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衝突分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衝突分析是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名詞解釋

衝突分析(Conflict Analysis)是國外近年來在經典對策論(Game Theory)和偏對策理論(Metagame Theory)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對衝突行為進行正規分析(Formal Analysis)的決策分析方法

衝突分析其主要特點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通過對許多難以定量描述的現實問題的邏輯分析,進行衝突事態的結果預測和過程分析(預測和評估、事前分析和事後分析),幫助決策者科學周密地思考問題。它是分析多人決策和解決多人競爭問題的有效工具之一。國外已在社會、政治、軍事、經濟等不同領域的糾紛談判、水力資源管理、環境工程、運輸工程等方面得到了應用,我國也已在社會經濟、企業經營和組織管理等領域開始應用。

衝突的涵義

關於衝突(Conflict)的涵義,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觀點,歸納起來可將衝突現象的特點概括為:

(1)至少捲入了兩個以上涉及衝突的客觀實體,在對策論中通常稱為局中人。

(2)各衝突實體均有影響所有其他各方利益的可行性方案集。

(3)衝突問題中的各方存在着彼此不相一致的利益傾向。

分析衝突的方法

研究衝突的方法可根據定量、定性的不同分為兩個方面。2O世紀西方的許多學者把定量方面的研究工作逐漸引向數量化。在經濟學領域內,一批著名科學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如馮·諾意曼、摩根斯特思、德布魯、薩繆爾森、西蒙、阿羅、布坎南等l11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1944年馮·諾伊曼和摩根斯特恩合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使「經濟博弈論」正式創立,令人信服地證明:在對付一個有理性對手的二人零和博弈中,唯一切合實際的策略是用極大化極小策略(Maxmin Strategy)。20世紀9O年代以來,特別是1994年納什等三位「博弈論」巨匠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標誌着5O年來博弈論的研究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衝突分析中最為重要的定量研究理論。當然此外還有許多與研究衝突有關的理論,如決策論、控制論等。

衝突分析理論的研究

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奠定了博弈論的基礎,從數學上講,雖然許多博弈論的方法具有很複雜的數學形式,但對於實際衝突問題卻仍顯得過於簡化。1971年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N.Howard提出的亞對策(Metagame)分析技術 ,突破了傳統的對策論研究框架並提出了一種反映衝突主要元素的靈活的符號表示方法。但亞對策分析中,假定每個衝突參與人對所有參與人的結局喜好程度都相互了解,這在實際中是極難做到的。

2O世紀8O年代,M.Fraser和W.Hipel提出了衝突分析策略(Conflict Analysis),它要求每位局中人根據自身的實力、立場和要求排列出自己的優先向量。決策者的每個成果的單方面的改進必須被標出,記作UI(Unilateral Improvement)。然後,必須對每項成果作靜態分析,由此便可獲得整體的平衡,最後便可決定衝突各方最為安全的策略。

衝突分析的要素

衝突分析的要素(也叫衝突事件的要素)是使現實衝突問題模型化、分析正規化所需的基本信息,也是對原始資料處理的結果。主要有:

(1)時間點:是說明「衝突」開始發生時刻的標誌;對於建模而言,則是能夠得到有用信息的終點。因為衝突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各種要素都在變化,這樣很容易使人認識不清,所以需要確定一個瞬間時刻,使問題明朗化。但時間點不直接進入分析模型。

(2)局中人(Players):是指參與衝突的集團或個人(利益主體),他們必須有部分或完全的獨立決策權(行為主體)。衝突分析要求局中人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局中人集合記作N,N|=n≥2。

(3)選擇或行動(Options):是各局中人在衝突事態中可能採取的行為動作。衝突局勢正是由各方局中人各自採取某些行動而形成的。每個局中人一組行動的某種組合稱為該局中人的一個策略(Strategy)。第i個局中人的行動集合記作Oi ,|Oi|=ki。

(4)結局(Outcomes)。各局中人衝突策略的組合共同形成衝突事態的結局。全體策略的組合(勒內·笛卡爾(Rene Descartes)的笛卡爾乘積或直積)為基本結局集合,記作T,|T|=?。結局是衝突分析問題的解。

(5)優先序或優先向量(Preference Vector)。各局中人按照自己的目標要求及好惡標準,對可能出現的結局(可行結局)排出優劣次序,形成各自的優先序(向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