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史·王玉汝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史·王玉汝傳出自《元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原文

王玉汝,字君璋,鄆人。少習吏事。金末遷民南渡,玉汝奉其親從間道還。行台嚴實入據鄆,署玉汝為掾史,稍遷,補行台令史。中書令耶律楚材過東平,奇之,版授東平路奏差官。以事至京師,游楚材門,待之若家人父子然。實年老艱於從戎,玉汝奏請以本府總管代之行。夏津災,玉汝奏請復其民一歲。濟州長官欲以州直隸朝廷,大名長官欲以冠氏等十七城改隸大名,玉汝皆辨正之。

戊戌,以東平地分封諸勛貴,裂而為十,各私其入,與有司無相關。玉汝曰:「若是,則嚴公事業存者無幾矣。」夜靜,哭於楚材帳後。明日,召問其故,曰:「玉汝為嚴公之使,今嚴公之地分裂,而不能救止,無面目還報,將死此荒寒之野,是以哭耳。」楚才惻然良久,使詣帝前陳訴。玉汝進言曰:「嚴實以三十萬戶歸朝廷,卒無異志,今裂其土地,析其人民,非所以旌有功也。」帝嘉玉汝忠款,且以其言為直,由是得不分。遷行台知事,仍遙領平陰令。

辛丑,實子忠濟襲職,授左右司郎中,遂總行台之政。分封之家,以嚴氏總握其事,頗不自便,定宗即位,皆聚闕下①,復欲剖分東平地。是時,眾心危疑,將俯首聽命,玉汝力排群言,事遂已。憲宗即位,有旨令常賦外,歲出銀六兩,謂之包垛銀。玉汝曰:「民力不支矣!」糾率諸路管民官,訴之闕下,得減三分之一。累官至龍虎衛上將軍、泰定軍節度使,兼兗州管內觀察使。

壬子,以病謝事杜門,日以經史自娛。乙卯,忠濟使人謂玉汝曰:「君閒久矣,可暫起,為吾分憂。」玉汝堅辭,以參議印強委之,不得已起視事,僅五六日,裁書署置,煥然一新。八月既望,有星隕庭中,已而玉汝卒。

(選自《元史•王玉汝傳》有刪節) 註:①闕下:指帝王所居之處,代指朝廷。

譯文

王玉汝,字君璋,鄆縣人。幼年就通曉政事。金朝末年遷徙百姓南渡,玉汝侍奉他的父母從小道返回故鄉。行御史台嚴實進駐鄆縣,任命王玉汝做了掾史,逐漸升遷,補任行台令史。中書令耶律楚材路過東平,認為他才能超群,(不經朝命)而用白版授予他東平路奏差官。王玉汝因辦事到京城,到耶律楚材府上拜訪,耶律楚材對待他像家人父子一樣。嚴實年紀老邁,難於從軍,王玉汝上奏請求以本府總管的身份代替他出征。夏津受了災,王玉汝上奏請求免除那裡百姓一年的賦稅。濟州長官想把濟州直接隸屬朝廷,大名長官想把冠氏等十七座城市隸屬大名,王玉汝都辨明是非,改正過來。

戊戌年,朝廷要把東平的土地分封給各位功臣權貴,分割為十部分,各自占有它的收入,與官府沒有關係。王玉汝說:「如果這樣,那麼嚴公經營的基業就保存沒有多少了。」夜深人靜的時候,王玉汝在耶律楚材的帳後哭泣。第二天,耶律楚材召見他,問他哭泣的原因,王玉汝說:「我作為嚴公的屬下,現在嚴公的地盤被分割,卻不能拯救阻止,我無臉面還報嚴公,將死在這荒涼寒冷的野外,因此哭泣啊。」耶律楚材哀傷了很久,就讓他到皇帝面前陳訴。王玉汝對皇帝進言說:「嚴實率領三十萬戶歸順朝廷,最終也沒有二心,現在分割他的土地,離散他的人民,這不是用來表彰有功的人的做法。」

皇帝讚賞王玉汝忠誠,並且認為他的話是公正合理的,因此東平的土地得以不分割。還升他為行台執事,仍然遠遠地兼任平陰縣令。

辛丑年,嚴實的兒子忠濟承襲他父親的職務,授予王玉汝左右司郎中,於是總管行台的政務。那些被分封的權貴,因為嚴氏控制着他們的行事,自己很不方便,等到定宗即位後,他們都聚集到朝廷,又要分割東平的土地。這時,朝中大臣都畏懼猜疑,將要低頭聽從,王玉汝竭力排除眾人的言論,事情終於停下來。憲宗即位後,發布旨令在固定的賦稅以外,每年每戶征銀六兩,稱之為包垛銀。王玉汝說:「民眾的財力不能支撐啊!」召集統率各路的管民官,到京城申訴這件事,得以削減三分之一。王玉汝積功升官到龍虎衛上將軍、泰定軍節度使,兼任兗州管內觀察使。

壬子年,因病辭職閉門不出,每天用經史自尋樂趣。乙卯年,忠濟派人對王玉汝說:「您閒居很長時間了,可以暫且出來做事,替我分憂。」王玉汝堅決推辭,忠濟把參議的大印強迫給他,不得已才處理政務,僅五六天,他就把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煥然一新。八月十六日,有星落在庭院中,不久王玉汝逝世。[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