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佩吉特·湯姆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喬治·佩吉特·湯姆森(George Paget Thomson,1892年5月3日-1975年9月10日),英國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3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喬治·佩吉特·湯姆森的父親J·J·湯姆孫是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人物生平
喬治·佩吉斯·湯姆森1892年在英國劍橋出生。在劍橋特林尼迪(Trinity)學院學數學和物理。
1913年畢業。後被選為研究員(Fellow);在克理斯蒂資料學院當講師。一戰早期,他在法國步兵辦公室服務。
1915年在法恩伯勒做空氣動力學問題的研究。
1917-1918年他以英國戰爭代表團成員在美國工作。
1922年他成為阿伯丁大學自然哲學的教授。
1930年他是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的物理教授。
1937年分獲諾貝爾物理獎。二戰期間湯姆森是冒得(Maud)委員會的主席。
1943年受封爵。
1952年他被選為克理斯蒂資料大學的主席(Master)湯姆森在此直到退休。
1975年,湯姆森在英國劍橋逝世。
人物成就
二十世紀初,人們認為,電子不僅有電荷,也有質量和自旋。但理論的概念和實驗的結果不太一致。1924年德布羅意理論上假定,任何物體的顆粒不僅具有質量,而且具有波的性質。
1927年湯姆森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他利用陰極射線的一束電子的衍射格珊效應,在照相底板上顯示結果。但陰極射線的穿透能力低;不能用晶體做衍射格子。故湯姆森改用極薄的貴金屬箔做衍射格子。而得到如下的實驗結果:因為金屬的原子結構是已知的。它們的自然狀態是晶體。當一束電子通過這樣的一塊金箔,後面的感光底片顯示的圖案是;不衍射的電子所形成的中心黑點以及由衍射束所形成的許多圓環。
湯姆森的實驗結果和德布羅意的假定,電子也顯示波的特性一致。從實樣數據以及環間的距離,可用德布羅意的公式算出電子波的波長。湯姆森還發現可用磁場偏轉電子束,也和德布羅意的假設一致。
湯姆森從實驗證明德布羅意的假定:物質的極細顆粒(電子,原子等)都具有波動-顆粒雙重性。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它不僅可以擴大量子力學的應用範圍。同時也結束了關於光的顆粒-波動雙重性約三百年的辨論。
湯姆森不知道美國科學家克林頓·戴維森用不同方法也研究這個問題,並得出同樣的結果。而且幾乎同時發表。因此,湯姆森和戴維森二人共享1937年諾貝爾物理獎。
1930年末,湯姆森對原子裂變感興趣。他說服英國空軍加強這方面的實驗。二戰爆發後,湯姆森成為英國原子能委員會的主席。1941年他去美國給美國科學家傳遞建造原子彈的可能性。
人物榮譽
湯姆森獲許多獎章和榮譽;主要的如下:
1929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協會會員。
1937年獲諾貝爾物理獎。
1939年獲休斯獎章
1943年受英國封爵。
1949年獲皇家獎章。
人物著作
湯姆森的主要書:
自由電子的波動力學(1930)
電子衍射的理論和實驗(1939)
個人生活
喬治·佩吉斯·湯姆森(George Paget Thomson),是發現電子約瑟夫·約翰·湯姆森的兒子,是英國的物理學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