草、招待所、唐嶺西街飯店營業樓、政府、民政、計生委辦公樓、衛生院門診樓、中學教學樓以及16幢個體經貿樓,開闢2公里商業街3條,硬化道路8公里,修環鎮路、鎮村路150公里,環山路140公里,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工業開發園區內實現了「水、電、路、迅」四通,初步構築了小城鎮建設的基本框架,投資環境和辦公環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交通

公路通車裡程80公里。完成客運量55萬人。電信業務總量18萬元,增長6%;郵政業務總量30萬元,增長15%。年末固定電話用戶800戶,移動電話用戶75部/百人,互聯網用戶295戶。

歷史沿革

歷史

玉山鎮歷史悠久。境域東部祝其山區為西漢時期祝其國故城遺址,

唐武德年間置臨沭縣,屬之。

清代屬沂州府蘭山縣。

2011年,玉山鎮和原朱倉鄉合併,定名玉山鎮。政府駐地在原朱倉鄉駐地。

歷史遺址

北宋年間,玉山東北某村曾建有鎮武大帝廟,後該村亦曾稱鎮武廟村。

夾谷山會盟處,是玉山鎮最著名的人文景點。據史料載:魯成公六年(前585年),魯侯奪取鄟國領地之後,魯地擴展到沭河兩岸、夾谷山區。齊國則於齊景公二十五年(前525年)滅了莒國,黃海之濱的海州、贛榆一帶成為齊國地盤。魯定公十年(前500年),孔子出任魯國司寇,齊侯以「孔丘相魯」對其形成威脅為藉口,要求與魯會盟於夾谷山,想藉機羞辱魯國君主。會盟之日,孔子巧妙應對,挫敗齊方挑釁,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為紀念孔子在齊魯會盟中的功勞,後人在該山建造了聖母祠、夫子廟、奎星閣、夾谷書院等,並於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舉辦廟會。齊魯會盟處便成了人們朝聖、趕會、遊覽的勝地。清光緒年間,有人在此立碑一座,碑文曰:「贛邑西境夾谷山,聖人相魯會齊故址,舊有夫子廟,歲久傾圮。」玉山鎮還有獨特的自然景物和特色地產。石鼓嶺村奇石如鼓,遠近聞名。1935年《續修臨沂縣誌》載,「石鼓嶺,在五區東部,有石作鼓形,扣之淵然有聲。」另外該村還有元代國槐一株,樹幹底圍長5米,底部空朽成洞。近年有好事者在洞內栽一株幼槐。今幼槐已紮根於老槐底部,生機盎然。形成「老槐抱幼子」奇景。

視頻

臨沭縣玉山鎮中心中學校長專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