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利益相關者財務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利益相關者財務理論是中國的一個學術用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利益相關者財務理論認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都是企業'專用性資本'的供應者,財務學在注重財務資本的同時,還應將非財務性資本的其他'專用性資本'納入到財務學範圍,尤其是非財務性資本所有者向企業投入的'軟性資本'或'智力資本" ; "在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下,財務學體系可以分解為'利益相關者財務學'和'經營者財務學,兩大分支體系"。

利益相關者財務理論依據現代產權理論、企業理論的新發展,從企業財務到所有者財務再到利益相關者財務,對財務領域進行了新的拓展。利益相關者財務理論對財務治理理論發展具有相當影響,財務治理必須在保障股東基本權利基礎上強調企業利益相關者的財務利益,特別在創新性企業中,隨着人力資本地位日趨上升,其更應享有更多的財務剩餘控制權與索取權。

利益相關者財務是一種以利益相關者的公共利益為導向並由利益相關者參與運作的一種新型公司財務體系,利益相關者財務體系應分為外部相關者財務、經營者財務、職能部門財務、分部財務和員工財務五個層次。經營者財務處於核心地位。

利益相關者財務理論的基礎

股東利益導向的公司財務理論並未消失,在財務學的教科書中到處還可以看到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理論。股東利益導向模式的理論根據主要是資本強權理論和股東利益與社會利益相統一理論。資本強權理論認為,資本的專用性、非流動性、稀缺性和信號顯示功能等,決定了企業的「(剩餘)控制權」或所有權天然地歸資本所有者 (即股東)所有,「資本僱傭勞動」是最合理的企業制度,因此企業財務自然也應當以股東利益為基本取向。股東利益與社會利益相統一的理論則認為,最大限度地為股東賺錢,就能極大地增進社會福利。哈耶克就曾指出,為股東賺錢與社會責任之間沒有任何衝突。AI.埃巴(2001)的觀點更明確,他認為:「從長遠來看,只有管理人把股東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使每個人最大限度地受益。」股東利益導向的公司財務模式和理論受到來自許多方面的批評。許多人認為,股東利益導向的觀念從社會學和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是不負責任的,也不符合商業道德原則,因為它忽略了利益相關人的重要性,這些利益相關人包括企業員工、客戶、公司所在社區、環境、甚至包括股東自己的長遠利益。「即使在美國這樣極端的自由市場經濟里,許多人也認為單純追求股東價值(不管股東價值是如何度量的),都過於狹窄和冷酷無情。」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推進公司管理的新方式,這種方式基於以下認識:公司不僅是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而且是將不同利害相關者群體寓於其中的組織。」(珍妮特·威廉森,2001)與股東利益導向的公司財務模式不同,相關者利益導向的公司財務模式是以共同所有權理論、託管責任理論和公司社會責任理論為其理論基礎的。

1.共同所有權理論。

在經濟學領域,利益相關者價值論通常是與「共同的所有權」或「共同產權」理論聯繫在一起。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弗里曼 (Freeman)、多納德遜(Donaldson)、布萊爾(Blair) ,米切爾(Mitchell)為代表的學者提出了「共同的所有權」理論和利益相關者產權理論。在國內,這種思想的代表是楊瑞龍、周業安、崔之元、方竹蘭等。這種理論認為,資本強權理論對於那些以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現代企業,尤其是那些以人力資本為關鍵要素的新型企業是難以自圓其說的。在現代社會,「 公司並非簡單實物資產的集合,而是一種法律框架結構,其作用在於治理所有在企業的財富創造活動中作出特殊投資的主體間的相互關係」。( Blair, 1995 )向企業提供專用性資源的並不限於股東,供應商、貸款人、顧客,尤其是企業雇員往往都作出了特殊的投資,都面臨被「敲竹槓」的風險和承擔企業經營的風險。按照「風險承擔者應該獲得風險控制權」的邏輯,那些向企業提供了專用性投資並承擔着企業經營風險的利益相關者都應該分享企業的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因此,企業的經濟本質是「一個難以被市場複製的專用性投資的網絡」,是「一種治理和管理着專業化投資的制度安排」。按照共同所有權理論的觀點,既然企業是利益相關者的專用性投資締結的合約網絡,那麼其財務管理的目標定位就不能只考慮股東的利益,而應當涵蓋所有向企業提供專用性投資的利益相關者。

2.託管責任理論。

約翰·凱(2001)的利益相關者公司價值取向理論與共同所有權理論的重要區別是,前者並非從「所有權」角度而是運用「託管制」概念進行解釋。約翰.凱認為,所有權概念是不適用於公司的,沒有誰能夠擁有公司,儘管股東、客戶等都對公司擁有權利與義務,但其權利是不能用「所有權」概念來表達的。按照約翰.凱的解釋,公司「是有自己個性、特點和激情的機構」,「是一種社會組織,擁有社會責任和公共利益。」公司的董事會成員是公司資產的受託管理人,而不是股東的代理人,「受託管理人的職責是保持公司的資產,並公正地平衡各種利益關係」。他們「為了促進公司利益的發展,有權在任何情況下以他認為合適的方式採取行動。」按照約翰.凱的託管責任理論的觀點,公司受託管理人所關注的「是利害相關者群體—投資者、雇員、供應商、顧客和管理者等的廣泛利益,而不是僅只關注其中某一類。」

3.公司社會責任理論。

在管理學和公司法學上,公司的利益相關者價值取向通常是與公司社會責任聯繫在一起。按照一般地解釋,公司社會責任是指「公司董事作為公司各類利害關係人的信託受託人,而積極實施利他主義的行為,以履行公司在社會中的應有角色業務」。該定義包括兩項基本原則:利他主義原則和受託管理原則。公司社會責任一詞內含公司股東以外的其他利害相關者的經濟和社會利益以及整體社會的利益,因此是對單純的股東利益導向的公司財務模式的重大挑戰。

利益相關者財務的基本內容

利益相關者財務作為一種全新的財務理念,其內容與傳統財務內容有很大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利益相關者財務的目標是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而不是股東財富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是傳統企業理論中將股東視為企業唯一所有者的產物。這一觀點遭到越來越多的批評。美國市露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ion)1995年出版的《所有權與控制權:重新思考21世紀的公司治理結構》一書的核心思想是:將股東視為公司的「所有者」是一個錯誤,公司經理應對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全部「利益相關者」負責。縱80年代至今,美國已有29個州修改了公司法,要求公司經理為公司的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s)服務,而不僅為股東(stockholders)服務。換言之,股東只是。利益相關者中的一部分,而勞動者;債權人和共同體則為另一部分『利益相關者』(S.wallman)「(費方域)股東是所有者,但是並不能就此得出,所有者是股東。其實,所有者是一個系列,股東不過是『正常狀態下的企業所有者』,儘管從時間上講,這個『正常狀態』占到90%以上 」。(Ahgion Boiton)

知識經濟的興起,「資本僱傭勞動」的觀點正在向「勞動僱傭資本」的觀點轉化。人力資產概念的出現,突破了傳統的資產觀,不僅會計報告的呈報面臨變革,而且對傳統的財務目標提出了修正的要求。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經理分享制、員工持股制已在許多企業中推行。股東財富最大化為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所取代,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財務面對現實經濟環境的必然選擇。

2.利益相關者財務的理財內容不僅包括非人力資產,而且包括人力資產。傳統財務的理財內容圍繞非人力資產從籌資、投資、分配幾方面展開,而對生產要素的核心部分——人力資產卻視而不見。相對於人力資產而言,非人力資產的

挖掘潛能是有限度的,同樣的非人力資產在不同的人力資產作用上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截然不同。利益相關者財務從包括人力資產的整體資產觀出發,以人力資產的合理配置作為理財的核心,圍繞人力資產的分布配置相應的非人力資產,藉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資產的潛能,從而最大化企業的整體經濟利益。具體內容包括:

(1)籌資:企業取得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在於企業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培育的關鍵在於企業的人力資產。所以,籌資的重點在於適當的人力資產的引進。圍繞人力資產的引進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預測、分析人力資產的市場供給情況和企業對人力資產的需求情況;與人力資產的引進相配套的非人力資產的籌集;人力資產的價值評估,人力資產報酬的確定;人力資本的籌資成本,人力資本在資本結構中的比重等。

(2)投資:投資主要包括:人力資產投資決策;人力資產投資收益分析與評價;企業對人力資產投資所形成的人力資本的確認;由於人力資產投資帶來人力資產效率的提高相應引起的對非人力資產的投資、原有非人力資產結構的調整、人力資產報酬的重新確定等。

(3)分配:由於人力資產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勞動僱傭資本」必將取代「資本僱傭勞動」。人力資產的所有者不僅要取得固定收入,還要憑藉人力資本參與企業剩餘的分配。要求研究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在企業剩餘分配中的形式、比重;人力資本參與剩餘分配與取得固定收入的比例協調等。

利益相關者財務的提出旨在探索新的社會經濟條件下財務所面臨的困境與出路。在企業的內外環境不斷發生劇烈變動的新經濟時代,在主體產權意識不斷增強,經濟利益主體不斷分化與重組的今天,在企業以財務為導向的經營理念下,財務的準確定位事關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靠的是人力資產,利益相關者財務正是建立在這種面向知識經濟時代的觀點基礎之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