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馮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馮元(975~1037),字道宗,廣東南海人。馮元自幼師從崔頤正孫奭,精研五經大義,曾與樂安孫質吳陸參譙夏侯圭善一起講學,號稱「四友」。

  •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中進士,任江陰縣尉。值詔下選通經者補充學官,元自薦,得任國子監直講,後調大理寺評事,晉升崇文院檢討兼國子監直講。
  • 真宗殿試進士時,命元殿上講授《易經》,讚揚他講解得體,言外有餘趣,贈賜五品服,調任太子中允,直龍圖閣,詔預內朝。直龍圖閣預內朝這種官職,從這時開始建立。
  • 天禧初年,曾多次進講《易經》,改賜三品服,以諫議大夫銜出使契丹。天禧四年(1020年),升為左正言兼太子右諭德。
  • 仁宗登位,與孫奭一起進講經義,歷任禮部郎中、翰林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禮部侍郎和戶部侍郎等。
  • 景祐四年(1037年)春卒,年63歲。追贈戶部尚書,諡章靖。

基本信息

姓名    裴叔業  
字號    字道宗      
民族    漢族      
官職    禮部侍郎、戶部侍郎 
追贈    戶部尚書     
諡號    章靖     
出生地   廣東南海人
出生時間  975年   
去世時間   1037年  
所處時代   北宋   
主要成就   歷任禮部郎中、翰林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禮部侍郎和戶部侍郎等   

人物專題

人物生平

馮元,字道宗。高祖禧,唐末官廣州,以術數仕劉氏。傳三世至父邴,廣南平,入朝為保章正。元幼從崔頤正孫奭為《五經》大義,與樂安孫質、吳陸參、譙夏侯圭善,群居講學,或達旦不寢,號「四友」。進士中第,授江陰尉。

時詔流內銓取明經者補學官,元自薦通《五經》。謝泌笑曰:「古治一經,或至皓首,子尚少,能盡通邪?」對曰:「達者一以貫之。」更問疑義,辨析無滯。補國子監講書,遷大理評事,擢崇文院檢討兼國子監直講。王旦聞其名,嘗令說《論語》、《老子》,群子弟侍聽,因薦之。 真宗試進士殿中,召元講《易》。元進說曰:「地天為《泰》者,以天地之氣交也。君道至尊,臣道至卑,惟上下相與,則可以輔相天地,財成萬化。」帝悅。未幾,遷太子中允、直龍圖閣,詔預內朝,直龍圖閣預內朝自此始。

天禧初,數與查道李虛己李行簡入講《易》於宣和門北閣。遷太常丞兼判禮部、吏部南曹。皇子為壽春郡王,王旦又薦元宜講經資善堂。帝以元少,更用崔遵度。會遵度卒,擢左正言兼太子右諭德。

仁宗即位,遷戶部員外郎,為直學士兼侍講。與孫奭以經術並進講論,自是仁宗益響學。歷會靈觀副使、知通進銀台司、判登聞檢院、同判國子監。故事,國子監多宿儒典領,後頗用公卿子弟,任均管庫。及奭、元並命,士議悅服。同知貢舉,進龍圖閣學士,預修《三朝正史》。為翰林學士、判都省三班院、史館修撰、判流內銓兼群牧使,四遷給事中。

明道元年,當監護宸妃葬事。及帝親政,追冊宸妃為莊懿皇后,改葬永定陵。既發壙而流泉沮洳,言者以監護不職,罷翰林學士、知河陽。王曾為言元東朝舊臣,不宜以細故棄外。即召為翰林侍講學士,遷禮部侍郎、知審官院,復判禮院、國子監。上《金華五箴》,賜書褒答。修《景祐廣樂記》,書成,遷戶部侍郎。足疾氣駁,屬李淑宋祁為銘志。卒,贈本部尚書,諡章靖。

元性簡厚,不治聲名,非慶弔未嘗過謁二府。執親喪,自括髮至祥練,皆案禮變服,不為世俗齋薦,遇祭日,與門生對坐,誦說《孝經》而已。多識古今台閣品式之事,尤精《易》。

初,七歲,方讀《易》,每夜夢異人,以紺蓮華與元吞之,且曰:「善讀此,後必貴顯。」元且老,率三日一誦《易》。無子,以兄之子譓為後。

史籍記載

  • 《宋史·馮元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