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鄉村烤紅薯(雲昌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鄉村烤紅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鄉村烤紅薯》中國當代作家雲昌明的散文。

作品欣賞

鄉村烤紅薯

秋風乍起,天氣卻一下子轉涼了。小城的大街小巷,一夜間不覺就多了幾個烤紅薯的攤點:一個碩大的油桶改裝成的爐子,裡面燃了紅紅的炭火,將紅薯一塊塊架在爐壁上,讓溫潤的爐火慢慢地烤。烤熟了的紅薯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吸引了不少行人駐足。

烤紅薯,可以說是一種最原始而又最簡樸的吃法了。然而,在如此寂寥的清秋,捧一塊烤得熱乎乎的紅薯在手,未及吃下肚兒已覺熱乎乎的了。面對此情此景,對於像我一樣的鄉村遊子來說,又怎麼會不讓人憶起那段濃濃的鄉情呢?

童年的鄉下,家家戶戶都用磚砌的灶台做飯,而燃料則以稻草、麥秸等農作物的秸杆為主。莊戶人家過日子總講究個精打細算,飯熟之後,灶膛里的餘燼還紅旺着哩,用水澆熄了太可惜,於是細心的母親便揀幾個紅薯埋進去煨好。放晚學的孩子回到家中就餓虎下山似地到處找吃的,礙于田間勞作的父親還未收工,這時候,母親就會扯着嗓子嚷開了:「鍋灶里烤了紅薯,先吃了墊墊飢。」

從灰燼里扒出紅薯,剝開烏黑的焦皮,露出黃澄澄的瓤兒,頓時,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味。放嘴裡咬一口,軟酥酥、甜絲絲的,那個香,就甭提了。剝過紅薯的手上粘滿了黑乎乎的炭灰,稍不注意,就會弄到臉上、鼻子上。每每這時,母親總是扭過頭笑着,然後快速捏一下我的小鼻子,半斥半嗔地道一句:小饞貓!在那物質並不豐裕的年代,可以說鄉村的孩子是無不受惠於灶膛里的烤紅薯的,正因如此,那鄉村的滋味至今仍讓我夢魂縈繞……

而野外烤紅薯,體現的則是一種野趣了。

收穫後的田野滿眼稻茬,平展展的一大片,於是,天也高了,地也闊了,人們的心情也開朗了。孩子們呢,更是撒歡地樂,三五成群地結伴而來,隨即,田地便在叫喚聲、歡呼聲,還有你爭我奪的奔跑聲中淹沒了。不知啥時候,我們卻悄悄溜走了,三兩個小夥伴兒相約跑到野坡上尋尋覓覓,撿那些不慎被埋於土中或是被遺棄在地頭。在避風的田埂上掏個簡易的小土坑,再尋些干焦的樹枝、枯葉塞進洞裡,點上火,孩子們歡呼着,火光映着紅撲撲的臉蛋兒。過一陣子,將紅薯一塊塊地扔進去,用紅彤彤的餘燼掩埋起來慢悠悠地烤。待紅薯焦糊了,趕忙把它從坑裡撥弄出來,往地上摔兩下,褪去皮,大口咬着冒着油的瓤兒,於是,鄉村的烙印就只留在胃部——風中絲綢一樣的細膩華美,戀人親吻般的百轉千回,大地的余香似的若有還無,順着喉嚨滑下去……心靈和胃一起跌至最妥處。

[1]

作者簡介

雲昌明,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