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產業技術是中國的一個專有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產業技術是技術演化到產業層面的存在形態。美國技術哲學家卡爾米切姆把作為過程的技術的表現形式歸結為:發明、設計、製造和使用。遠德玉教授將其進一步解讀為技術構想、技術發明、設計技術和生產技術。技術構想歷經客觀化、物質化後被納入到生產勞動過程中,其形態表現為生產技術,而為完成技術的最終目的,必須實現生產技術的體系化,即與多種相匹配的生產技術綜合,進而認為產業技術是生產技術的體系化。作為過程的技術在其自身不斷展開中完成其形態的轉變,同時也完成了知識產業化的過程,作為知識的技術在嵌入產業系統的過程中,不但完成了知識物化的過程,同時其結構、功能和內涵上被賦予了產業的規定性。知識的生成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完成的。
產業技術的基本特徵
遠德玉教授認為,產業技術是生產技術的體系化,是多種生產技術組成的系統。產業技術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①產業技術是體系化了的技術;
②產業技術是社會化了的技術;
③產業技術具有直接生產力功能;
④與生產技術相比,產業技術是具有獨特性的技術。
產業技術的意義
其一,秉承了技術哲學研究的「過程論」思想和「工程主義」傳統,重構本身就要求打開「技術黑箱」,符合工程主義的研究要求,同時重構也體現了技術演化的過程性;
其二,賦予產業技術以STS內涵,產業技術作為科學、技術與社會關聯的紐帶,其社會實踐性體現技術—社會互動的關係和結果;
其三,從知識論的視角規定了產業技術的存在域-產業語境,知識是在一定語境中生成並得到辯護的,產業語境的提出為進一步探究產業技術提供必要的邏輯前提。
產業技術的分類
把產業技術中的知識進行分類有兩種進路,一種進路是按照產業技術中的知識形態進行分類,即打開產業技術知識的「黑箱」;另一種進路是按照產業技術中的技術構成進行分類,即打開技術「黑箱」。
有很多學者從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知識劃分出發研究知識轉移。但筆者認為這樣的分類過於簡單卻又難以界定,非凡是要將難言的隱性知識解釋清楚,實際的可操作性有待商榷。張斌博士對技術知識的分類方法值得借鑑,不過筆者認為把產業技術知識分為「產業技術本身知識」和「產業技術外圍知識」並用於分析產業技術擴散過程中的知識網絡更有意義。另外,本文認為將「產業技術外圍知識」調整為產業語境知識更為恰當,下文將進一步論述。在分析產業技術的知識體系時應該堅持產業技術作為一種技術—社會協同體的統一性,又需要完成將產業技術「黑箱」打開的任務。因此,為了研究產業技術擴散中其重構的特性,首先需要從其重構的過程入手,探究重構的對象和結果,堅守技術過程論的思想,打開產業技術「黑箱」,對產業技術作為一個複雜技術體系進行解構,對這個體系中包含哪些技術進行分類,無疑對於研究產業技術在擴散中如何重構有重要意義。
陳昌曙教授在《產業研究論綱》一文中指出,「產業技術是由多種技術構成的複合體,是體系化的技術」,並認為產業技術可分為兩類:一是「各類產業特有的或專有的作為標誌的技術」;二是「通用的、起支撐作用的技術」。
第一類作為特定產業標誌的產業基礎性技術可以稱為產業主導技術,例如鋼鐵產業中的鋼鐵冶煉技術就是其產業主導技術,產業技術革命的標誌就是產業主導技術的變革;第二類通用的支撐技術可以稱為產業共性技術,例如鋼鐵產業中的高爐構造與砌築技術、鼓風技術等就是產業共性技術,產業共性技術並不能獨立決定一個產業的技術水平,但產業共性技術的提升同樣可以促進整個產業的技術水平。產業主導技術與產業共性技術相輔相成,協同進化,而且二者的區分是相對的,在不同的產業技術體系中,二者可以相互轉化。例如砌築技術在鋼鐵產業中是產業共性技術,但在建築產業中,它便成為產業主導技術。因此,產業技術的知識構成可以從產業技術構成的角度分為產業共性技術知識和產業主導技術知識,同時,產業技術的生成和辯護的產業語境也是一個知識域,在其重構的過程中,產業語境知識也被內化於產業技術之中,這三種知識作為產業技術知識的要素共同構成產業技術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 ↑ 雲端超市•第407期┃「說文解字,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文字」——篆書研究 主講人:倪文東,搜狐,2022-10-28
- ↑ 為什麼中國人會發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