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兒時的品味(陳小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兒時的品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兒時的品味》中國當代作家陳小丹的散文。

作品欣賞

兒時的品味

稍微忙完手頭工作,習慣性捏起手機,點開百度app。喜歡在百度瀏覽推文,已是我多年習慣。隨着那一篇篇文章被我由上至下滑動,一篇名為《80年代的潮州茶具》的躍入眼帘!我隨即點擊進入,滿滿的年代感迎面撲來。只見,文章裡面的幾樣茶具,都是我兒時陪伴過的工夫茶具:黃銅仿古燒水壺,銅製煤油爐,白瓷圓盤茶具,還有那套相信任何潮州80後都會刻骨銘心的「迷你版茶具」——深山藍水的瓷釉茶盤,讓我的眼睛,頓時朦朧不清。我揉揉眼,一幕幕熟悉的場景,浮現於眼前。

孩提時代的我,在外公家寄養。我自小愛喝茶,也是受外公的影響。每日午後,外公都會慢悠悠地端起他那套已經泛黃的白瓷茶具,與那套黃銅色燒水壺、煤油爐,擺放在棕紅色的小方几上。我最喜歡盯着外公劃拉火柴。小時候的我,對火柴是既懼怕又好奇。懼怕的是,長輩們從來都是警醒火的危險性,教導不可以玩火;好奇的是,這一根牙籤似的纖細之物,怎麼就能夠生火。只見外公駕輕就熟,左手捏着火柴盒,右手將一根火柴朝盒子側面輕輕一划,隨着「哧哧」聲響,便跳動出那耀眼的「藍」。且就是這跳躍的「藍」,成就了一杯杯工夫茶。一會工夫,張弛有度之間,外公已將三杯晶瑩透亮的淡黃色液體置於茶杯之中。我往往不會認真端起茶杯喝茶。每次,我都會去裡屋,翻出我那套迷你茶具。迷你茶具不是仿真,而確實是真白瓷茶具。只不過,它的尺寸、容量,只有常版白瓷茶具約五分之一。我會將外公沖好的茶,端起,往迷你茶壺裡加滿,蓋上壺蓋。再將迷你茶壺的茶,又倒入那三個小拇指般大小的迷你茶杯裡頭。每當此時,外公都會咧着嘴笑,露出他那因常年喝茶而變黃的大黃牙。他端起大杯,說道:「物杯(潮州話,意為喝一杯)?」我也就立刻捏着我的小杯,高舉着碰了一下他的大杯,往嘴裡一抿,相視而笑。即便現在,琳琅滿目的工夫茶具,式樣精美,功能齊全,我卻仍然會選擇簡單、普通的白瓷茶具。

外公還教會我泡製「工夫牛奶茶」。猶記當時,每日下午時分,外婆便用雀巢奶粉衝上一杯牛奶遞過來,裝進我那粉紅色小狗塑料杯中。可兒時的我,對牛奶不感冒,甚至嫌棄那個腥濃的味道。基本上,我都不肯喝,或是只喝兩口。對此,外婆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倔強的我,就是不喝。外公見狀,便對我說,給你變個魔術。只見他將煤油爐上翻滾着沸水的形狀如潮州柑的小銅壺上那把木質手柄握住,提起,掀蓋,「高山流水」般文雅地往茶甌中黑褐相間的茶葉「嘩嘩」倒水,蓋上。滿是老繭的手也不怕燙,端起茶甌按住茶蓋,露出一條小細縫,便往我的牛奶杯中注入茶水。說時遲那時快,一杯香氣四溢的茶味牛奶便出來了,確是神奇!濃郁的奶味被沁人心脾的茶香所淡化,兩者的融合,卻又恰到好處。我緊握塑料杯,「咕嘟咕嘟」,一飲而盡。當今各式奶茶店,不斷推陳出新,口味繁多。而我,仍只鍾情於自己沖泡的「工夫茶加牛奶」。

記憶像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論你攤開,還是緊握,終究還是會從指縫中,一滴一滴流淌乾淨。遂於腦中展開穿越時空的畫卷,體現如水倒流年。直至,我永遠嚮往的空間;直至,我深深珍藏的童年。

[1]

作者簡介

陳小丹,筆名圓蛋,中國檔案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湘橋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刊物《嶺南文學》副總編,《神州文學》副主編。希望餘生能夠霽月光風,不縈於懷。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