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生在閱讀中延伸(孟永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生在閱讀中延伸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人生在閱讀中延伸》中國當代作家孟永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人生在閱讀中延伸

對於一個出生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西部農村地區的孩子來講,獲得一本真正屬於自己、心儀已久的文學書籍,幾乎只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奢望而已。好在兄弟姊妹四人中,我年齡最小,而其他三人皆擁有一個屬於其個人並向我永遠**開放的「書箱」,我可以不用履行任何借閱手續,隨時去尋覓、搜索與檢閱。說是書箱,其實只是一個型號稍大些的瓦楞紙板箱而已,裡面主要貯存用過的課本教材與少數作業本。我時常在某個星期天完成作業後,爬上木梯,鑽進落滿塵埃、昏暗幽黑的閣樓,借着椽縫間透進的幾縷光線,在幾個書箱裡肆意翻找、反覆比對、瀏覽遴選,最終收穫的往往不過只是幾冊《語文》《歷史》《地理》等閱讀性較強的中小學文科課本而已。但對於我來說,已是欣喜異常、十分不易了。峻青《黎明的河邊》、吳強《黃橋之戰》、茹志鵑《百合花》、莫泊桑《項鍊》等文學巨匠的不朽之作就這樣被我初次觸摸、閱讀並銘記於心。當時,對文學未知神秘世界的疑惑好奇、正值懵懂之初的童心之所以深深被這些經典作品所吸引,是因為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人物形象的鮮明立體、栩栩如生以及文字的流暢通俗、繪聲繪色。

中學階段,我時常會將好不容易集攢下來的零花錢去縣城二曲書店購買《少年文藝》《兒童文學》等期刊雜誌。記憶中,《語文報》是一份文學氛圍濃郁、文化底蘊深厚、精品迭出佳作不斷、文質兼美特色鮮明的一份報刊。高中階段,受益於擅長寫數學學術論文並酷愛文學閱讀的兄長,我開始接觸《小說月報》《小說選刊》《作品與爭鳴》《延河》等純文學刊物,才發現文學天地竟如此寬廣遼闊、浩渺無垠,如此厚重博大、深邃幽深,如此奇麗迷幻、姿色誘人。上了師範,開始擁有時間閱讀大部頭的文學作品。其時恰逢文學界「陝軍東征」,《白鹿原》《廢都》《最後一個匈奴》《八里情仇》等陝西文壇作家們的長篇小說火爆全國,如繁花着錦、烈火烹油一般。於是在這股洶湧澎湃的文學潮流之下,我將這幾部作品一一認真拜讀。閱讀之中,常驚嘆欽佩於作者真實勇毅、自信無畏地敘述描寫,大膽直白、毫無顧忌地自我解剖與袒露,以及直面複雜人性以及民族劣根性時的沉着理性、睿智從容。隨之,我又陸續購置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潛心閱讀,悉心品鑑,用心回味。可以說,師範學習期間的閱讀,迄今為止是我人生歷程中最系統全面、最嚴謹細緻、最專注紮實的文學閱讀。

「當着心愛的男人,每個女人都有返老還童的絕技。」錢鍾書先生之話語,往往平易通俗、不着痕跡,卻令人刻骨銘心,永難忘懷。印象中第一次讀錢鍾書先生《圍城》,囫圇吞棗、蜻蜓點水瀏覽了幾頁,感覺名不符實、大失所望,於是棄書而去。數年後再次偶遇此書,認真閱讀數段文字後竟一時難以割捨,隨後幾日內如飲仙醪,甚覺酣暢淋漓、痛快之至,讀到會意處不由手舞之足蹈之、拍案稱奇。蓋人生閱歷乃是文學閱讀之必要條件耳。

猶記得,魯迅先生《朝花夕拾》中有言曰:「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讚嘆它們。」直刺歷代封建統治者的虛偽與卑劣,揭露出其善於偽裝、壓榨人民的真實面目。魯迅先生是中國的一面鏡子,映出了二十世紀前半葉舊中國社會的真實影像,袒露出中華民族傷痕累累、滿目瘡痍的軀體,毫不粉飾與遮掩,毫無妝扮與美化,他用筆勘驗,用文字療傷,他急切渴望國人精神、思想、靈魂與心理能夠痊癒並且健壯,期望民族能自立、強大、繁榮與復興。先生的文章,錚錚鐵骨、冷峻剛毅,每個文字都散發出強大的生命力與穿透力。這樣的文字,註定會不朽永生。

書讀得多了,便開始有了動手寫作的欲望。數年前,我開始嘗試撰寫時評與隨筆。隨後,《可可西里,聖潔的雪域高原不再哭泣》《我本善良,可現實為何如此冷漠》《「有滋有味」的生活》等數十篇時評隨筆陸續發表。2016年,散文成了寫作練筆的主要方向,《周山至水間,我與智者老子相逢》《外面花香陣陣,你是否能安之若素》《漫步在大明宮遺址厚重的土地上》《芳華,浮華背後複雜人性的現實折射》等一系列散發着泥土氣息的散文習作相繼問世。這些作品稚嫩樸拙、粗疏淺陋,雖思想性、藝術性方面均有不少缺憾與不足,但如剛拱出地面的小芽,倒也清新自然,生機勃勃。

「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寬」,在浮躁喧囂、利益至上的物化社會氛圍中,電子化、碎片化閱讀日益成為主流閱讀方式的今天,尋一方恬靜之地,捧一冊書全心沉浸其中,在文字的天地徜徉留連,在書籍的海洋恣意遨遊,在知識的世界汲取營養,「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已成為不少人不可多得的奢侈夢想。雖然文學的道路坎坷曲折、荊棘叢生,需要付出無數的心血與艱辛的勞作,但我決心繼續走下去,勤讀書、多積累,常動筆、善創新,用閱讀去認知觸摸人生社會,用文字去抒寫新時代的美好生活,去追尋心中憧憬已久的詩與遠方! [1]

作者簡介

孟永奇,中學語文一級教師,供職於陝西省周至縣四群中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