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匯大團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團鎮是浦東新區下轄鎮,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的東南部,始建於公元1568年(明朝隆慶二年)。大團鎮東臨彭鎮、萬祥鎮,西連宣橋鎮,南與奉賢縣的四團、邵廠鎮接壤,北與三墩鎮相依。大團鎮東西長約8.70公里,南北縱深平均寬度約2.90公里,鎮域面積50.57平方公里,人口66071人(2017年),上海郊區環線和南蘆公路等六條幹線橫貫全鎮,是浦東新區東南部地區的重鎮。[1]
建制沿革
清雍正四年(1726年),南匯建縣。大團地區隸屬於江蘇省松江府南匯縣,為長人鄉下沙鹽場一場一團。
清宣統三年(1911年),南匯縣建大團鄉。後改稱南匯縣第一區大團鄉公所。民國18年(1929年),置大團鎮(區公所設在大團鎮,又名大團區)。自民國18年至民國36年(1929年~1947年),大團地區隸屬江蘇省松江地區南匯縣第八區公所。其間:民國26年(1939年)7月,成立大團維持會,大團地區隸屬上海特別市松江地區南匯特別區第八分區,民國34年(1945年)恢復舊制,仍為第八區公所。
解放初期的1949年5月,大團地區屬南匯縣第六鄉鎮聯合辦事處管轄。11月,南匯縣第六鄉鎮聯合辦事處改為大團區政府。大團區下轄大團鎮及彭鎮、匯茂、唐宅、泥城、馬廠、蘇橋、新萬、北窯、書院、新石、大橋、金陵、忠信、團東、團北、團西等16個鄉。
1950年3月15日,大團區劃為大團、泥城2個區。1956年,原大團鎮成為南匯縣縣屬鎮。1957年9月,撤區並鄉,以欽公塘為界,塘東建金陵鄉,塘西建大團鄉。1958年9月,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大團鎮區設立5個居民委員會。大團人民公社建制為11個營。1958年11月21日起,南匯縣隸屬上海市。1959年5月,原大團鎮從大團人民公社中劃出。1959年,南匯縣將金陵、三墩、團新3個大隊從大團人民公社劃出,另建三墩人民公社。1961年,將陸橋、三德、行棣從大團人民公社劃出,歸宣橋人民公社。
1994年5月,原大團鎮和大團鄉建制撤銷,建立新的大團鎮(撤二建一),下轄17個行政村、6個居民委員會。
2001年8月,大團鎮隸屬上海市南匯區。
2003年5月,原大團鎮、三墩鎮建制撤銷,建立新的大團鎮。
行政區劃
1980年5月,大團人民公社的中心大隊改名為金石大隊。1980年底,大團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撤銷,公社和大隊建立管理委員會。1984年2月,公社建制撤銷,建立大團鄉,大隊改為行政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大團鄉設17個行政村、166個村民小組。大團鎮設5個居民委員會、45個居民小組。1987年,大團鎮增設南灣居民委員會。
1994年5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原來大團鎮、大團鄉建制撤銷,合併組建新的大團鎮,實行鎮管村體制。
2001年底,大團鎮下設鎮南、鴨場、車站、金石、大楊、沙廟、龍潭、海潮、廟西、邵宅、董村、柴場、趙橋、王廳、團西、果園16個行政村、166個村民小組。大團集鎮鎮區設南大、南平、中大、北大、蟠龍、南灣6個居民委員會、50個居民小組。[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團鎮地處黃浦江東,瀕臨東海之濱,位於北緯3058'30",東徑12144'。大團鎮東臨彭鎮、萬祥鎮,西連宣橋鎮,南與奉賢縣的四團、邵廠鎮接壤,北與三墩鎮相依。大團鎮東西長約8.70公里,南北縱深平均寬度約2.90公里,最狹的地方位於大團集鎮鎮區,寬度僅1.80公里。轄區總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 204公頃。大團鎮距南匯縣縣城12公里,距上海市區人民廣場60公里,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18公里,距蘆潮港8公里。
地質地貌
大團鎮地處長江三角洲東南邊緣,是由長江夾帶的泥沙沉積而形成的沖積平原,屬早濱海平原區。主要由亞粘土夾粉細砂組成。土壤以黃泥為主,局部為沙泥。大團鎮全境地勢平坦,平均高程4.40米,東部地區略高,龍潭村、金石村一線地面高程4.60米,西部地區略低,鎮南村的張家盪和陶家盪一線標高3.84米。
土壤
大團鎮地處長江口沖積平原,海塗淤漲,陸地向東延伸,所以地層結構複雜。大團鎮土壤層為瀦育型(絕大部分)和滲育型水稻土。自西向東可劃分為黃泥土種、半黃泥土種和黃夾沙土種3類。
氣候
大團鎮,屬亞熱帶氣候。由於臨近東海,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其氣候的主要特點: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有利於各種作物的多熟、優質、高產。
大團鎮地域年平均氣溫在15C左右,年間變化在1C之內。最冷時期為1月份,日平均氣溫在2.9C,極端低氣溫曾達到零下9.6C。最熱為7月份、8月份,日平均氣溫在27.7C,極端氣溫曾達到38C。
年平均日照在2109.70小時,最多年份可達2377.60小時,最少年份是1680小時,全年無霜期長,年平均在230天左右。[3]
地理環境
植物資源
竹木類植物主要有護居竹、黃金莢、碧玉竹、蔑竹、毛筋竹、淡竹、水花竹、天竺、番樟、苦楝、水杉、椿、鳥桕、柘木樹、泡桐等。
野生藥材主要有金線草、鳳尾草、薄荷、紫蘇、芝蓬、割人藤、枸桔、板蘭根、首烏、小薊草、女貞子、菟絲子、地丁草、菖蒲、金銀藤、牛屎絡燈等
動物資源
野生獸類主要有野豬、狸、水獺、鐵鼠、狗獾等。野生飛禽主要有白頭翁、黃鷹、鵓鴣、黃雀、雁鵝、斑鳩、麥環、足雞、告天等。
土地資源
1950年土地改革時期,大團地區有可耕地面積1360公頃,人均0.06公頃。1987年,大團鄉耕地面積達1535.47公頃。1994年,原大團鎮、大團鄉合併後,大團鎮加快村鎮建設,各項建設用地403公頃(國家征地204.29公頃,占51%;集體用地198.71公頃,占49%)。2001年,全鎮可耕田面積1143.65公頃,人均只有0.04公頃。[4]
人口與民族
人口及構成
2002年,大團鎮有14429戶、36069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387人。
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大團鎮0歲~19歲的人口中,男性略多於女性,性別比為106.93(以女性為100);20歲~64歲的人口中,女性多於男性,性比為97.80;在65歲以上的人口中,性比僅為69.21。年齡越大,女性人口越多,性別比越低。
2015年初,大團鎮人口為6.5萬。
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66071人。
民族構成
大團地區為漢族聚居地區。1982年,大團鎮僅有回族1人。1990年,大團鎮有蒙古族和白族各1人。2000年,大團鎮總人口37603人,其中:漢族37533人,占99.81%;少數民族70人,占0.19%。
經濟
概況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大團集鎮已成為南匯縣東南地區水陸交通的樞紐,成為農、牧、漁、副、手工業品的集散地。20世紀30年代中期,大團集鎮已有80餘個行業、370多家商店分布於南北3里長的街道兩邊,有寧波茶食、海鹽醬油、浙江山貨、徽州瓷麻、無錫鐵器等。
解放後,大團地區逐漸建立商業站、供銷合作社、商業合作社3種不同所有制性質的商業機構。1990年後,"超市"、"小商品市場"、"集市貿易市場"和500多家個體小商店形成商業網。2000年,大團鎮客流量285萬人次,實現社會商品零售額1.15億元。2001年,大團鎮實現社會商品零售額1.23億元。2002年,實現社會商品零售額1.08億元。
2014年,大團鎮全鎮財稅總收入完成3.63億元,同比增長19.5%;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15億元,同比增長19.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4.31億元,同比下降0.3%;內資註冊資本全年完成12.7億元,同比增長206.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13億元,同比下降7%;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5337元,同比增長7%。
農業
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大團地區由鹽業區逐漸轉為農業區。其時,以種植雜糧、棉花為主。至清末,以種植水稻、棉花為主。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種植業結構有較大的調整,糧食、棉花種植面積減少,瓜果、蔬菜種植面積增加。
2001年,大團鎮種植業產值9900萬元,比1985年增長11倍,農民收入明顯提高。2002年,大團鎮減少耕地2.50公頃,實現種植業產值9200萬元,比2001年略有下降。
農業特產
大團水蜜桃大團蜜露桃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大團鎮果園村經專家和技術人員通過20多年精心培育的優質水蜜桃,1989年正式命名,1994年獲"全國林業名、特、優、新產品博覽會"銀獎,1998年11月向國家商標局申報註冊"團豐"牌商標,1998年被評為南匯區名牌產品,1999年被上海市農委評為"滬郊百寶",上海市農林局等單位評大團蜜露為1999上海優質桃評比金銀獎,1999年獲全國第十一屆星火杯創造發明優秀項目金獎。
工業
1997年~2000年,"三資"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連續4年超過1億元。2000年,實現產值1.14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28%,創利稅462.90萬元,占全鎮利稅總額的24%。
2001年,大團鎮有私營工業企業127家,大團鎮有中外合資、合作工業企業15家,實現工業總產值2.97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54.50%,創利稅1013.50萬元,占全鎮利稅總額的45%。
2002年,大團鎮實現工業產值6.50億元,完成銷售產值6.40億元,利稅5396萬元,其中利潤0.27億元,實現外貿出口交貨值1.85億元,吸引外資340萬元,註冊企業增加稅收0.19億元。
1985年~2002年18年間,全鎮工業總產值年遞增16.23%;利潤年遞增7.73%;稅金年遞增10.14%;固定資產投入年遞增12.21%;外貿出口交貨值年遞增18.07%。
商業
大團鎮處上海市東南沿海,也處南匯縣與奉賢縣的交界處,其商業活動起源甚早。早在清乾隆年間,由於鹽業的逐漸興盛,貿易活動日益增多,大團鎮成為方圓數十里農、牧、副、漁、手工業產品的集散地,為南匯縣四大鎮之一。
2001年,大團鎮各種商號、店鋪有494家,其中處鎮區的316家。2001年,全鎮商品零售總額1.22億元,是1997年的1.8倍。2002年,實現社會商品零售額1.08億元。[5]
社會
文化
大團鎮是文化古鎮,解放前有王家花園等古宅園33處,有蟠龍橋、起鳳橋等古橋24座,城隍廟、道院廟、馬家祠堂設有戲樓、戲台。民間文藝形式有浦東說書、灘簧(申曲、滬劇)、江南絲竹、山歌(踏車山歌、種田山歌)。迎神賽會是民間文藝的大會串。
解放後,大團區政府下設文化站,組建農村俱樂部、村劇團、文工團、業餘劇團、文藝宣傳隊,開展文化娛樂活動和政治宣傳活動。50年代,先後建造影劇院、圖書館、文化館、工人俱樂部、廣播站。70年代,建立公社放映隊,送電影下鄉。90年代,組建有線電視機房。2001年,有線電視通到村宅。
教育
明朝崇禎年間,大團地區已有私塾教育。民國8年(1919年)"五四"運動後,新學逐漸取代舊學。民國時期,大團地區有11所小學、2所中學,大多為私立學校。
90年代,大團地區調整學校設點布局,陸續撤除村校。
2001年始,着手新建大團高級中學、改造紅光中學。2002年底,基本完成幼兒園、初級中學的撤併工作。原海潮中學和果園小學內新設"淮安"(2002年建和"遠航"(2001年建)兩所外地民工子弟學校。[6]
交通
大團鎮系江南水鄉,流經境內的縣級河道有5條,鎮級河道有10條。2002年,境內南北向公路有遠東大道、川南奉公路、永暉路、永春中路,東西向公路有南大公路、南蘆公路。
旅遊景點
王家花園
王家花園是王艮仲早年住宅的後花園,建於民國18年(1929年),位於大團鎮原朝陽路西端,占地0.67公頃。中鑿小圓池,種養玉荷、金魚。池岸碧桃垂柳,池面建湖心亭、九曲橋。池北建廳屋5間,磚木結構、唐代款式,房屋高大寬敞,遊廊通轉,台階遞升,室內陳設質樸。屋前甬道兩側各壘花壇1座,春蘭秋菊俱備。園東置王艮仲父母之墓,墓地遍植龍柏、冬青、塔松,墓道南設小亭、假山。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戰爆發,王艮仲為國事而奔走他鄉。解放後,王家花園經整修,改為大團工人俱樂部。
適廬
適廬建於民國20年(1931年),位於原中大街下塘,是馬侍雲之舊居。由南門入院過遊廊,遊廊東西兩側對稱的花壇中種植牡丹、芍藥、海棠、臘梅。前埭屋宇結構大方,不崇浮華,階前育蘭數十盆。後埭為平房3間,客廳、書齋、臥室,屋前庭院中栽有木樨、蟠槐。出北門便進後花園,穿過甬道、木香棚可達六角茅亭。亭東北隅有"觀月樓",觀月樓前有寒梅,樓西有假山,假山四周種植石筍、迎春花。假山北側有"月牙池",池內養魚。
歷史人物
程春堂(生卒不詳)
居一團鎮南,擅長花卉畫和琵琶演奏。滬上開琵琶會,春堂必執牛耳(領先),作"平沙落雁"、"夕陽簫鼓"尤為入神。
程煒(生卒不詳)
字方中,號敬候,一團鎮人,家貧力學,躬行孝悌,著有《奧游紀草》。
汪蘭培(生卒不詳)
字永芳,監生,原籍新安,以鹺(鹽)業入籍居一團,質直好施。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春,谷貴民飢,平糶米、豆、麥各200餘石(15噸);時鹽值苦賤,增價廣收;清雍正七年(1729年),浚護塘港,捐金助壩工。
王成龍(生卒不詳)
大團鎮人,字曉滄。好為善事。南匯數度火災,每次設粥廠賑饑。戰亂時,民眾避難滬上者甚眾,王在滬設難僑善後處賑濟。王創設同仁局,獨資興築自大團鎮至三墩鎮的石路。
張大金(生卒不詳)
大團鎮人,字舜岩,號鶴村。清雍正、乾隆年間曾任刑事奉天司主事、直隸郎中等職,悉心研究刑律,後以病辭官歸里。築謙牧堂,閉門讀書,更號退夫。在京師任職時,曾與同鄉人創辦"雲間會館"(俗稱江南會館),置屋5048間,凡去京赴考或經商的江南同鄉人均去會館住宿,困難者還能獲得資助。
唐班(生卒不詳)
大團人,字晚野,號荊岩。清雍正二年(1724)進士,任鄒平縣知縣,改鳳陽府教授,主持敬敷書院,因治理有方,文風蔚然,又連任兩屆池州府教授。歸里後遷居南匯縣四灶港(現宣橋鎮境),閉門耕讀,顏其齋曰"誦耘處"。從學者甚眾,人稱其為"柴溪先生",卒年81歲。
唐芬(清乾隆年間人)
大團鎮人,字馴叔,號竹心。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中舉人,後絕意功名,工詩與畫。詩宗王維、孟浩然、畫宗倪瓚、黃公望,擅畫山水,著有《見天閣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