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頭社事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新導向自 内外狮头社事件)
獅頭社事件(內外獅頭社事件),發生於1875年,為台灣清治時期的大龜文王國與大清帝國之戰役,地點是屏東縣獅子鄉一帶,被視為沈葆楨在台期間規模最大的戰爭。此事件發生的遠因是長久以來存在的漢清朝對原住民政權的侵擾,近因則是同治13年秋獅頭社人民被刺桐腳莊民殺害,雙方交惡,且又臨日軍侵犯原住民,及獅頭社逮捕入侵部落之莊民和王開俊麾下營夫,以致清朝將領王開俊率領官兵數千名進犯,但為排灣軍所阻,後王開俊中伏而亡,且隨後全軍覆沒,是以引戰。
清國欽差大臣沈葆楨在牡丹社事件後開始「開山撫番」[1]的政策,計劃打通往恆春和後山之路,遂於1875年(光緒元年)2月為強行開闢道路,藉口保護莊民,發動淮軍攻擊內獅頭社、外獅頭社、竹坑社、本武社和草山社,並發生清軍屠殺原住民之事,戰事約持續3個月,出兵數萬人,清軍最後雖勝,但損失慘重,殘兵所剩無幾。
影響
獅頭社事件後,沈葆楨[2]於地圖上,片面將中文當地之地名之竹坑社改永平社,本武社改永福社,草山社改永安社,內、外獅頭社為 改內、外永化社。
就實際成效而言:番學大多荒廢,招墾事務弊端多,表面上,番目與代管者即便協助官方,以維護部落治安,但事實上,當地生活習俗依舊,除了改變部落傳統的經濟結構外,並未真正動搖大龜艾社群的內在基礎。是故,獅頭社事件結束後,清廷在台灣南部番地所實施的開山撫番政策成效是有限的。
在屏鵝公路南下獅子鄉南世村前路旁的王太帥鎮安宮,為祭祀王開俊,旁邊還有一座三層白塔。匾額是前枋寮地區農會總幹事李增隆1985年所立。
視頻
獅頭社事件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沈葆楨與開山撫番論,道客巴巴, 2013-11-19
- ↑ 台灣「轉型正義」搞到清朝名臣沈葆楨頭上,他的後人不幹了…,上觀新聞,2016-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