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典故------嘎希美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一生中她嚴守淨戒,精進聞思修行。
一時,佛在舍衛城。鹿野苑有位著名的國王—梵施國王。他在位期間,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林園果囿、牛肥馬壯,整個國家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繁榮昌盛的景象。梵施國王如理如法地掌管著這個國家,人們過著祥和的生活。不久,王妃懷孕,十月後生下一個美麗端莊的女孩,宮庭內外為她舉行一個隆重的賀生儀式,準備給她取名時,因為王家種姓是嘎希,而她又天生麗質,秀美非凡,故取名嘎希美女。國王特地為她請了八位姨母,八位姨母分門別類,從吃喝拉撒睡到玩耍戲樂無不精心地照顧餵養她,她如海中的蓮花很快地成長。自幼她便學習各種文武理數、經史詩賦等,並對釋迦牟尼佛有無比信心,還經常藉父母之力供養三寶。時嘎希美女青春芳齡,窈窕賢淑,其貌美麗質堪稱世間第一,無與倫比,以至於六國的國王無不知曉,均欲據為己有。六國各派信使往印度梵施王那裡希求通婚。梵施國王聽後心裡很是不安。心想:我僅有一女,若答應其中一位,則其他五國必定挑戰,將危及到舉國臣民。他有些擔憂,故未答應任何一位國王。六位國王都按捺不住內心的不悅,各自統帥四大軍隊向鹿野苑進軍,準備搶人。
一天早上,梵施國王登上鹿野苑的城牆時,出現在眼前的竟然是六國的軍隊。突然,他覺得一切都完了,內心萬分焦急,拖著沉重的步子無精打采地回到房頂上,托腮凝思。這時,嘎希美女來到梵施國王身邊,見父王滿面愁容,忙問:「父王為何心事重重?」王曰:「為你」。「為我,莫非是我貌不夠美?」梵施國王苦笑著說:「不是因為不美,而是因為你太美了,六國競相爭娶,我一一回絕,以至今日六國兵臨城下,這可如何是好?」嘎希美女略作思索便問:「父王,女人有沒有自己選擇婚姻的權力?」國王痛快地回答:「有自己選擇的權力。」嘎希美女得到開許後,對父王寬慰道:「父王,請不要擔憂,您告訴六位國王,我將親自挑選他們。」國王聽完這些話,心裡輕鬆了許多,便派了六個信使將此事告訴六位國王,請他們收兵稍候幾天,準備參加候選。六個國王這時都驕傲地認為嘎希美女一定會選中自己,因此,他們都不約而同地答應退兵了。信使把情況如實地稟白了國王,國王心想,女兒肯定要出嫁作王妃了,但不管怎樣,只要國泰民安,吾心足矣。他的心漸漸平靜下來了。
那六位候選的國王各自興修宮殿,身著各種寶飾,帶上大象財寶及眷屬,幾乎是傾其所有,準時來到了鹿野苑。他們各自為陣,坐在獅子座上,等候著嘎希美女的到來。嘎希美女著妙衣寶飾,騎著大象,徐徐從每一位國王面前走過,最後真誠地告訴他們:「我不願與任何人過世間真真假假的生活,我願意禮拜釋迦牟尼佛!」說畢離去。六位國王及眷屬都看著她姍姍遠去的背影,都深感失望,但又覺稀有:這位美麗的女子,卻不貪戀世間的生活,又不願享受人生的榮華富貴,居然情願皈依佛陀。梵施國王及眷屬們也目睹了嘎希美女此舉,他們半信半疑地尾隨著嘎希美女觀其真相。 嘎希美女路途中能騎則騎,不能騎則徒步前行,一路風塵僕僕,終於到了佛陀聖居。見到佛陀後,她於佛足下合掌,恭敬頂禮,祈求:「世尊,我願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淨戒,唯願恩准!」佛陀欣然應允,叫來眾生主母,親自交予。(眾生主母乃眾比丘尼之首。)眾生主母給她剃度出家,授具足戒,傳授佛法。她積累資糧精進修持,斷盡了三界輪迴的根本,證得了聖者羅漢的果位。在她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等同(無有賢劣),手掌與虛空無別(顯空無二)。諸天贊歡。尾隨的人們見嘎希美女真的出了家並證得果位,覺得非常稀有。嘎希美女又去佛前禮謝,世尊也對尾隨而來的人們傳了法。
時眾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嘎希美女生帝王之家?以何因緣,相好莊嚴?以何因緣於如來教法生大信心?以何因緣速證聖果?」佛言:「這是她往昔的願力。曾在賢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鹿野苑有一施主,富如多聞天子。施主家的兒媳生了一個漂亮的女孩。她長大後,對迦葉佛生起極大信心。借父母的力量,她修建了一座經堂,供佛及僧。經父母同意,她得以出家,一生中她嚴守淨戒,精進聞思修行。臨終前,她發願:願我今生中,布施、供養、持戒、聞思等功德,能於生生世世中,生於富貴家,相貌莊嚴,並於釋迦世尊教法中出家,證羅漢果。這位發願的比丘尼即嘎希美女,以其往昔的願力成熟,今生於富貴之家,相好莊嚴,對我生起信心,得出家為尼,證得聖果。[1]
信仰佛教的好處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可以使人積極奮發向上
佛教在『否定』人生的一切之後,使人不再盲目地貪戀、追求,如此才能『積極』地為人群服務,再度地『肯定』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佛教說人的身體是『空的』,『假的』,目的在勸人不要『處處為我』,而要『我為人人』,因為『我』既然是『空的』、『假的』,那麼功名利祿要來何用?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勸人要『少欲知足』,並沒有要人逃避責任。佛教要人『鐵肩擔道義』,不能做獨善其身的『自了漢』,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是最好的說明。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如此,『各人自掃門前雪。』的自私心理將不復存在,人人急公好義,古道熱腸,『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就是一個充滿着愛與同情,公理與正義的人間了。
佛教可以淨化社會人心
我們每天打開報紙一看,整版的社會新聞,都是令人觸目驚心的『殺、盜、淫、妄』。誰不會浩嘆人心不古呢?
而一個佛教徒最少要嚴守下列五種基本戒律:
(一)不殺生——不殘害生靈。
(二)不偷盜——不偷、不搶別人的財物。
(三)不邪淫——正當的男女關係。不拈花惹草,不紅杏出牆。
(四)不妄語——說話句句真實,不虛偽,不說謊。
(五)不飲酒——酒能亂性,使人失去理智,因此必須戒絕。(論語中孔子亦有『不為酒困』一語,不過酒在當藥用醫病時,暫可通融。)朋友們想想看,這五戒不是剛好與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邪淫)、智(不飲酒)、信(不妄語)不謀而合嗎?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教可以使人得到真正的快樂
人要想真正的快樂,大概須要滿足下列幾項要求:
(一)心情平靜,不生煩惱。
(二)對於眼前的苦難,能隨遇而安,不怨天尤人。
(三)對於宇宙、人生的種種問題,能得到合理的解答。
(四)對於未來(來世或人死後的歸宿)能有滿意的答案。
(五)自己的前途、命運、歸宿,以及成敗、苦樂不操縱在別人的手中。
我想世界上任何的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沒有一個宗教能夠完全地滿足人類這些要求的。(有些宗教只能滿足其中之一、二項。)
(一)佛教勸人知足常樂,要學習禪定,樂觀進取,心情自然平靜,不生煩惱。(舉例說明:一般人像三歲小孩,丟了一塊糖就焦急、哭泣,而佛教徒像懂事的大人,不會為此而煩惱,這是觀念、智慧、境界的不同。)
(二)佛教認為眼前不如意事,都是以前自己造的因所結的果,所以要勇於忍受,敢做敢當,不可怨天尤人。
(三)佛教所有的經典不是在顯示佛的權威與能幹,而是完全而徹底地解釋宇宙、人生的基本問題,能使人得到合理的解答,所以剛逝世不久的英國哲學家羅素說:『世界上的宗教,我最贊成的是佛教。』孫中山先生說:『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康有為說:『佛學之博大精微……雖有聖哲,無所措手,其所包含,尤為深遠。』章太炎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梁啓超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四)佛經上說:『佛以一大因緣出現於世。』這一大『因緣』(即來世間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讓眾生能轉迷成悟,從苦難中解脫,永遠享受自由和快樂。
(五)佛教認為人就是頂天立地的人,在人之上沒有一個可操縱我們生死、成敗、福禍的神,人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主宰,只要自我奮發努力,一定有光明燦爛的明天。
因此我說信仰佛教,可以得到真正的快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