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明(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明(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權)(1644年—1662年)是明朝京師順天府失陷後,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權,歷經四帝一監國。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攻占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清軍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還據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抵抗清兵,包括弘光政權、魯王監國、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曆政權及明鄭時期。

崇禎帝殉國後,福王朱由崧監國南京,後即皇帝位,改元弘光。隨後清軍快速南下,圍攻揚州,揚州城池破,清軍屠城,史稱「揚州十日」。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1645年閏六月,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隆武帝在大臣黃道周的主持下發動了短暫的北伐,同時還採取聯寇抗清政策,但隨着鄭芝龍降清,局勢惡化,隆武帝被俘後絕食而亡,清軍迅速占領東南大部[1]

[]

國號

明朝京師順天府被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陷後,明朝宗室先後在南方成立朝廷,沿用「大明」國號。但由於清兵入關之初宣稱「天下取自於賊,而非明」。立足未穩之時便着急詔修《明史》,目的顯而易見。以此宣告明朝已亡,不再承認南明朝廷的合法性,所以清朝官方即在南明君臣稱呼上加「偽」加以區別「前明」;比如:「偽永曆」、「偽晉王」,稱呼加「偽」是對南明朝廷的蔑稱。辛亥革命以後官方開始把這段歷史改稱為「南明」或「後明」。

文化

參見:明末三大思想家

明末三大思想家,即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他們在明末清初社會激烈變革之際,提出了許多人本主義論點,比如反對滿洲殖民統治及君主專制,提高商人地位,重實踐、輕理論的實用主義。他們的思想,在後來君主集權嚴重的清朝並沒有多少發展,但對於中國傳統哲學具有重要意義。

國號

明朝京師順天府被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陷後,明朝宗室先後在南方成立朝廷,沿用「大明」國號。但由於清兵入關之初宣稱「天下取自於賊,而非明」。立足未穩之時便着急詔修《明史》,目的顯而易見。以此宣告明朝已亡,不再承認南明朝廷的合法性,所以清朝官方即在南明君臣稱呼上加「偽」加以區別「前明」;比如:「偽永曆」、「偽晉王」,稱呼加「偽」是對南明朝廷的蔑稱。辛亥革命以後官方開始把這段歷史改稱為「南明」或「後明」。

歷史

崇禎失國 參見:明末農民起義、大順、明清戰爭、清兵入關、山海關大戰、甲申之變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大順」。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率大順軍抵達居庸關,監軍太監杜之秩、總兵唐通不戰而降。同時,大順劉芳亮率領南路軍,東出固關後,真定太守邱茂華、游擊謝素福出降大順,大學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部進京;中午,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步入內殿。崇禎帝帶着太監王承恩景山自縊,史稱甲申之變。李自成下令將朱由檢「禮葬」,李自成在東華門外設廠公祭,後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貴妃墓中。

京師失陷之後,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多輾轉向南。此時李自成的大順據有淮河以北原明朝故地,張獻忠的大西據四川一帶,清朝據有山海關外的東北地區和漠南蒙古,且控制蒙古諸部,而明朝的宗室勢力據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

弘光南渡 參見:江北四鎮、東林黨南渡三案、大西政權、聯虜平寇、青州之變

明朝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將決定擁立明室中的藩王,延續明朝,然後揮師北上恢復國土,但具體擁立何人則發生爭議。根據「皇明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在當時明神宗長子光宗一脈已無人能繼位,而次子朱常漵甫生即死,三子朱常洵雖已亡故,但長子朱由崧仍健在的情況下,按照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的順序,第一人選為福王朱由崧(前有嘉靖帝繼位為例);但錢謙益等東林黨人則由於之前的「國本之爭」事件,心存芥蒂,違背了東林黨在國本之爭中的立場,以立賢為名想擁立神宗弟弟朱翊鏐之子潞王朱常淓,而史可法主張既要立賢也要立親,他推薦神宗第七子桂王朱常瀛。最終福王朱由崧在盧九德的幫助下,獲得了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以及鳳陽總督馬士英的支持,成為最終勝利者。五月初三,朱由崧監國在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改次年為弘光元年。

新成立的南京朝廷發生了三大疑案(「大悲案」、「太子案」和「童妃案」),三大疑案都在弘光元年(1645年)發生,嚴重削弱弘光朝的凝聚力,為快速滅亡埋下伏筆。

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八日,由權將軍郭升率領的李自成軍占領了濟南府德州,任命了閻傑、吳徵文等一批地方官。四月二十七日,以盧世漼、趙繼鼎、李贊明、程先貞、謝陛、馬元騄經過周密的準備之後,利用瘟司降辰之日,乘全城百姓出城看戲時,關閉城門,將「大順」偽官一網打盡,並在城上樹起「大明中興」的旗幟。並推舉逃難到這裡地的順天府香河知縣、慶藩奉國中尉朱帥稱濟王。

濟王政權活動最顯著的實績是向北直隸到長江以北地區發布驅逐「大順」政權派遣地方官僚的檄文,結果是各地群起響應,濟南府、東昌府、青州府、河間府、大名府、真定府、廣平府所屬40餘個州縣恢復了明朝的統治體制,在江南鼓舞了剛成立的弘光政權。

崇禎十七年(1644年)六月初三,前都督同知總兵官陳洪範自告奮勇,奏請北使,命來京陛見。十三日,陳洪範入朝。十九日,應天、安慶等處巡撫左懋第「以母死北京,願同陳洪範北使。許之」。七月初五日,「進左懋第南京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經理河北,聯絡關東軍務;兵部職方郎中馬紹愉進太僕寺少卿;都督同知陳洪範進太子太傅」,組成了北使團北上和清朝和談,而清廷以代明「復仇」為名推行滅明之策,聯虜平寇的策略失敗。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七月十九日朱帥上書歸順清朝,後被任為保定知府。

崇禎十七年(1644年)十一月張獻忠於成都稱帝,國號為「大西」,改元「大順」。大西全盛時轄四川大部地區。

南都失陷 參見:左良玉清君側、清朝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清初六大弊政、清滅大西之戰(豪格平川陝之戰)、清滅大順之戰

第一次抵抗與失敗(1645年) 明朝南渡後,大順已被大清擊潰,李自成先後丟失北京和西安,退往湖北。

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多爾袞將軍事重心東移,命多鐸移師南征。這時弘光政權內部正進行着激烈的黨爭,爆發太子案,駐守武昌的左良玉不願與李自成正面交戰,以「清君側」為名,順長江東下爭奪南明政權。馬士英被迫急調江北四鎮迎擊,致使面對清軍的江淮防線陷入空虛。史可法時在揚州雖有督師名義,卻實無法調動四鎮之兵。一月中,清軍破徐州,渡淮河,兵臨揚州城下。

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二十五,南明兵部尚書史可法,在揚州率老百姓抗擊清兵。後揚州城池破,清軍屠城,揚州百姓死難八十萬,史稱「揚州十日」。隨後,清軍渡過長江,克京口鎮江。弘光帝出奔蕪湖。五月十五眾大臣獻南京降清;五月二十二弘光帝被俘獲,送往北京,弘光帝在位僅一年。

南京失陷後,南明從此四分五裂,再無統一的核心領導機構。各地有野心的宗室紛紛自立,先後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淓(1645年)、應天的偽太子王之明(1645年)、撫州的益王朱慈炲(1645年)、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1645年)等宣布監國,但都是曇花一現,數天後就被推翻。

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已無像樣軍隊,清軍南下多為當地人自發抵抗。其中尤以嘉定(今屬上海)、江陰為最。降臣錢謙益,趙之龍等向多鐸獻策曰:「吳下民風柔弱,飛檄可定,無須用兵。」然而確是:剃髮令朝下,相顧為發悲。三吳同時沸,紛紛起義師。。嘉定人民的誓死抵抗遭到了清軍報復性的「嘉定三屠」。「江陰死戰八十一日,史載江陰舉城戰亡,「竟無一人降者」。

隆武北伐 第二次抵抗與失敗(1646) 參見:一官黨、清滅南明隆武政權之戰

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丁未,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在福州監國稱帝,並迅速得到各省的承認,由於消息隔絕,朱聿鍵監國後四十天魯王朱以海也在紹興監國。這時清朝再次宣布薙髮令,江南一帶掀起了反薙髮的抗清鬥爭,清軍後方發生動亂,一時無力繼續南進。但南明內部嚴重的黨派鬥爭與地方勢力跋扈自雄,且隆武政權與魯王政權不但沒有利用這種有利形勢,發展抗清鬥爭,反而在自己之間為爭正統地位而形同水火,各自為戰,所以清軍再度南下時,先後為清軍所各個擊滅。

隆武帝是南明時期最有作為的一位皇帝,勵精圖治,關心百姓疾苦,一洗前人弊端,基本國策改以「御虜」為主,但被擁立其繼位的鄭氏集團架空,處處受鄭芝龍控制。

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黃道周募眾數千人出仙霞關與清兵抗擊,不幸在婺源被俘。

隆武二年(1646年)六月,魯王兵敗,在張煌言保護下逃亡海上。清軍兵分兩路由仙霞關、分水關進逼福建。八月,隆武帝被亂箭射殺於汀州府衙(一說被俘殺)。九月十九日,清軍占領福京。十一月,鄭芝龍不顧鄭成功苦諫,北上福州降清。

隆武帝被害後,桂王朱由榔於十月初十監國於肇慶,十月二十日清軍陷南贛,朱由榔逃往梧州。這種行為無異於放棄廣東,導致永曆朝廷在廣東人心盡失。十一月初五,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援引「兄終弟及」自立於廣州,預定明年改元紹武。十一月十八日朱由榔稱帝,以次年為永曆元年。雙方為爭正統不能團結,甚至大動干戈,互相攻伐,朱聿鐭僅當了40天皇帝即被清軍俘虜,之後趁看守不備時自縊,朱由榔在清軍進逼下逃入廣西。

金李反正 參見:聯寇抗清、忠貞營、李成棟廣東反正、姜瓖大同反正、金聲桓、王得仁江西反正

第一次抗清高潮(1647年-1648年) 正當南明朝廷一個接一個地覆亡,形勢萬分危急之際,大順軍餘部出現在抗清鬥爭最前線,挽救了危局。從李自成在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戰死在九宮山後,他的餘部分為二支,分別由郝搖旗、劉體純和李過、高一功率領,先後進入湖南,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明湖北巡撫堵胤錫聯合抗清。

永曆元年(1647年)郝搖旗部護衛永曆帝居柳州,並出擊桂林。年底,在全州擊敗清軍,進入湖南。1648年,大順軍餘部又同何騰蛟、瞿式耜的部隊一起,在湖南連連取得勝利,幾乎收復了湖南全境。

永曆二年(1648年)廣東、四川等地的抗清鬥爭再起,清江西提督金聲桓、清廣東提督李成棟、清廣西巡撫耿獻忠、清大同總兵姜鑲、清延安營參將王永強、清甘州副將米喇印先後反正回歸明朝,清軍後方的抗清力量也發動了廣泛的攻勢。一時間,永曆政權名義控制的區域擴大到了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還包括北方山西、陝西、甘肅三省一部以及東南福建和浙江兩省的沿海島嶼,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一次抗清鬥爭的高潮。

第三次失敗(1649年-1650年) 永曆政權內部仍然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勢力互相攻訐,農民軍也倍受排擠打擊,不能團結對敵,這就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

永曆三年(1649年)七月初十日,清軍圍困南昌,城破,金聲桓投帥府荷花池死,就在南昌城陷的同一天,何騰蛟在湘潭被俘,六天後在長沙被殺。

永曆四年(1650年)正月瞿式耜,張同敞在桂林被孔有德俘獲,後二人堅貞不屈,被殺。三月初一日,李成棟部突圍信豐城,清軍乘勢尾隨追擊。李成棟部大亂,將領紛紛南竄,李成棟在渡河時墜馬淹死。清軍重新占領湖廣,其他剛剛收復的失地也相繼丟掉。

兩蹶名王 參見:齊楚浙黨、十八先生之獄、沙普之亂、李定國兩蹶名王、鄭家軍

第二次抗清高潮(1652年-1653年)

弘光元年到永曆六年(1645年-1651年)間,明軍與清軍作戰中,敗多勝少,大批明軍先後降清。先後丟失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兩廣、兩湖等地。直到以孫可望為主的大西軍加入,才再次改變了整個局勢。

隆武二年(1646年)張獻忠陣亡後,以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人為主的大西軍餘部自永曆元年(1647年)應黔國公沐天波之約入滇平定土司叛亂;大西軍餘部占據滇黔二省全境,川省一部。

永曆七年(1652年)永曆政權接受孫可望和李定國聯合抗清的建議,定都安龍府。不久,以大西軍餘部為主體的明軍對清軍展開了全面反擊。李定國率軍八萬東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復湖南大部;隨後南下廣西,取得桂林大捷,擊斃」清「定南王孔有德,收復廣西全省;然後又北上湖南取得衡陽大捷,敬謹親王尼堪戰死,天下震動。同年,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取得敘州大捷、停溪大捷,克復川南、川東。孫可望也親自率軍在湖南取得辰州大捷。

永曆五年(1651年)東南沿海的張煌言、鄭成功抗清軍隊也乘機發動攻勢,接連取得磁灶大捷、錢山大捷、小盈嶺大捷、江東橋大捷、崇武大捷、海澄大捷的一連串勝利,並接受了永曆封號。一時間,永曆政權名義控制的區域恢復到了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全部,湖南、四川兩省大部,廣東、江西、福建、湖北四省一部,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二次抗清鬥爭的高潮。

第四次失敗(1652年-1653年)與相持(1653年-1657年)

永曆六年(1652年)十月,劉文秀四川用兵失利,在保寧戰役中被吳三桂僥倖取勝。而孫可望妒嫉李定國桂林、衡州大捷之大功,逼走李定國,卻在寶慶戰役中失利。東南沿海的鄭成功也在漳州戰役中失利。所以明軍在四川、湖南、福建三個戰場上沒能擴大戰果,陷入了與清軍相持的局面。

永曆七年(1653年)、永曆八年(1654年)李定國率軍兩次進軍廣東,與鄭成功約定會師廣東,一舉收復廣東;清廷在永曆七年、八年招降鄭成功,鄭成功為了不破壞和談,消極與李定國會師,導致肇慶戰役跟新會戰役失敗。

永曆八年(1654年)孫可望欲自立,大臣吳貞毓等奉永曆命欲召李定國護駕。事情敗露之後,孫可望派遣鄭國舉兵問罪,最後孫可望以「盜寶矯詔、欺群害良」擬罪,賜吳貞毓自縊並斬吳以下十七朝臣。

永曆十年(1656年)鄭成功取得泉州大捷,永曆十一年(1657年)又取得護國嶺大捷。同年王興率部取得文村大捷,確保了南明在廣東沿海的抗清據點,維持了西南永曆朝廷和東南鄭成功部之間的聯繫。

三王內訌 參見:曲靖之戰、孫可望投清、磨盤山血戰、鄭成功北伐

永曆十年(1656年)孫可望秘謀篡位,引發了南明內訌,李定國擁永曆帝至雲南,次年於曲靖交水大敗孫可望,孫可望勢窮降清。孫可望降清後,西南軍事情報盡供清廷,滇黔虛實盡為清軍所知。

永曆十二年(1658年)四月,清軍主力從湖南、四川、廣西三路進攻貴州,年底吳三桂攻入雲南。

永曆十三年(1659年)正月,清軍下昆明,占據云南,永曆帝逃亡緬甸,二月,吳三桂及趙布泰、尚善等率清軍與李定國部激戰滇西磨盤山,兩敗俱傷。六月,鄭成功稱招討大元帥,率十餘萬水路大軍,在崇明島登陸,開始北伐,接連取得定海關大捷、瓜州大捷、鎮江大捷的勝利,一度兵臨南京城下。鄭成功、張煌言海上抗清聯軍秘密遣使至贛州與抗清英雄李玉庭聯繫,爭取呼應。被清朝臣子湯斌查獲。湯斌將使者交與江西巡撫蘇宏殺害,並報請清朝移兵守南安。李玉庭爭取湯斌支持抗清,被湯斌告密,被俘後凌遲處死[8]。湯斌藉此染紅頂戴,官至工部尚書。章太炎在《諸子學略說》中講道:「湯斌、楊名時、陸隴其輩,……炎黃之胄,服官異族,大節已虧,尚得以理稱哉?」 然而鄭成功中清軍緩兵之計,最終失敗,撤回廈門。

永曆十四年(1660年)五月十日,清軍圍攻廈門,企圖一舉殲滅鄭成功,鄭成功沉着應戰,取得廈門海大捷的勝利,穩定了東南沿海局勢。

永曆狩緬 參見:鄭成功收復台灣、李定國德勒之戰、咒水之難、夔東十三家、茅麓山戰役

永曆十三年(1659年)八月二十八日,朱由榔由滇西逃往緬北。這實際上已標誌着南明滅亡了,此時南明在中國境內已無任何立足點。

永曆十四年(1660年)李定國、白文選親率明軍入緬想迎回朱由榔,緬軍殺使者,明軍與緬軍大戰於緬北,明軍大勝,後接旨退兵。

順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鄭成功率領將士25000,分乘幾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準備奪取台灣為新根據地。同年八月十二日,緬王以飲咒水盟誓為名,殺了跟隨朱由榔的四十二名大臣和太監;十二月初三,緬王受到於壓力,將朱由榔及家屬送交清軍帶回昆明。

康熙元年(1662年)正月,台灣荷軍向鄭成功投降。四月十五日,朱由榔與兒子朱慈煊被吳三桂絞殺在昆明;鄭成功二子鄭經在思明與乳母私通,加上當時鄭芝龍在北京被殺,又聞朱由榔在雲南被殺,鄭成功數痛攻心,於五月初一日病逝(據最近考證是被暗殺);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國在真臘得知永曆帝死訊,也憂憤而死。

康熙三年(1664年)八月,夔東十三家抗清失敗,李來亨全家自焚,明朝在大陸的抵抗結束。

明鄭時期 主詞條:明鄭時期、鄭經嗣位之爭、清荷聯軍、三藩之亂、東寧之變、澎湖海戰

康熙元年(1662年)鄭經從廈門來到台灣接手經營,名義上仍奉永曆帝為正朔,繼續沿用永曆年號。

鄭經在次年(1663年)接監軍寧靖王朱術桂入台。十一月,清荷聯軍攻金廈,金廈兩島陷,鄭家撤回台灣,在陳永華的輔政下,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製度,境內大治。

康熙三年(1664年)九月初七日,清軍在杭州弼教坊處決了張煌言。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亂爆發,鄭經接受耿精忠請援,率軍西征福建,鄭克臧授職監國。鄭經收回廈門後,並收漳州、泉州與潮州三府,進而攻下廣東惠州。後來,廣東尚可喜、福建耿精忠相繼為清軍所平定,雲南吳三桂也亦敗亡,鄭經勢力敗退只能守住廈門。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將萬正色遣人遊說鄭軍水師副總督朱天貴率艦300艘,將士2萬餘人降清,鄭經放棄廈門並班師回台,之後沉迷於酒色。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病歿,遺命鄭克臧嗣位,馮錫范毒害鄭克臧,擁立女婿鄭克塽,獨攬大權。康熙帝趁着鄭家內訌,以施琅為水師提督着手征討台灣。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大敗劉國軒,攻克澎湖,給台灣造成極大軍事壓力,同年延平王鄭克塽降清,寧靖王朱術桂攜五妃自殺殉國,全國最後一支明朝抗清勢力覆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