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刺頭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刺頭菊

刺頭菊(學名:Cousinia affinis)為菊科刺頭菊屬的植物。分布在俄羅斯、蒙古以及國大陸的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480米至800米的地區,見於沙丘或荒漠,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刺頭菊
  • 學名;Cousinia affinis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菜薊族 Cynareae
  • 亞族;飛廉亞族 Carduinae
  • 屬;刺頭菊屬 Cousinia
  • 種;刺頭菊
  • 分布區域;中國新疆,前蘇聯,蒙古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

根直伸,暗褐色

莖直立,灰白色,被密厚的絨毛或部分或全部脫毛而至無毛,不分枝或上部分枝,莖基粗厚,被褐色殘存的葉柄及稠密的棉毛或絨毛。

基生葉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向下漸狹成具翼的葉柄,包括翼柄長8-12厘米,寬2-4厘米,邊緣大鋸齒或淺裂,大鋸齒或淺裂片卵形、寬卵形或半圓形,先端鈍或圓形或寬急尖,有針刺,針刺長2.5-5毫米,邊緣針刺稀疏,較短,長0.5-1毫米,全部針刺淡黃色;下部莖葉比基生葉小,但與基生葉同形,邊緣具等樣的刺齒、淺裂及針刺;中部莖葉橢圓形、披針形、卵形或長卵形,較小,與基生葉及下部莖葉具有等樣的刺齒、淺裂及針刺;上部及最上部莖葉更小,卵形。全部葉兩面異色,上面綠色,被稀疏蛛絲毛,下面灰白色,被稠密或密厚的絨毛;中上部莖葉無柄,基部擴大耳狀或圓形擴大抱莖。


頭狀花序單生莖枝頂端,植株含少數頭狀花序,不形成明顯的傘房狀花序排列,花序枝粗。總苞球形或卵形,不包括邊緣針刺直徑1.5-2厘米,無毛或有稀疏蛛絲毛

總苞片9層,多數,100個以上,向內層漸長;中外層鑽狀長卵形至鑽狀長橢圓形,寬2-3毫米,包括頂端針刺長8-12毫米,邊緣有緣毛,向上突然收窄成堅硬針刺,針刺淡黃色,長4-5毫米,向下或向外弧形反曲;內層長橢圓形或寬線形,長達15毫米,寬2-2.5毫米;背面有短糙毛,邊緣有短緣毛,頂端刺尖;最內層線狀倒披針形,長18毫米,寬2毫米,背面有糙毛,邊緣有短緣毛。

頂端短刺尖。托毛平滑,邊緣無糙毛亦無鋸齒。小花白色,花冠長14毫米,檐部長9毫米。

瘦果倒長卵形,長4 毫米,寬2毫米,有花斑,4肋棱,肋棱在果頂伸出成斗刺尖,形成不完成發育的果緣

花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沙丘及荒漠,海拔480-800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新疆準噶爾盆地及阿爾泰山地區(布爾津、鐵木耳塔木、奇台)。蘇聯中亞、蒙古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蘇聯中亞列普薩地區。[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