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庸字景中,生於元末,膠水人。明洪武初年其父因犯法被充軍福建。幼年家境清苦,發憤苦讀,十幾歲時,以優異成績成為膠水縣生員,20歲時「以高等貢入太學」,被選送中央國子監(俗稱太學)學習,明太祖對「國子生」要求十分嚴格,初選合格即可直接參加全國最高一級的科舉考試。洪武十八年(1385年)全國會試,侯庸考中第二十二名進士,立即被選授為負責「補闋拾遺,稽查六部諸司之事」的吏科給事中,成為受皇帝信任的監察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