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舒適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人體舒適度 |
人體舒適度人類機體對外界氣象環境的主觀感覺有別於大氣探測儀器獲 取的各種氣象要素結果。人體舒適度指數是為了從氣象角度來評價在不同氣候條件下人的舒適感,根據人類機體與大氣環境之間 的熱交換而制定的生物氣象指標。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人體舒適度 [1]
介紹
86-88 4級 人體感覺很熱,極不適應,希注意防暑降溫,以防中暑
80-85 3級 人體感覺炎熱,很不舒適,希注意防暑降溫
76-79 2級 人體感覺偏熱,不舒適,可適當降溫
71-75 1級 人體感覺偏暖,較為舒適 [2]
59-70 0級 人體感覺最為舒適,最為接受
51-58 -1級 人體感覺略偏涼,較為舒適
39-50 -2級 人體感覺較冷(清涼),不舒適,請注意保暖
26-38 -3級 人體感覺很冷,很不舒適,希注意保暖防寒
<25 -4級 人體感覺寒冷,極不適應,希注意保暖防寒,防止凍傷.
影響條件
人體的熱平衡機能、體溫調節、內分泌系統、消化器官等人 體的生理功能受到多種氣象要素的綜合影響。例如大氣溫度、濕 度、氣壓、光照、風等。實驗表明:氣溫適中時,濕度對人體的 影響並不顯著。由於濕度主要影響人體的熱代謝和水鹽代謝。
當 氣溫較高或較低時,其波動對人體的熱平衡和溫熱感就變的非常 重要。例如,氣溫在15.5°C時,即使相對濕度波動達50%,對人 體的影響也僅為氣溫變化1°C的作用。而當溫度在21-27°C時, 若相對濕度改變為50%時,人體的散熱量就有明顯差異,相對濕 在 30%時,人體的散熱量比相對濕度在80%時為多。
而當相對濕 度超過80%時,由於高溫高濕影響人體汗液的蒸發,機體的熱平 衡受到破壞,因而人體會感到悶熱不適。
隨着溫度的升高,這種 情況將更趨明顯。當冬季的天氣陰冷潮濕時,由於空氣中相對濕 度較高,身體的熱輻射被空氣中的水汽所吸收。加上衣服在潮濕的空氣中吸收水分,導熱性增大,加速了機體的散熱,使人感到寒冷不適。當氣溫低於皮膚溫度時,風能使機體散熱加快。風速每增加1米/秒,會使人感到氣溫下降了2-3°C,風越大散熱越快,人就越感到寒冷不適。
一般而言,氣溫、氣壓、相對濕度、風速四個氣象要素對人體感覺影響最大,人體舒適度指數就是根據這四項要素而建成的非線性方程。
根據溫度和濕度之間的關係,人體舒適度計算公式為:ssd=(1.818t+ 18.18)(0.88 + 0.002f)+(t- 32) / (45 -t)- 3.2v+ 18.2。其中ssd為人體舒適度指數,t為平均氣溫,f為相對濕度,v為風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