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丹徒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丹徒縣位於東經119°15',北緯31°99'-32°16',地處江蘇省西南部,環繞鎮江市區,東接常州、無錫、蘇州和上海。西鄰省會南京,北與揚州隔江相望,是江南聞名的古縣之一和魚米之鄉。是鎮江市城郊縣,現轄15個建制鎮,2個鄉,均為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鎮、工業衛星鎮。全縣總面積78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25萬畝,總人口39.6萬人。縣政府所在地位於鎮江城內。屬北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區,溫、光、水協調,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4℃,日照數2057.2小時,無霜期238天,降水量1072.8毫米。

2002年4月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24號):撤銷丹徒縣,設立鎮江市丹徒區,以原丹徒縣的行政區域為丹徒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谷陽鎮。原丹徒縣人民政府駐鎮江市潤州區。[1]

基本信息

宋《嘉定鎮江志》僅列城內坊巷而未收錄農村鄉里。元《至順鎮江志》載:丹徒縣以丹徒鄉與京口裡的名稱最古,後京口不復稱里,只存丹徒鄉名。至宋熙寧五年(1072),增洞仙鄉,因而"舊惟七鄉",增加為八,歷明清而未變,里保原為109,至清嘉慶則為113,增大慈鄉的丁馬里、小闕里、苦竹里、仁太里、義里鄉的望仙里;減大慈鄉的二本里。集鎮清初有丹徒、諫壁、大港、辛豐、丁角、高資,後因丁角河道不通,集鎮移至寶堰,另增姚橋、大路,形成八大集鎮。

清末,實行地方自治,全縣劃為18市鄉,27都350圖,除城廂、城郊(焦東、永固二鄉)外,農村為大港市(3都33圖)、平昌市(2都45圖)、圌濱鄉(1都21圖)、順江鄉(2都30圖)、御隆鄉(21圖)、諫壁鄉(2都8圖)、崇德鄉(2都8圖)、辛豐鄉(2都28圖)、育成鄉(1都19圖)、長樂鄉(2都16圖)、上黨鄉(1都18圖)、歲豐鄉(1都18圖)、丹徒鄉(1都10圖)、仁讓鄉(5都45圖)、高資鄉(2都30圖)。

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丹徒縣行政區劃沿襲清制,仍為18市鄉。民國18年(1929),國民政府施行縣組織法,置區設小鄉,改都、圖為閭、鄰,鎮江設7個自治區,167個鄉鎮,除第一區(城區)外,其他6個區為:

第二區:高資鎮、牌灣鄉、茅里鄉、蔣喬鄉、王留鄉、東宗鄉、西宗鄉、北宗鄉、巢凰鄉、營民鄉、香山鄉、正左鄉、沿河鄉、糟坊鄉、世業鄉。

第三區:官塘鄉、詐輸鄉、平等鄉、堂子鄉、方便鄉、東湖鄉、上黨鄉、西麓鄉、生圩鄉、長山鄉、里墅鄉、青山鄉、薛村鄉、前村鄉、古洞鄉、東貪鄉。

第四區:辛豐鎮、新民鄉、黃墟鄉、北山鄉、民治鄉、維新鄉、雩山鄉、月湖鄉、興華鄉、江山鄉、諫壁鄉、會音鄉、丹徒鄉、博愛鄉、橫山鄉、石城鄉、東街鄉、大蘇鄉、渣澤鄉、秀山鄉、流水鄉、大同鄉、東崗鄉、黃泥鄉。

第五區:港西鎮港東鎮大路鎮姚橋鎮、濱溪鄉、苦竹鄉、紀莊鄉、向善鄉、兆慶鄉、韓橋鄉、柳湖鄉、華城鄉、丁崗鄉、葛留鄉、厚斚鄉、王照鄉、曉雲鄉、華社鄉、王宗鄉、仲寶鄉、儒里鄉、蔣王鄉、白塔鄉、武橋鄉、小港鄉、延安鄉、北元鄉、南元鄉、大東鄉、伏漕鄉、伏元鄉、段橋鄉。

第六區:寶堰鎮、崇慧鄉、楊墅鄉,石鼓鄉、京北鄉、京道鄉、東岸鄉、八洋鄉、赤溪鄉、龍泉鄉、洞仙鄉、華陽鄉、龍溪鄉、臥龍鄉、蛟溪鄉、奉仙鄉。

第七區:高橋鄉、安豐鄉、康泰鄉、柳洲鄉、乾德鄉、復興鄉、三洲鄉、連益鄉、天棗鄉、接補鄉、連城鄉、順安鄉、沙頭鄉。

民國23年(1934),推行保甲制,但區、鄉區劃未變。民國27年8月,偽政權採用"18市鄉"的老行政區劃。1941年1月,復為7區167鄉鎮。抗日戰爭勝利後,初沿前制,唯農村鄉鎮改劃為64。

高資區:高資鎮、均益鄉、正東鄉、三茅鄉、回峰鄉、世業鄉、三宗鄉。

上黨區:上黨鎮、官平鄉、普濟鄉、東方鄉、楓林鄉、前東鄉、西林鄉、硯南鄉。

大港區:大港鎮、大路鎮、姚橋鎮、善塔鄉、龍橋鄉、平昌鄉、朱灣鄉、華雲鄉、儒里鄉、慶斚鄉、慶東鄉、蔣社鄉、南元鄉、大東鄉、仲寶鄉、百福鄉、新武鄉。

辛豐區:辛豐鎮、諫壁鎮、丹徒鎮、勝利鄉、博愛鄉、德成鄉、和平鄉、民有鄉、大同鄉、湖濱鄉、黃墟鄉、民治鄉、維民鄉、新民鄉、華勝鄉。

寶堰區:寶堰鎮、南宮鄉、赤洋鄉、十村鄉、華陽鄉、二龍鄉、東南鄉、東岸鄉、墨井鄉、招提鄉。

高橋區:高橋鎮、三安鄉、順中鄉、天接鄉、連益鄉、連城鄉、沙頭鄉。

民國37年(1948)將農村6個區所屬的64個鄉鎮劃並為37個。

高資區:高資鎮、均益鄉、崗東鄉、三宗鄉、世業鄉。

上黨區:上黨鎮、永樂鄉、歲豐鄉、西林鄉、長樂鄉。

辛豐區:諫壁鎮、辛豐鎮、丹徒鎮、黃墟鄉、渣澤鄉、育成鄉、育德鄉、三民鄉。

大港區:大港鎮、姚橋鎮、圌濱鄉、慶善鄉、平昌鄉、寶華鄉、儒里鄉、三益鄉、慶東鄉。

寶堰區:寶堰鎮、高平鄉、南宮鄉、東溪鄉、興業鄉、蛟龍鄉。

高橋區:高橋鎮、天益鄉、連城鄉、順中鄉。

1938年,新四軍挺進蘇南後,縣內4鄉相繼建立6個抗日民主政府;山北縣,轄原辛豐、大港區;山南縣,轄原辛豐區;茅東縣,轄原上黨、寶堰區;鎮句縣,轄原高資、上黨區及句容縣東部相連部分;江鎮辦事處,轄原高橋區及揚州江都相連部分;鎮丹縣,轄原上黨、寶堰區及丹陽北部相連部分。[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