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成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他們在成長》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製於1965年,天然,趙煥章執導,虞桂春、唐學芳等主演。
電影,作為記錄時代變遷、生活巨變的載體,亦是引領人們精神文明的火炬。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1],中國電影在與時代共振中不斷革新創造,從黑白影像到華光流彩,從順應政治思想到反應社會現狀,從歷史回觀到未來展望,從底層小人物到武林奇俠[2]…...
劇情
某發電廠正在進行擴建工程,但鍋爐工地的不少老師傅卻外調支援其他地區建設去了。這個工地的青年小組,見難而上,主動要求挑重擔,安裝發電鍋爐的重要部件——過熱器。
這個要求是青年組組長李小松倡議的,得到了黨支部的同意。為了加快安裝速度,他團結群眾,大鬧技術革新,研究成功了代替手工操作的「電動坡口機」。
小組中有一個青年工人劉小捷,追求個人榮譽,有技術第一的錯誤思想,獨自在搞「輕便彎管機」的革新,想「一鳴驚人」,和李小松爭高低。李小松從關心工作、愛護同志出發,幾次熱忱地要幫助他解決「輕便彎管機」的技術困難,但他都冷言拒絕,還以為李小松是想來「插一手」、分享他的榮譽。
一次,劉小捷用他還沒有做成功的「輕便彎管機」彎出一根管子用到了生產上。他的助手馬少武在檢驗時,發現這根壞的管子,但怕得不到獎金,抱着「反正以後會檢查出來,只要不查到咱頭上就行」的錯誤思想,竟在質量記錄卡上填上「合格」兩字,隱瞞了事故。這根彎壞的管子在「組裝支架」上,終於被檢驗員查了出來。
在事故討論會上,劉小捷說,這個事故是技術不高的人造成的。不少青年工人不同意他的觀點,引起一場爭論。會後,李小松提醒小捷,不能把事故單純看作是技術上的毛病,應該從思想上找原因。但小捷仍固執己見。後來,劉小捷從馬少武嘴裡知道,出事故的管子就是他自己彎的,不禁大吃一驚。但怕丟面子,沒有勇氣承認錯誤。
李小松自從組裡出了事故,心情很不平靜,覺得自己沒有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他向支部書記趙師傅講述了自己的心情。趙師傅以毛主席的教導勉勵他,要他冷靜地面對困難,分析事故時要突出政治,抓思想教育,這給他很大鼓舞。當他經過調查、分析,發現事故出在劉小捷和馬少武身上時,堅持以思想教育為主,以深厚的階級感情,對他們進行誠懇的幫助,使劉小捷提高了認識。
一個風雨之夜,李小松在綁紮布篷時傷了手腕,這是因為劉小捷彎壞的管子引起的,小捷很難過,他認識到李小松確是一個毫不自私、一心為革命的好同志,是自己脫離政治,陷進了只鑽技術、追求個人榮譽的泥坑裡,辜負了黨的培養和教導,終於在同志面前,承認了彎管事故的錯誤。他的助手馬少武也在同志們的幫助下,認識到了隱瞞事故的錯誤。他們表示決心改造自己,爭做又紅又專的革命接班人。
發電廠擴建工程完成後,為祖國蒸蒸日上的工業建設提供了新的光和熱。
視頻
他們在成長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新中國電影70年發展:經典不逝,新生力量不斷,搜狐,2019-09-28
- ↑ 中國武俠電影的發展歷程,搜狐,2016-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