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壽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壽山 (1901年 - 1980年),名泉,字壽山,中國籍, 北京人。自幼隨舅父學習針灸,19歲拜文佩亭先生(受學於桂香王,均在「上駟院」任職,供奉於清廷)為師,在繼承文老整骨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臨證體會,對骨傷科頗有心得。後於北京東城、朝陽區一帶開業行醫。1959年,受聘於北京中醫學院,任東直門醫院骨科副主任、主任。一生以發揚傳統醫學,培養骨傷科人才為己任,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畢生的臨床經驗傳予了後人。注重武術健身,在繼承文老整骨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臨證體會,對骨傷科頗有心得。[1]
學術成就
劉壽山注重中醫整體觀念,以四診、八綱、三焦、六經、臟腑、經絡、筋骨、氣血的理論進行辨證施治。他認為閃腰、岔氣、凍結肩等疾病,固然外力和時疫氣候屬外因範疇,但體質與七情傷氣是不可忽視的內因。故治外傷當明內損,治療筋骨當慮氣血。「七分手法三分藥」是劉壽山治療骨折脫位傷筋的主導思想。劉壽山以手法取效而聞名遐邇。他認為急性傷筋多需正骨續筋,使離位之筋復原。骨折脫位必有傷筋,在手法整復後,舒筋手法又成為主要治療手段,所以他一貫重於手法,長於手法。
治筋喜柔不喜剛,劉壽山認為「筋以柔韌為常。」在施治中必須順其生理,以柔治剛,切不可盲目粗暴,強拉硬扳。必須遵循「準備、治療、結束」三階段進行。「拔不開則接不上,欲合先離,離而複合」,這是劉壽山治療骨折的原則。他強調治療骨折要遵循受傷機制與傷後的生理病理變化,先行巧力拔伸,使斷端全離,同時巧用接骨八法,方能復位。動能復位,摘為關鍵,欲復先摘。劉壽山強調脫位後由於筋攣使關節固定於關節臼以外的異常位置,運用上骱八法,必須善用摘法,解除關節臼和骨端關節的重疊交鎖,方能順利復位。
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把骨傷科治療手法歸納為「推、拿、續、整、接、掐、把、托」接骨八法;還有「提、端、挪、正、屈、挺、叩、掐」的上骱八法;「戳、拔、捻、搏、歸、合、順、散」的治筋八法;「提拿、點、推、揉、打、劈、叩、抖」的舒筋八法。
在辨證過程中,他特別注重臟腑與其所主筋骨、氣血的相互關係。因「肝主筋,藏血;腎主骨,藏精;脾主肌肉,統血」,所以外傷筋骨肌肉,內可影響肝腎脾胃,導致傷氣、傷血,以傷有形之血為多。傷血則不外血瘀停積形成瘀血或失血過多形成亡血。血有形為守,氣無形為使,氣為血帥,血隨氣行,兩者相互依存,傷血必傷氣,傷氣亦傷血,從而造成血瘀氣滯或氣滯血瘀,影響氣血循行而出現全身或局部的病理反應。這樣,在辨證、辨病相結合的施治過程中,他根據骨折傷筋後的病程發展規律,將治療分為三期,即初期以活血化瘀為主,中期以接骨續筋、舒筋通絡為主,後期以補肝腎、強筋骨、通經絡為主,臨床療效令人滿意。[2]
著作與傳承人
相關著作
《簡明中醫傷科學》《劉壽山正骨經驗》[3]
傳承人
劉壽山以發揚傳統醫學,培養骨傷科人才為己任,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畢生臨床經驗傳授於後人。其門人有奚達、王育學、孫樹椿、馬德水、孫呈祥、武春發、康瑞廷等,最為著名者是將劉壽山先生正骨手法和理論發展到醫治臟腑疾病的臧福科教授。臧福科是劉老最器重的弟子。劉壽山從師傅綽班處御醫文佩亭手中繼承的曾經秘而不宣的"宮廷理筋術"得以傳承,臧福科也成為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