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湖清代採石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內湖清代採石場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圖片來自exploretaiwan

基本資料

等級    直轄市定古蹟

公告日期  1998年5月4日

登錄類別  遺址

地理位置  臺北市內湖區環山路136巷

建成年代  大清光緒8年(1882年)

內湖清代採石場,乃臺北城築城之官方採石場,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136巷底,於清代及日治時期被稱為北勢湖採石場

歷史概述

  • 創建年代為光緒八年(1882年),為供應台北城建設城牆之需求而開發,出產石英砂岩石材。
  • 日治時期及戰後還有零星開採,以供應當地民生建設為主,現已停止開發。
  • 1998年5月4日 臺北市政府公告指定「內湖清代採石場」為市定古蹟。

評定特色

因其乃臺灣惟一因採石興建臺北城壁而被指定為古蹟之案例,具相異於一般古蹟的獨特性。 [1][2]

開採概況

  • 臺北盆地鄰近蘊藏優良石材,包括八里的觀音山,內湖的大金面山與小金面山。 清末光緒年間興築臺北府時, 開採內湖及大直山區所產的石材作為城牆建材,亦為民間建材來源之一, 今日金山南路電信局旁舊監獄圍牆, 尚可發現臺北城牆的舊石料。
  • 近年為自然生態保護,石場已廢棄,現場尚存當年開鑿遺跡,與石料從山上運出專闢滑下斜坡道。
  • 內湖清代採石場開採的方法, 可能是將山石鑿孔再進行裂解, 包含粗解(鑿洞與劈開),細解後再以槽狀重力滑落運送下山,抵達基隆河岸碼頭後,以船運至台北城鄰近碼頭上岸利用。
  • 今日內湖清代採石場古蹟範圍,只為昔日北勢湖採石場之一部分,日治時期北勢湖出產之石條用途,主要為下水道側石、障壁及石垣。
  • 而後臺北城壁拆除的石材轉作他用,城為公共建築物的石基、下水道石垣、鐵道橋梁的石材、碼頭石材使用及家戶民宅牆壁。
  • 1996年元旦在大金面山南側山腰, 因為烤肉不慎引起的火燒山, 而使內湖清代採石場重見天日。

奇特地質

  • 內湖清代採石場位於金面山一帶, 乃二千多萬年以前所形成的『木山層』, 由石英砂岩所組成,在陽光照射時會發出閃閃動人的光彩, 故有『金面山』之美名。  
  • 此處含石英結晶的砂岩,一般用來蓋房子、修步道或為玻璃原料, 而臺北城牆「灰黑色的石英砂岩」的基石,即採自大金面山一帶。 [3] 此處所產北勢湖石的礦物組成, 石英83.0%, 長石4.0%,岩屑8.0%, 膠結物占5.0%。[4]

參考文獻

書目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內湖清代採石場.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 內湖清代採石場,台北市內湖區公所,107-04-12
  3.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基隆河畔「內湖莊」的崛起 》. [2015-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李乾朗《台北府城牆及砲臺基座遺址研究》 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