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欒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方欒樹又名燈籠花、黑葉樹、木老芽等。原產北方,是華北地區常見樹種。葉多為一回奇數羽狀複葉,少有二回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至17片;邊緣有不規則粗鋸齒。花黃色,中心略現紫色。蒴果為黃色,熟時紅褐色,果皮膨大成燈籠狀,因此又取名燈籠樹。花期6至7月,果熟期9至10月。北欒產於北方,黃山欒樹,南欒,秋花欒樹產於浙江、安徽、江蘇、山東、河南等地。
- 中文學名: 北方欒樹
- 別 稱: 燈籠花、黑葉樹、木老芽等
- 界: 植物界
- 分布區域: 北京、天津、河北等
分布範圍
分布主要在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唐山,邢台,秦皇島,廊坊,衡水,邯鄲,承德,滄州)內蒙古(呼和浩特,興安,烏蘭察布市,烏海,通遼,呼倫貝爾,鄂爾多斯,赤峰,包頭)山西(太原,運城,陽泉,忻州,朔州,呂梁,臨汾,晉中,)等地方。
形態特徵
北方欒樹又名燈籠花、黑葉樹、木老芽等。
屬無患子科欒樹屬。
北方欒樹為落葉喬木,樹形端正。枝葉茂盛而秀麗,春季嫩葉多為紅葉,夏日黃花滿樹,入秋葉色變黃。北方欒樹合適性強、季相鮮明,是完全的綠化,觀葉樹種。
主要價值
北方欒樹在園林綠化中大量作為庭蔭樹、行道樹及園景樹,同時也作為居民區、工廠區及村旁綠化樹種。欒樹作為優秀的行道樹品種,在道路綠化中使用,能快速的起到綠化效果。以半冠苗木栽植,當年既有非常出色的綠化效果,北方栽植欒樹,通常帶土球起苗,成活率相當高。春季未發芽前,可以裸根起苗栽植。
欒樹被廣泛使用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濟南、青島、鄭州、無錫、石家莊等城市,綠化的成功,效果的體現,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栽培技術
一、遮蔭 遮蔭時間、遮蔭度應視當時當地的氣溫和氣候條件而定,以保證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為度。
北方欒樹的苗期管理技術進入秋季要逐步延長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質化程度。
二、間苗和補苗 幼苗長到5~10cm高時要間苗,以株距10~15cm間苗後結合澆水施追肥,每平方米留苗12株左右。間苗要求間小留大,去劣留優,間密留稀,全苗等距,並在陰雨天進行為好。結合間苗,對缺株進行補苗處理,以保證幼苗分布均勻。
三、日常管理 要經常鬆土、除草、澆水,保持床面濕潤,秋末落葉後大部分苗木可高達2m,地徑粗在2cm左右。將苗子掘起分級,第二年春移植,移植前將根稍剪短一些,移植結束後從根莖處截去苗干,即從地表處平茬,隨即澆透水。發芽後要經常抹芽,只留最強壯的一芽培養成主幹。生長期經常鬆土、鋤草、澆水、追肥,至秋季就可養成通直的樹幹。
四、移植 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發達,一年生苗高50~70cm。欒樹屬深根性樹種,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種苗於當年秋季落葉後即可掘起入溝假植,翌春分栽。 由於欒樹樹幹不易長直,第一次移植時要平茬截干,並加強肥水管理。春季從基部萌櫱出枝條,選留通直、健壯者培養成主幹,則主幹生長快速、通直。第一次截干達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干處理。以後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時要適當剪短主根和粗側根,以促發新根。欒樹幼樹生長緩慢,前兩次移植宜適當密植,利於培養通直的主幹,節省土地。此後應適當稀疏,培養完好的樹冠。
五、施肥 施肥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幼苗出土長根後,宜結合澆水勤施肥。在年生長旺期,應施以氮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施農家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既為苗木生長提供持效性養分,又起到保溫、改良土壤的作用。隨着苗木的生長,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滿足苗木生長對養分的需求。
病蟲害防治
欒樹流膠病此病主要發生於樹幹和主枝,枝條上也可發生。發病初期,病部稍腫脹,呈暗褐色,表面濕潤,後病部凹陷裂開,溢出淡黃色半透明的柔軟膠塊,最後變成琥珀狀硬質膠塊,表面光滑發亮。樹木生長衰弱,發生嚴重時可引起部分枝條乾枯。
該病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大致可分為生理性流膠,如凍害、日灼,機械損傷造成的傷口,蟲害造成的傷口等;還有侵染性流膠,細菌、真菌都可引起流膠,致病病菌尚不清楚。
防治措施:(1)刮疤塗藥。用刀片刮除枝幹上的膠狀物,然後用梳理劑和藥劑塗抹傷口。(2)加強管理,冬季注意防寒、防凍,可塗白或塗梳理劑。夏季注意防日灼,及時防治枝幹病蟲害,儘量避免機械損傷。(3)在早春萌動前噴石硫合劑,每10天噴1次,連噴兩次,以殺死越冬病菌。發病期噴百菌清或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
欒樹蚜蟲為同翅目、蚜科,是欒樹的一種主要害蟲,主要危害欒樹的嫩梢、嫩芽、嫩葉,嚴重時嫩枝布滿蟲體,影響枝條生長,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死亡。發生規律:一年數代,以卵在芽縫、樹皮裂縫處過冬。次年4月上旬欒樹剛發芽時,過冬卵孵化為若蚜,此時多棲息在芽縫處,與樹芽顏色相似。4月中旬無翅雌蚜形成,開始胎生小蚜蟲;4月下旬出現大量有翅蚜,進行遷飛擴散,蟲口大增;4月下旬至5月份危害最嚴重,枝條嫩梢,嫩葉布滿蟲體,吸食樹木養分,受害枝梢彎曲,葉片捲縮,樹枝、樹幹、地面都灑下許多蟲尿,既影響樹木生長,又影響環境衛生;6月中旬後,蟲量逐漸減少;至10月中下旬有翅蚜遷回欒樹,並大量胎生小蚜蟲,危害一段時間後,產生有翅胎生雄蚜和無翅胎生雌蚜,交尾後產卵過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