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山枝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枝根,中藥名。為海桐花科海桐花屬植物光葉海桐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的根或根皮。植物光葉海桐,分布於廣東(海南島)、廣西、貴州、湖南。具有補肺腎,祛風濕,活血通絡之功效。主治虛勞喘咳,遺精早泄,失眠,頭暈,高血壓病,風濕性關節疼痛,小兒癱瘓。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2-3米;嫩枝無毛,老枝有皮孔。葉聚生於枝頂,薄革質,二年生,窄矩圓形,或為倒披針形,長5-10厘米,有時更長,寬2-3.5厘米,先端尖銳,基部楔形,上面綠色,發亮,下面淡綠色,無毛,側脈5-8對,與網脈在上面不明顯,在下面隱約可見,干後稍突起,網眼寬1-2毫米,邊緣平展,有時稍皺摺,葉柄長6-14毫米。花序傘形,1-4枝簇生於枝頂葉腋、多花;苞片披針形,長約3毫米;花梗長4-12毫米,有微毛或禿淨;萼片卵形,長約2毫米,通常有睫毛;花瓣分離,倒披針形,長8-10毫米;雄蕊長6-7毫米,有時僅4毫米;子房長卵形,絕對無毛,花柱長3毫米,柱頭略增大,側膜胎座3個,每個胎座約有胚珠6個。蒴果橢圓形,長2-2.5厘米,有時為長筒形,長達3.2厘米,3片裂開,果片薄,革質,每片有種子約6個,均勻分布於縱長的胎座上;種子大,近圓形,長5-6毫米,紅色,種柄長3毫米;果梗短而粗壯,有宿存花柱。
生長環境
分布於廣東(海南島)、廣西、貴州、湖南。
入藥部位
根或根皮。
性味
味甘、苦、辛,性涼。
功效
補肺腎,祛風濕,活血通絡。
主治
虛勞喘咳,遺精早泄,失眠,頭暈,高血壓病,風濕性關節疼痛,小兒癱瘓。[1]
相關配伍
1、治風濕骨痛,產後風癱,胃痛,牙痛,光葉海桐根三至五錢。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2、治多年哮喘,山枝根皮三錢,醉魚草根三錢,百合一兩。燉豬蹄吃。(《常用中草藥配方》)
3、治虛勞咳嗽,山枝根皮、白花菜根各五錢,瑞香二錢。水煎,一日三次分服。(《常用中草藥配方》)
4、治腎虛遺精,前列腺炎,山枝根皮半斤,浸米燒酒五斤,十天後過濾或澄清。每日服二次,每次一至二兩。(《常用中草藥配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25g。
使用注意
孕婦禁服。
炮製
採集加工:秋末採集。
現代應用
治療高血壓。
相關論述
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活血通絡,解痙止痛。治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跌打骨折,小兒麻痹後遺症,產後風癱,心胃氣痛,牙痛。」
2、《廣西植物名錄》:「祛風活絡,消腫解毒,活血止痛。治風濕性關節炎,跌打骨折,產後風癱,胃痛,毒蛇咬傷,瘡癤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