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干達共和國國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干達國旗

中文名稱:烏干達國旗

外文名稱:the Union Flag

所屬國家:烏干達共和國

產生:

長寬之比:3∶2

正式形成時間:1962年10月9日

烏干達共和國國旗,旗面呈長方形。旗面由六道黑、黃、紅色寬條平行組成,中央的白色圓輪上繪有烏干達國鳥---皇冠鶴。[1]

國旗含義

烏干達國旗啟用於1962年10月9日

旗面自上而下由黑、黃、紅三色相間的六道平行相等的寬條組成,旗面中央有一白色圓地,其中為一隻烏干達國鳥——皇冠鶴。黑色代表烏干達人民,象徵黑人黃色象徵陽光紅色象徵自由三色組合的含義為陽光照耀下烏干達人民獲得獨立自由,黑、黃、紅三色承襲自烏干達人民大會黨,分別代表非洲人非洲的陽光非洲人民的團結

重要場合或正式升旗儀式上,使用帶國鳥圖案的國旗;一般場合則用無國鳥圖案的黑、黃、紅的色條旗。[2]

國徽

烏干達國徽是早在獨立前的1962年由英王授予的。國徽中央的一枚梭形盾徽背靠着兩支交叉的當地長矛。盾徽上部寧靜美麗的維多利亞湖被風的手指緩緩拂過,微波輕盪;中部正午的太陽直射烏干達大地,它暗示着赤道線橫貫烏干達國土;底部繪有一面鑲有黃色花紋的皇家大鼓,象徵烏干達的傳統文化和古老的烏干達王國。盾徽下面是特產豐富的綠色山崗,顯示農業生產充滿生機和活力;山崗上的咖啡樹和棉花是維多利亞湖地區的主要農產品;丘崗中央河水正源源不斷地匯入維多利亞湖。盾徽右側繪有烏干達的精靈皇冠鶴,左側是當地獨特的公羊;盾徽下方的黃色飾帶上用英文書寫着烏干達人民的誓言:「為了上帝和我的祖國」。

烏干達簡介

位於非洲東部、地跨赤道的內陸國。東鄰肯尼亞,南與坦桑尼亞和盧旺達交界,西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接壤,北與南蘇丹毗連。境內多為海拔1200米左右的高原,丘陵連綿、山地平緩。東非大裂谷的西支縱貫西部,谷底湖泊眾多。擁有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維多利亞湖(面積約6.7萬平方公里)近一半的水域,為著名的尼羅河源頭之一。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2℃左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公元1000年,地處烏南部的布干達地區就建立了王國。19世紀中葉,布干達王國成為東非地區最強盛的國家。1850年後,阿拉伯商人和英國、德國殖民主義者相繼進入布干達,布境內爆發了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信徒間的連年戰爭,布干達王國迅速衰落。1890年,英、德簽訂瓜分東非協議,布干達劃為英勢力範圍。1894年6月,英宣布布干達為其「保護國」。1896年,英將「保護國」範圍擴展到烏全境,並於1907年在烏設總督。

1962年10月9日,烏宣布獨立,保留布干達等4個自治王國,成立烏干達聯邦,仍留在英聯邦內。1963年10月,烏修改憲法,取消英派駐烏的總督,由布干達國王穆特薩二世任總統。1966年4月,奧博特任總統。1967年9月,廢除封建王國和聯邦制,建立烏干達共和國。1971年1月,阿明發動政變,同年3月就任總統。1979年4月烏全國解放軍攻占首都,盧萊、比奈薩、穆萬加先後擔任總統或國家元首。1980年12月,奧博特在大選中獲勝,再度出任總統。1985年7月,奧凱洛發動政變,推翻奧博特政權,並出任國家元首。1986年1月25日,全國抵抗軍攻占首都,推翻奧凱洛軍政權,29日,穆塞韋尼就任總統。[3]

首都

坎帕拉(Kampala)烏干達的首都,全國最大的城市。位於國境中南部高地上,坐落在維多利亞湖北岸,城區距湖岸僅11公里,全城建築在7個山頭上,海拔1190米,面積約200平方公里,人口153萬。雖然臨近赤道,但氣候並不炎熱。維多利亞湖碧波蕩漾,岸邊棕櫚搖曳。城區建築宏偉,街道寬闊,樹木蔥鬱,鮮花常開,景色秀麗。坎帕拉被稱為烏干達的縮影,烏干達因是「東非高原水鄉」而被人們稱為「非洲的明珠」,而坎帕拉則又被人們稱為「明珠中的明珠」。

國家事件

2014年3月24日,烏干達政府官員說,烏干達水上警察當天該國西部的艾伯特湖又發現了83具屍體,使得在22日發生的沉船事故中死亡的人數上升至108人。

烏干達防災、減災與難民事務部負責難民事務的主要官員戴維當天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失事船隻上的大部分乘客都是準備回剛果(金)的難民,已有45名乘客被救出,但當時船上具體有多少乘客暫時還不清楚。有關搜救工作仍在進行,但發現生還者的希望渺茫。[4]

2016年9月6日,烏已控制住本輪黃熱病疫情。這一輪疫情造成烏中部和西部3人死亡。

2018年5月25日晚,烏干達北部一輛公共汽車與拖車相撞,截止到報道時間,死亡人數上升至48人,其中包括16名兒童。[5]

資源

已探明礦產資源有:銅、錫、鎢、綠柱石、鐵、金、石棉、石灰石和磷酸鹽等。森林覆蓋率為4%,產硬質木材,蓄積量達9億噸。水產資源豐富,維多利亞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產地之一。水力發電潛力約2000兆瓦。尼羅河上的歐文電站是工業動力的重要來源,發電能力180兆瓦,現正在進行的擴建工程設計新增200兆瓦的發電能力。

旅遊

尼羅河源頭

尼羅河長6690公里,是世界第一大河。在蘇丹首都喀土穆以南,有兩條幹流:從埃塞俄比亞流向蘇丹的稱藍尼羅河(Blue Nile),從烏干達流向蘇丹的稱白尼羅河(White Nile)。

在尼羅河各源頭中,最遠的是發源於布隆迪境內的卡蓋拉河源頭。卡蓋拉河流經盧旺達和坦桑尼亞,注入維多利亞湖。維多利亞湖唯一的出口便是白尼羅河。

英國探險家斯皮克於1862年進入布干達(即今烏干達的布干達地區),他也是進入布干達的第一個歐洲人。經考察,他宣布位於維多利亞湖北岸金賈的出口處為尼羅河的發源地。後來,人們在斯皮克宣布為尼羅河發源地的地方立碑紀念,此地便成為著名的尼羅河源頭。這裡草木蔥蘢,風景秀麗,是烏干達的主要遊覽勝地之一。沿源頭往下約10公里是布賈伽利瀑布。該瀑布的落差雖然不大,但河流曲折起伏,水勢湍急,形成氣勢磅礴的梯級瀑布。[6]

巴哈伊教堂

巴哈伊禮拜堂座落於基卡亞山頭,離坎帕拉市中心四公里。始建於1957年5月,1961年元月15日正式開放。堂高124英尺,穹頂直徑44英尺,四周有門9扇,可同時容納200人。堂周圍綠茵環抱,風景優美。巴哈伊教是從伊斯蘭教的巴布(Bab)教派中演變出來的特殊教派,又稱大同教(World Faith)。該教信徒包容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各種不同宗教的人士。教義認為大家無論教別、膚色、種族、貴賤,在神的面前一律平等,共同謀求全人類的福祉。該教在世界3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信徒約700多萬,烏干達約有10萬。

全球共有七座巴哈伊禮拜堂,歐洲一座(德國),亞洲兩座(印度、印尼),澳洲一座(澳大利亞),美洲兩座(美國、巴拿馬),坎帕拉禮拜堂為非洲僅有的一座。七座禮拜堂建築風格各異,各有特色。

赤道圈

赤道圈位於首都坎帕拉以西約80公里處,是東西公路幹道必經之處,因正位於赤道線上而得名,是烏有代表性的獨特景致之一。赤道圈為一副直徑約2.5米高的環型標誌建築,設計獨特,分居公路南北兩側,遙相呼應。赤道圈頂端有「Equator」 (赤道)標記,下方有標線劃分南北,旁邊有工藝品店。遊客常慕名前來,駐足欣賞,合影留念[7]

習俗

烏干達人普遍熱情好客,以擁抱和握手表示歡迎。多數部族是在相互落座後再致敬問候,此時女士要跪着或略微屈身。

飲食注重講究餚豐富多彩,注重菜餚味美適口。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辣味道。主食慣以飯蕉為主食,也樂於品嘗面類食品。副食愛吃魚、牛肉、羊肉、雞、蛋類等;蔬菜喜歡辣椒、黃瓜、茄子、西紅柿、豆類等;調料愛用椰子油、棕櫚油、花生醬、辣椒汁、丁香、玉果、咖喱等。中餐喜愛中國的粵菜、京菜、川菜。

美食

正餐吃一種叫做「馬托基」的香蕉飯。「馬托基」是以一種不甜的香蕉品種為原料,剝皮搗成泥狀,蒸熟後拌上紅豆汁、花生醬、紅燒雞塊、咖喱牛肉。吃過「馬托基」的人,普遍稱讚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飯」,因而它成了烏干達國宴的主菜。烏干達的「國飲」是以香蕉和高粱面混合發酵釀成,香甜醇厚。開宴時,將酒罈擺在桌上,壇頂插着1米長的草管,賓主吮管對吸。

同中國的關係

中烏自1962年10月18日建交以來,雙邊關係發展順利。

自建交以來,中烏兩國經貿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進展順利。自1962年至今,中國援助烏干達建設的成套項目主要有:奇奔巴農場、多禾農場、坎帕拉製冰廠、沼氣池、食品陶瓷研究中心、國家體育場、漁場碼頭、外交部辦公樓等。中國在烏干達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始於1987年,主要領域為房屋和路橋建設。中烏貿易始於1960年。2012年兩國貿易額5.38億美元,同比增長34.7%。其中中方出口4.95億美元,進口0.43億美元。中國對烏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機電產品、服裝鞋類等,從烏進口的商品主要為皮革、芝麻、咖啡、棉花等。

兩國簽有文化合作協定。2005年4月,兩國簽署《關於中國公民自費旅遊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截至2011年底,中國共向烏提供525個政府獎學金名額。2012年全年烏在華留學生總數為636名。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下,湘潭大學與烏干達麥克雷雷大學結成合作夥伴。1983年至今,中國已向烏派出15批醫療隊共147人,2012年在烏醫療隊員8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