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麗江山慈菇 - 麗江山慈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麗江山慈菇 - 麗江山慈菇

來自網絡的圖片

麗江山慈菇,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山慈菇Iphigenia indica Kunth的鱗莖。分布於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散結止痛之功效。常用於乳腺癌,鼻咽癌,唾腺腫瘤,瘰癧,皮膚腫塊,痛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麗江山慈菇

別稱; 益辟堅、草貝母、土貝母、鬧狗藥、光慈菇、苦子、光苦子、光姑子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百合目

科; 百合科

屬; 山慈菇屬

種; 山慈菇

分布區域; 雲南、西藏等地

採收時間; 夏、秋季

毒性; 有毒

貯藏

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通風處,防蛀、防霉。

入藥部位

鱗莖。

性味

味苦、微辛,性微溫,有毒。

功效

散結止痛。

主治

乳腺癌,鼻咽癌,唾腺腫瘤,瘰癧,皮膚腫塊,痛風。

相關配伍

治宮頸癌:山慈菇18g,砒石10g,雄黃12g,枯礬18g,硼砂10g,蛇床子3g,冰片3g,麝香0.3g。共研細末,外敷患處。(《抗癌植物藥及其驗方》)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0.3-0.6g,同蜂蜜蒸。外用:適量,鮮品搗爛,醋調敷。

使用注意

服用過量易中毒。年老體弱,尤其是腎、胃腸或心臟病患者慎服,孕婦禁服。

《雲南中草藥》:"本品鱗莖外形似貝母,常被誤食,多食可中毒致死。"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形態特徵

山慈菇,又名鬧狗菜。植株高10-25厘米;球莖直徑5-15毫米。莖常多少具小乳突,有幾枚葉。葉條狀長披針形,長7-15厘米,寬3-9毫米,基部鞘狀,抱莖,有中脈,自下向上漸小,逐漸過渡為狹長的葉狀苞片。花2-10朵,暗紫色,排成近傘房花序;花被片狹條狀倒披針形,長7-10毫米,寬0.7-1毫米;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1/3;花絲具乳突,花葯長約1毫米;子房較大,與花絲近等長。蒴果長約7毫米。花果期6-7月。

生長環境

生于山坡草地或松林下。分布於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鑑別

球莖呈不規則短圓錐形,直徑0.7-2cm,高1-1.5cm;頂端漸尖,基部常呈臍狀凹入或平截。表面黃白色或灰黃棕色,光滑,一側有自基部伸至頂端的縱溝。質堅硬,碎斷面角質樣或略帶粉質,類白色或黃白色。味苦而微麻。

主要價值

藥理作用 1、抗痛風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腫瘤作用。

4、抑制疤痕增殖。

5、防止粘連形成。

6、護肝作用。

7、對胃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現代應用 秋水仙酰胺注射液。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鎮痛,抗癌。主治痛風,乳癌,鼻咽癌,唾腺腫瘤。"

附註

麗江山慈菇的鱗莖與川貝母的鱗莖外形略相似,故民間有誤將麗江山慈菇作川貝母應用而引起中毒事件發生,因此應注意鑑別。[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