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泉琴韻聽弦歌(一葉知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乳泉琴韻聽弦歌》是中國當代作家一葉知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乳泉琴韻聽弦歌
夏日,廣藝師兄相邀同游西山,我們一起從西山腳往上走,興致勃勃地,一路欣賞西山兩側的湖光山色。 我們從洗石庵左旁的石徑徒步登山,走到龍華寺左側往前再走十米進「三石門」、也稱「攬勝門」,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乳泉勝景。這裡是西山精華景區,乳泉的右側是規模宏大壯觀的龍華寺建築群;上方是中山飛閣、吏隱洞、幽谷亭、棋盤石等景點。
乳泉的周圍是一處開闊幽靜之地,幾棵參天大樹幾乎將天空全部遮蔽,更顯得此地的清涼。乳泉井旁建有乳泉亭,亭子是1917年兩廣巡閱使陸榮廷倡建,呈方形花崗岩石柱構築台基,亭為磚柱木樑架,歇山青瓦頂迴廊式亭子,因年久風吹日曬亭子顯得有些滄桑感。 乳泉亭旁邊是大塊斜坡岩石,岩石上植被榕樹華蓋,老樹婆娑掩映,古藤蔓天;乳泉左邊是西山棋盆石茶園,茶樹濃郁蔥蘢,周圍草豐林秀、澗谷環流,山谷幽深,林木蔥蘢,古榕聳翠;山巒上古松蒼勁挺拔、千姿百態,山風吹過,山谷之間迴蕩起陣陣松濤聲。
初夏雨後陽光灑落樹叢中,一道道陽光閃閃爍爍,煙雲從澗谷裊裊升起,輕盈婀娜,變化莫測,顯示出西山雲彩變幻的流動。雲從樹間起,清泉石上流。泉聲、鳥鳴聲相互交錯。高大的松樹、榕樹、樟樹和魚尾葵,被稱為西山叢林「四大家族」的各種樹木相互掩映,幾乎把我們融入亭台樓閣和綠樹的懷抱之中,而在一棵有幾百年樹齡高大的榕樹根下,在一塊巨大的岩石旁邊,就是聞名遐邇的乳泉井。這是一眼寬深各約1米的古泉,冬不竭,夏不溢。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和22攝氏度的水溫。看到如此奇妙的景觀,師兄情不自禁地讚嘆,西山太美了!
相傳宋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詔天下五龍封爵,曾於此設請龍廟台。之後,這裡便應驗湧泉。史志云:乳泉是一口「方園不盈二尺,深不過尺許的古泉。冬不涸、夏不溢。」 據清同治版《潯州府志》云:乳泉「清例如杭州龍井,而甘美過之。時有汁噴出,白如乳,故名乳泉。」此泉在涌噴時,還時有突突之聲,叮叮咚咚,若斷若續,洗耳聆聽,宛若龍宮絲弦,悅耳悠揚。「乳泉琴韻」這個景點名稱因此而得名。
在一棵根須裸露盤根錯節的大榕樹底下有一塊「乳泉」碑刻,「乳泉」二字為楷書、筆力雄健深厚,為清道光年間潯州知府胡南藩所寫。在乳泉旁有一塊工整的篆體石刻《乳泉銘》云:「山有仙兮則名,水有龍兮則靈,乳泉涓涓兮不竭不停。可以洗心塵兮,可以鑒形……」,《乳泉銘》為清同治元年(1862年)廣西補用道張榮祖所寫,《乳泉銘》俊逸秀雅,給景點增添不少人文意韻。乳泉之美,名不虛傳,詩家也為之嘆詠,乳泉井西崖壁有摩崖石刻:「泉邊有石為吾友,客里逢人說此山。」乃民國蒙民偉所題。
我們大家邊吟詩詠銘、一邊爭先恐後地舀一筒子泉水,慢慢啜飲,一試乳泉水的甘甜,也想喝個夠,因為這天然的礦泉水,實在是太珍貴難得。臨泉鑒形,飲泉洗心,喝進嘴裡由衷地感到暢快而清爽。 聽說,孫中山先生1921年從廣州途經桂平,曾在乳泉井旁喝乳泉水,品西山茶。在西山吟詩賦聯,留下了96字長聯為西山永久紀念。
西山泉甘,是為一絕,回味三日,難表其甘。用乳泉水泡飲西山茶,尤為清香可口,被稱為西山一絕。乳泉,讓更多的人們賦予了神韻。不管怎樣,閒暇偶爾與朋友到乳泉邊聚會,用乳泉水泡上一壺上好的西山茶,慢慢品嘗,靜靜聆聽汩汩噴涌的泉水聲,這是天籟之音,也是自然之美,感受乳泉琴韻聽弦歌之美妙,也是人生一件樂事。
作者簡介
一葉知秋,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