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岔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岔鎮隸屬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歷史悠久,境內有漢、藏、回、蒙、白、東鄉、裕固等7個民族。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四千年前這裡就有人類定居,且有了原始的畜牧業和農業,自古以來便是西域鄰近府縣重要的糧食、經濟作物生產基地和牛羊養殖基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延續。南岔以地處八工渠分水岔之南而得名,解放前屬瓜州區管轄,1958年撤區並鄉,南岔與六工、八工鄉合為南岔鄉,1964年易名南岔公社,1982年復名為南岔鄉,2003年經省民政部門批准正式更名為南岔鎮。南岔鎮位於安西縣城西南,東南與踏實鄉相連,西南與東巴兔相接,西與敦煌接壤,北與瓜州鄉、環城鄉相鄰。[1]

地理環境

南岔鎮地處古瓜州(安西縣)西南17公里處,占地面積995.64平方千米,是全縣人口最多的農村集鎮。鎮區東與安西縣城緊密相連,西與國際旅遊名城敦煌為鄰,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連,北與瓜州鄉接壤,313國道穿腹而過。全鎮轄8個行政村,5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010人(2017),現有耕地7萬畝,可墾宜農面積15萬畝。南岔鎮位於祁連山地邊緣,平均海拔1350米, 地勢由南向北傾斜,中貫截山,山南草原廣闊,宜於放牧,山北地勢平坦,宜於農耕,平均海拔1350米,年日照數3260小時,年平均氣溫8.8℃,無霜期150天,平均降水量45.6毫米,蒸發量3140.6毫米,冬季寒冷,夏季炎熱。種植的瓜州蜜瓜、西瓜、葡萄含糖量高、皮薄瓤厚、甘甜爽口,遠銷北京、長春、蘭州等十多個城市;生產的棉花色白、絨細、衣份長,暢銷上海、陝西、重慶等地,素有"瓜果之鄉"、"植棉大鄉"之美譽,是瓜州縣農林牧業發展最具前景的鄉鎮。

鎮區內的白旗堡、懸泉遺址、蘆草溝、截山廟、六工古城等重點旅遊景點歷史悠久,與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鎖陽城等旅遊景點融為一體,是人們旅遊觀光、娛樂休閒的理想去處。勤勞勇敢的南岔人民沐浴着黨的富民政策,解放思想、團結拼搏、開拓進取,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業總產值、農民人均純收入、財政收入逐年增加,棉花、瓜類、牛羊等三大支柱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蜜瓜、葡萄、紅棗、甘草、制種等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初步形成了"種養加"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發展格局。全鎮基礎設施條件、社會化服務條件、人居環境條件不斷改善,農田渠路林水電配套率100%;綠化面積達到1.6萬畝;鎮區道路四通八達,柏油路面達到85%;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100%;電話入戶率達到95%,移動電話網絡覆蓋全鎮。

2005年,全鎮棉花種植面積達49007畝,皮棉總產量達4.5萬擔;瓜類、甘草、葡萄等特色農作物面積達到1000畝;大畜飼養量達1680頭(匹),羊飼養量達32444隻,牛飼養量達1060頭。全鎮民營經濟個數達342個,從業人員達1300人,民營經濟總產值達17898萬元,實現營業收入13917萬元,利潤1170.4萬元。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3億元,較上年增加1100萬元,增長9.2%,其中:種植業收入達到6652.3萬元,較上年增加739萬元,增長12.5%;養殖業收入達到752.1萬元,較上年增加46.4萬元,增長6.6%;林業收入與上年持平;二三產業收入達到5490萬元,較上年增加280萬元,增長5.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27元,較上年增加225元,增長5%。竭力為各項事業的發展創造寬鬆、優越的投資建設環境。[2]

歷史沿革

該鎮位於八工水渠分水岔之南而得名,1955年將南岔、六工、八工合併為南岔鄉;九工、十工合併為九工公社,1958年與環城鄉、瓜州鄉、淵泉鎮、西湖鄉組成五愛人民公社,1959年成立南岔和九工公社,1964年九工公社併入南岔公社,1968年改名為紅旗公社,1971年恢復原名。

行政區劃

全鎮撤鄉並鎮前下轄南岔村、六工村、七工村、七工堡子村、八工村、十工村、開工村、九南村、九北村9個行政村。

南岔村:該村村名與南岔鄉地名來源相同。1966年改名為紅旗大隊,1971年恢復原名,1983年成立南岔村。

六工村:是十個屯墾工區排列第六的工區。1966年曾被改名為金光大隊,1971年恢復原名,1983年成立六工村。

七工村:是十個屯墾工區排列第七的工區。1966年曾被改名為前進大隊,1971年恢復原名,1983年成立七工村。

七工堡子村:是十個屯墾工區排列第七的工區,並且境內又軍事防禦工程--堡子而得名。

八工村:是十個屯墾工區排列第八的工區。1958年成立八工大隊,1983年成立八工村。

十工村:是十個屯墾工區排列第十的工區。

開工村:安西縣劃分了十個屯墾工區後、又在此安置移民開荒,稱之為開工,1966年曾被改名為雙勝大隊,1971年恢復原名,1983年成立十工村。

九南村:是十個屯墾工區排列第九的工區,該地區又分為南北兩個溝,南溝稱九南,北溝稱九北。1958年成立九南大隊,1983年成立九南村。

九北村:1958年成立九北大隊,1983年成立九北村。

地理氣候

鎮區東 與安西縣城緊密相連,西與國際旅遊名城敦煌為鄰,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連,北與瓜州鄉接壤,313國道穿腹而過。全鎮轄8個行政村,56個村民小組,現有耕地7萬畝,可墾宜農面積15萬畝。南岔鎮位於祁連山地邊緣,平均海拔1350米, 地勢由南向北傾斜,中貫截山,山南草原廣闊,宜於放牧,山北地勢平坦,宜於農耕,平均海拔1350米,年日照數3260小時,年平均氣溫8.8℃,無霜期150天,平均降水量45.6毫米,蒸發量3140.6毫米,冬季寒冷,夏季炎熱。[3]

經濟發展

旅遊經濟


區內的白旗堡、懸泉遺址、蘆草溝、截山廟、六工古城等重點旅遊景點歷史悠久,與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鎖陽城等旅遊景點融為一體,是人們旅遊觀光、娛樂休閒的理想去處。

農業經濟

南岔人民沐浴着黨的富民政策,解放思想、團結拼搏、開拓進取,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業總產值、農民人均純收入、財政收入逐年增加,棉花、瓜類、牛羊等三大支柱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蜜瓜、葡萄、紅棗、甘草、制種等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初步形成了"種養加"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發展格局。

南岔鎮勞務經濟促土地流轉

南岔鎮把發展勞務經濟和土地流轉緊密結合,勞務經濟是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促進產業發展的一項主要產業。而快速的土地流轉不僅能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而且能促進農民增收。兩者緊密相關。

農民運動會籃球比賽

岔鎮一批有膽識的農民紛紛"走出"或進城進鎮經商、或外出打工,其大多數人不但在本鎮有住宅,還在城裡購置了樓房,形成"農忙下鄉務農搞生產、農閒進城務工抓經營"的新型生產生活模式。南岔鎮勞務經濟促進土地流轉向規模經營發展,全鎮經營20-50畝以上的規模戶1343戶,面積31900畝,占總農戶的一半,適度規模初具形成。專業經營及務工種田穿梭於城鄉之間;下田下海相結合,務工種地兩不誤的"兩棲"農民476戶,約2100人,占全鎮人口的91%。他們圍繞建築、運輸、商貿、飲食、維修等搞二三產業,跳出農門闖市場,多種經營抓收入,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這些農民已經成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骨幹。

基礎設施建設

全鎮基礎設施條件、社會化服務條件、人居環境條件不斷改善,農田渠路林水電配套率100%;綠化面積達到1.6萬畝;鎮區道路四通八達,柏油路面達到85%;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100%;電話入戶率達到95%,移動電話網絡覆蓋全鎮,無線尋呼全國聯網;高標準農村電網改造基本結束,電力資源充足,輸變電能力增強,全年供電量達到600萬千瓦時;農民農田作業機械率達到90%以上;教育衛生條件優越;鎮、村、組三級文化網絡健全,群眾文化豐富多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深入,連續十年保持"地級文明單位"稱號。

文化生活

南岔鎮在縣體育中心運動場參加了安西縣舉辦的2008年第七屆農民運動會。本屆運動會,該縣有12個鎮的204名農民運動員將分別參加籃球、乒乓球、五項全能等五大項、14個小項目比賽的28塊獎牌的角逐。

經濟數據

2005年,全鎮棉花種植面積達49007畝,皮棉總產量達4.5萬擔;瓜類、甘草、葡萄等特色農作物面積達到1000畝:大畜飼養量達1680頭(匹),羊飼養量達32444隻,牛飼養量達1060頭。全鎮民營經濟個數達342個,從業人員達1300人,民營經濟總產值達17898萬元,實現營業收入13917萬元,利潤1170.4萬元。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3億元,較上年增加1100萬元,增長9.2%,其中:種植業收入達到6652.3萬元,較上年增加739萬元,增長12.5%;養殖業收入達到752.1萬元,較上年增加46.4萬元,增長6.6%;林業收入與上年持平;二三產業收入達到5490萬元,較上年增加280萬元,增長5.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27元,較上年增加225元,增長5%。發展中的南岔,在全面實施《安西縣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九條規定》的基礎上,立足本地棉、瓜、畜三大支柱,依託人文景觀、基礎設施、氣候條件、土地資源四大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促發展,以管理創優質,以規模促效益,大力實施項目強鎮、人才興業、產業富民戰略。

新農村建設

安西縣南岔鎮七工村是市、縣兩級確定的新農村建設示範試點村之一。為了進一步提升群眾文化生活品位,營造和諧發展環境,推動新農村建設進程,村上多方籌資180萬元,完成了二組至小農場5.3公里油路鋪築,硬化了二組居民點人行道;整修硬化一組至二組渠坡2.5公里;新植風景林帶3公里。同時還修建了4100平方米的群眾文體休閒廣場,完成了漢白玉毛主席雕像、龍柱、景觀燈、涼亭、休閒長廊等特色景點的建設,提升了村級活動場所建設水平。同時,着眼於農民收入的增加和增收方式的轉變,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新建成"1881"高標準設施養殖小區1個,修建暖棚圈舍20座、微貯氨化池10座、沼氣池21個;積極發展西甜瓜、洋蔥、獺兔等特色種養業,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