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斗問蒼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北斗問蒼穹》,副標題:衛星導航和基礎設施,羋惟於 著,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成立於1982年10月,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科技與教育出版社,每年出版新書2400餘種,音像和電子出版物400餘種,期刊8種,出版物內容涵蓋了信息科技的各個專業分支以及工業技術、經濟管理、大眾生活、少兒科普[1]等領域,綜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國出版行業前列[2]

內容簡介

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場景相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基礎設施中的應用場景雖然更為多樣,但往往不為人們所覺察,如同隱形一般。為了開闊讀者的視野,本書選取12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基礎設施中的應用場景,如種植業、林業、動物保護、漁業和海事、水文監測和水生態監測、氣象預測和大氣污染監測、地震預測和山體滑坡監測、救援和醫療衛生、建築測繪和施工、找礦和採礦、地下管網維護、電網運營等,講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本書力圖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場景「圖解化」,用形象的語言拉近與讀者的距離,鼓勵讀者張開想象的翅膀,思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其他應用情景,讓讀者在了解我國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

作者介紹

劉經南,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地測量與衛星導航專家。姜衛平,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亞晶,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研究員。先後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中繼衛星控制管理中心工作,長期擔任衛星控制室主任,參與承研863、國防973等各類科研預研項目二十餘項,是精密定軌領域專家。 羋惟於,科普作家,曾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軌道室從事神舟飛船測控軟件設計工作,並因參與東方紅三號衛星仿真項目獲得解放軍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歐陽玲,中關村空間信息產業技術聯盟理事、秘書長,入選中關村「高聚工程」高端領軍人才。 馬廣浩,中關村空間信息產業技術聯盟副秘書長,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專家。 劉兵兵,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信息主管(CIO)分會秘書長,信息技術類社會團體運營專家。 李剛,中國測繪學會位置服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大數據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熊之遠,長期關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官方網站、北斗開放實驗室網站、北斗科技文化網、航天愛好者網北斗論壇,並創作幾十篇原創作品,在論壇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2. 關於我們,電子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