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代本,官名。藏語音譯。亦作「代奔」、「代本」、戴琫,意為箭官。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定製,設六人為管兵官,四品,每人統兵五百人。總兵額三千人。
據《衛藏通志》卷8《兵制》卷12《條例》載,番目共有四級:戴本、如本、甲本和定本,分別統兵500名、250名、125名、25名。額設戴本6員。
民國後,西藏地方政府擴軍,代本員數及每人所領兵數均有增加。西藏和平解放後,代本曾被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校、上校軍銜。1959年藏軍因參加叛亂被解散。是藏軍的編制單位。
藏軍(དམག་དཔུང་བོད་)是1912年到1951年存在於西藏地區的陸軍,受西藏政府領導。
歷史
以前,前後藏都沒有正規軍隊,用時臨時徵調,不僅缺乏作戰能力,並且騷擾人民,為害很大。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與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兩次廓爾喀人入侵,臨時徵集的藏軍都是一觸即潰。乾隆57年(1792年),福康安率清軍擊退了入侵西藏的廓爾喀人。福康安給乾隆的奏章中評論藏軍:
衛藏地方久涵聖澤,人不知兵,番民習俗唯知誦經奉佛,於軍旅之事平日並不講求。及廓爾喀兩次滋事,藏內番兵乘間即逃,遇敵即退,不能守御出力,固由番兵等怯懦性成,亦因平日練兵無道,毫無法制,勢難使之振作。
乾隆採納了福康安的整頓番兵,組建正規藏軍的建議,乾隆58年(1793年)頒布《欽定藏內善後章程》決定在西藏正式編制三千一百六十二名藏軍、三千四百五十名清軍分駐拉薩、日喀則、江孜、定日。組建的藏軍列入國家正規軍,享受清政府財政全額支付,兵員定額,升遷制度,糧餉待遇必須按照清制定律。
「這次呈請大皇帝批准,成立三千名正規軍隊:前、後藏各駐一千名,江孜駐五百名,定日駐五百名,以上兵員由各主要地區徵調,每五百名兵員委一代本管理。」
福康安組建的代本軍,一半的軍人使用火槍,30%使用弓箭,20%使用刀矛、藤牌,並配備了十四門新式武器「劈山大炮」。
1841年,趁清政府全力以赴在東南沿海抗擊英軍之機,英國慫恿錫克王國所屬查謨土邦的大君古拉伯·辛格派遣著名的多格拉人(《清實錄》卷370稱「森巴夷番」)將領佐拉瓦·辛格(《清實錄》稱「倭色爾」),在征服了巴爾提斯坦後沒有撤回克什米爾,而是留在了1834年就已征服的拉達克,率領部屬5000人及數千巴爾提人、達拉克人,侵入西藏,企圖征服拉薩。在占領了達壩、噶爾、雜仁等地營寨後,深入藏境12站,1700多華里。道光皇帝派遣外藏軍隊1000餘人、拉薩及附近士兵300人、民兵1000餘人迎戰,另有援軍500人,藏營所存劈山大炮前運以資攻剿。1841年12月10日在海拔4500米處的一個平原與謝脫拉(Shatra)(《清史稿》卷525稱「戴琫」領兵,噶布倫爾等四面夾攻)率領的藏軍決戰,12月12日全軍覆滅,佐拉瓦·辛格右肩中彈,被藏軍長矛刺入胸膛陣亡,僅有25人逃回克什米爾報告這一結局。836名俘虜在拉薩受到了道光皇帝御旨的良好對待。
1841年11月中旬,由大金川千總阿木穰和瓦寺土舍索諾木文茂、瓦寺土司守備哈克里率領的近千名藏兵,從阿壩出征江浙參加抗英戰爭。魏源在《聖武記》中贊「金川兵一可當十」,驍勇善戰,善用鳥槍,擊人於百步之外,命中率高。 1842年3月10日四更時分,中國軍隊攻打英軍據守的寧波府城的戰鬥打響。阿木穰率領四百藏兵為先鋒,衝擊西門。阿木穰和一百多名藏族士兵在巷戰中犧牲。英軍海軍上尉賓漢記載《英軍在華作戰記》: 他們的屍體厚厚地亂攤在四旁,說明他們是一種魁梧而壯健的人種……據說他們曾經決定不戰勝即戰死。他們的帽子具有一種特別不普通的樣子,是用老虎面部的皮製的,附有老虎尾巴垂在他們身後。 史學家夏燮在《中西紀事》一書「海疆殉難·寧波陣亡」中說道:「四川土司一軍首入郡中,其死事尤為慘烈。」3月15日,英軍猛攻大寶山營地,鎮海總兵朱貴、瓦寺土司守備哈克里等陣亡。慈城群眾為紀念抗英烈士,於1843年捐資在大寶山西簏建起一座祠堂,稱高節祠,祠中樹立武顯朱將軍廟碑。廟碑和《慈谿縣誌》記載:「紳士議為大金川土司阿木穰、瓦寺土司喀克哩先於攻復郡城陣亡,忠義氣合,可以附祀。」
1846年(道光26年),駐藏大臣琦善改舊制為藏漢分理,將藏軍6個代本3000名士兵交給噶廈政府直接管轄,藏軍從國家的正規軍變為西藏的地方治安部隊。
1888年,英印當局侵入西藏。1月下旬,英國軍隊從中錫邊境向隆吐山集結。二月,英軍和藏軍發生零星交火。至3月底,英軍損失了百餘士兵和1名軍官。英軍調來大炮等重武器,用密集的炮火逼退藏軍,長驅直入,納塘很快也失守。5月22日,3000多名藏軍向盤踞在納塘的英軍營地發動偷襲。清政府駐藏幫辦大臣升泰將本屬於西藏境內的隆吐說成是錫金的,要求藏軍停止對陣英軍。 9月英軍發動了捻那、都納之戰。由於升泰掣肘作戰,升泰同英國人議和,簽訂了《中英藏印條約》,英國加強了在藏區的控制。
1904年江孜保衛戰
從1912年因漢地發生辛亥革命,各地軍閥陷入連年混戰,西藏第十三世達賴喇嘛趁機加強了對藏軍的控制,發表《告民眾書》宣布西藏獨立。藏政府驅逐了原清軍,1915年成立了藏軍司令部,在英國人的幫助下,西藏軍隊轉為效仿英式,管理、訓練、裝備、服裝全均為英式,甚至連操練號令全都是英式。西藏政府計劃收回所有歷史上藏民族居住的領土,包括劃歸四川省和青海省的藏區。[1],藏軍在西藏地區的軍事實力占主導地位 [2]。由於四川與雲南軍閥之間因為領土爭端開戰,川軍的軍事力量有限,因此藏軍進攻時,四川軍閥占領的領土逐漸被西藏政府控制[3]。1918年在康藏邊界糾紛中,川邊地區昌都鎮被藏軍收復之後,藏軍將中央軍事指揮駐軍在昌都[2]。在英國代表台克滿 (Eric Teichman)的調解下,中方代表劉贊廷與藏方代表多麥總督噶倫喇嘛雙方於8月19日簽定《中藏昌都停戰條約》,決定停火[4]。
藏軍也多次跟中國國民黨軍隊和西北的馬家軍(青海實際控制者)展開邊境戰。在1932年之後藏軍被擊敗,無法打敗中華民國中央與當地軍閥的軍隊,因此也失去整個康區,使得長江北部成為事實邊境。[5]
1951年10月6日,解放軍先頭部隊渡過瀾滄江,與昌都地區的藏軍戰鬥接觸。南路解放軍第53師第157團在師副政委苗丕一的指揮下於10月8日由牛古渡、角登、竹巴籠渡口強渡金沙江,10月9日擊潰竹巴籠藏軍第九團守軍第一連(20餘人)後,沿空子頂、莽嶺,經古樹村向寧靜縣城逼近。 1950年10月11日下午15時許,藏軍第9團代本德格·格桑旺堆帶着心腹等人,在寧靜城外古雪村迎接解放軍157團先遣小分隊,表示率部放下武器,打開縣城城門。當天下午,格桑旺堆見到157團政委冉憲生,格桑旺堆提出:
- 、保證屬下全體官兵的人身安全,照顧他們的衣食住行;
- 、保送我的3個子女到內地學習,並關照他們未來的前途;
- 、允許我做一個普通百姓。
藏軍第9團代本在寧靜縣城宣布起義。1950年10月18日,格桑旺堆代表第九代本全體官兵發表起義宣言,致電西南軍政委員會劉伯承主席轉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解放軍為解除西藏人民痛苦,驅逐英國的勢力,而進軍西藏。這只是人民解放軍為兄弟的解放才有這樣的援助,其他是不會的。因此,我們毅然脫離反動陣營,回到自己的大家庭來,與解放軍攜手合作,為本民族的解放,為解放西藏人民而奮鬥……」 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當日復電格桑旺堆及第九代本全體官兵表示慰勉:「你們深明大義,毅然高舉義旗,站到人民方面來,使寧城得以和平解放,人民生命財產免遭無謂的傷亡和損失。聞訊之餘,甚為欣慰,特電慰問。並希力求進步,以自己的模範行動,號召藏軍官兵站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祖國的大家庭中來……」 藏軍第9代本起義後共收集人員343人,其中有代本一人,如本二人,甲本三人,定本十餘人,醫生兩人。編制為兩個營四個連,每連三個排,直屬的警衛排、後勤排、號排。
解放軍入藏。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在北京舉行了簽字儀式,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協議第八條規定:「西藏軍隊逐步改編為人民解放軍,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武裝的一部分。」西藏軍區尚存的11個藏軍團約9300人進行了精減,遣散6000餘人的老弱病殘者,保留了比較精良的藏軍第一團、第二團、第三團、第四團、第五團、第六團、第九團,共計七個團約3300餘人。藏軍的駐防地不變。中央駐藏代表張經武與達賴喇嘛商議:為執行協議中的軍隊條款,西藏噶廈軍隊必須易旗和換裝,達賴同意了這個決定。1952年2月11日上午在拉薩正式換裝授予軍旗。1955年9月27日年中央軍委授予西藏軍區第一副司令阿沛·阿旺晉美、第二副司令朵噶·彭措繞傑中將軍銜。西藏軍區則代表國防部授予:
- 藏軍第一團團長彭措扎西上校軍銜
- 藏軍第二團團長扎白·多傑才旦、桑頗·登增頓珠中校軍銜
- 藏軍第三團長奴馬·敏久多吉中校軍銜
- 藏軍第四團團長朵噶·索朗多傑中校軍銜
- 藏軍第六團團長俊巴·才仁多吉中校軍銜。
- 藏軍第九團團長德格·格桑旺堆兼任昌都警備區副司令被授予大校軍銜。
1956年9月1日,藏軍第一至六團連、營長集體盟誓,反對改革,準備叛亂,改編工作未能進行。 1959年3月21日,藏軍第一至六團大部分參與了武裝叛亂,根據中央軍委指示,參加叛亂的藏軍全部被解除武裝,就地遣散。
編制
藏軍部隊的番號名稱為「瑪噶」,字意為「兵營」、「營房」,相當於團。「瑪噶」最大者1500人,稍大者1000人,多數為500人。開始只有十個團,按藏文三十個字母的順序,藏軍各部分別稱為:
- 噶當瑪噶—第一團
- 卡當瑪噶—第二團
- 喀當瑪噶—第三團
- 咬當瑪噶—第四團
- 賈當瑪噶—第五團
- 恰當瑪噶—第六團
- 甲當瑪噶—第七團
- 惹當瑪噶—第八團
- 打當瑪噶—第九團
- 地當瑪噶—第十團
1950年秋冬的昌都戰役前後,擴編到16個團「瑪噶」,增加了第11、13、14、15、16、17團。因為藏語裡12是病的意思,不吉利,所以沒有12團的編制。
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欽定藏內善後章程》規定了藏軍的編制:[6][7]
- 每一「代本」(mda' dpon,也音譯為「戴琫」或「代奔」)管一「瑪噶」500名兵,相當於團長。「代本」意為掌箭官或弓箭長,每一代本以下設兩名「如本」。代本的官銜品級,此前均為世襲制。福康安建議由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挑選年輕有為者充任,並發給執照,四品官。[8][9]
- 每一「如本」管一「如喀」(藏意為隊伍,營)250名兵,每一如本以下設兩名「甲本」。「如本」意為部隊長(相當於營長)。
- 每一「甲本」管125名兵,每一甲本以下設五名定本。甲校(藏意為百人單位),長官為甲本—藏意為百伕長(相當於連長)。
- 每一定本管25名兵。定校、協敖(藏意為小單位),長官為定本—藏意為分隊長(相當於排長)
- 九校(藏意為十人單位),長官為九本—藏意為十伕長(相當於班長)
- 阿校(藏意為五人單位),長官為阿本—藏意為五伕長(相當於小組長)
參考文獻
- ↑ 《中國西藏的歷史地位》第六章(三)藏軍首次東犯,王家偉,五洲傳播出版社,2000
- ↑ 2.0 2.1 Alex McKay, (2003). The History of Tibet: The modern period : 1895-1959, the encounter with modernity. Routledge. ISBN 0415308445. pp. 275-276.
- ↑ Jiawei Wang, (1997).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China's Tibet. Wuzhou Chuanbo Publishing. ISBN 7801133048. p. 136.
- ↑ 1918年8月19日藏中臨時停戰協定. 西藏與中國. 2010-01-01 [2012-11-04] (中文(簡體)).
- ↑ Robert Barnett, Shirin Akiner, (1994). Resistance and Reform in Tibet. C. Hurst & Co. Publishers. ISBN 1850651612. pp. 83-90.
- ↑ 淸朝治藏行政法規. 五洲傳播. 1999: 16–17. ISBN 978-7-80113-566-7.
- ↑ 張田勘:中國藏軍的前世今生
- ↑ 朱麗雙. 民國政府的西藏專使(1912–1949).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6-06-01: 464. ISBN 978-962-996-711-6.
- ↑ 賀旭志; 賀世慶. 代本. 中國歷代職官詞典.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