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盧琰 | |
---|---|
盧琰 | |
出生 | 900 |
逝世 | 985 |
國籍 | 中國 |
年代 | 唐朝昭宗光化三年 |
盧琰出生在唐朝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他的祖籍地是汴州玉川,屬著名的「玉川盧姓派系」,在河南洛陽一帶乃是名門望族。盧琰的高祖盧仝和曾祖盧雲都是唐代名人。祖你盧郛於公元907——923年間,在後梁朝中任上卿之職。盧琰之你盧清任職越州令。由上述簡況可知,盧琰出身於貴族之家,身世可謂不凡。
目錄
基本內容
(900年-?)
盧琰出生在唐朝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他的祖籍地是汴州玉川,屬著名的「玉川盧姓派系」,在河南洛陽一帶乃是名門望族。盧琰的高祖盧仝和曾祖盧雲都是唐代名人。祖你盧郛於公元907——923年間,在後梁朝中任上卿之職。盧琰之你盧清任職越州令。由上述簡況可知,盧琰出身於貴族之家,身世可謂不凡。
至於盧琰本人的經歷也十分也十分奇特,富有傳奇色彩。後漢高祖乾佑申年,劉暠死後,隱帝劉承繼位。劉承佑聽信奸臣讒言,準備殺害包括郭威布什的一批有功之臣。郭威是一員鎮守邊疆的大將。當時隱帝派人將郭威的家屬扣為人質,並降旨召郭威回京。郭威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大吃一驚,急忙召集盧琰等大臣商討尖變之策。在應變會上,決定起兵討伐朝中奸臣。郭威率軍剛到汴京,聞隱帝已死。將士們就擁立郭威為王,改國號為後周,自公元951年起,使用年號「廣順」,三年後改年號為「顯德」。
盧琰在輔佐郭威建立後周政權過程中功勳卓著,郭威敕封盧琰為榮為榮祿大夫、開國上將軍,食祿3700戶,欽賜金緋魚袋。顯德元年(公元954年),郭威病逝,由他的養子柴榮繼嗣帝位。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又逝世,由太子柴宗訓繼承王位,稱為恭帝。當時恭帝只7歲,由太后垂簾聽政。但是,事實上政權操在殿前都黃檢趙匡胤手裡。趙匡胤藉機於顯德七年(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址在今開封東北20公里處)兵變,在將士兵們的擁立下黃袍加身,廢棄後周政權,建立宋王朝。
宋太祖趙匡胤採用七妙計策,立恭帝柴宗訓為鄭王,其餘後周的公卿太臣都不改變舊職.在宋太祖和一批大將進入內宮時,發現有兩個小孩.宋太祖查問這兩個小孩是誰。查問結果得知是周世宗的庶子(當時封為紀王與蘄王)。宋太祖環顧將鄰們,問該如何處置這兩個小孩。侍衛們揣摩宋太祖心意,迅將紀王與蘄王抓起來。兩小孩大驚失色,哭聲動地。其慘狀使盧琰目不妨睹。盧琰冒着生命危險勸諫宋太祖:「堯舜授受不廢朱均,今受周禪安得不存其後?」大將潘美回答:「臣豈敢以為不可!但於理未安耳。」宋太祖就發令把小紀王與小蘄王追回來。這時潘美抱走小紀王,而盧琰抱走小蘄王,各自回家。宋太祖建三年(公元962年),趙匡胤為獎賞盧琰,特封盧琰為越國公。
盧琰輔佐後周與宋朝都是盡心盡力的。周世宗柴榮評價盧琰是:「番與其溫,冰雪其清。學之已粹,行之已精。執筆橫經,陟降殿廷。赤莊輔弼,四海奠寧。:而宋太祖趙匡胤也讚揚盧琰是:」撫軍養民而民不憚,整軍衛民而民不怨,甚至得治體……性資明敏,議論宏深,素事足以尊主,而庇民嘉謀足以經邦。雖相見之晚,尚期望於將來。「雖然如此,盧琰預料趙匡胤會加害於蘄王。果然在乾德六年(公元968年)趙匡胤又追究蘄王的下落。盧琰趕緊向趙匡胤請求致仕歸農。連夜帶蘄王離開汴京城,逃遁到永康靈山(今浙江省磐安縣機關報渥鎮大山下)。
盧琰娶上將軍趙光之女,共生育八子一女,以自己的女兒盧錦嫁給蘄王柴熙誨。因懼怕趙匡胤查出蘄王下落,盧琰把柴熙誨改姓換名,叫盧璇,收為養子,又是女婿,依年齡排序列盧為「九支盧」,爾後發展成盧姓在浙江龐大的宗族。我們在這裡扼要地介紹一下浙江盧姓中九個支脈的有關情況。
第一支盧開基祖盧圭,是盧琰的長子,生於後漢隱帝乾祏二年(公元949年)。在宋代歷任中書舍人、朝議大夫、京都刺史、秘書少監。這個支脈起初定居於永康靈山中盧村(今屬浙江省磐安縣),爾後子孫繁衍眾多,散布於浙江省永康、平陽、金華、青田、松陽等地。
第二支盧開基祖盧璞,是盧琰的次子,生於後周太祖廣順元年(公元951年)。在宋代歷任中書令、工部侍郎、知誥事。這個支脈起初定居於永康靈山上盧村(今屬浙江省磐安縣),爾後子孫又遷徙於浙江永康縣青山口等地。
第三支盧開基祖盧璇(盧睿),原是周世宗之子,由盧琰收養為義子,把原姓名柴熙誨改換成姓盧名璇。他隨義父盧琰在浙江永康隱居多年。其義父義母逝世後,盧璇舉哀守孝十年才出仕擔任官職。他榮任殿前防禦使,為宋真宗所重用,後來還晉封為武烈侯。這個以脈起初定居於永康靈山下盧村(今屬浙江省磐安縣),爾後子孫繁衍甚速,成為「九支盧」之中人數最多一支。後裔廣泛散布於浙江省永康、武義、東陽、仙居、縉去、浦江、龍游等縣市。
第四支盧開基祖盧兌,原是盧琰的第三子,因插進盧琰義子(也成為女婿),故順延排名為第四。盧兌歷任中書舍人、中議大夫等職。這個支脈起初定居於永康丁坑,現子孫繁盛遍布於浙江省許多縣市。
第五支盧開基祖盧衡,歷任典略校尉、都司令中軍從事郎。這個支脈起初定居於永康青山,現子孫繁多,散居於浙江省 永康縣及周圍各縣。
第六支盧開基祖盧勛,於宋太宗雍熙年間(公元948——988年)在廣南等處任提刑按察使。
第七支盧開基祖盧敏,於宋太宗端拱年間(公元988年——998年)任江陵都尉、將仕郎。又於至道撲間(公元995年——998年)任職湖南道。後裔在浙江省縉雲及仙居縣等地居住。
第八支盧開基祖盧理。於宋太宗淳化年間(公元990年——995年)任京都邑令、隨御副將等職。這個支脈起初定居浙江永嘉,後來又遷一部分到浙江仙居縣方山等地。
第九支盧開基祖盧衛,於宋真宗咸平年間(公元998年——1004年)歷任安南路新喻州檢閱、廣南都司令等職。這個支脈起初定居於浙江人居的盧東奧,後來子孫分出一支到永康縣石江等地。
總而言之,「九支盧」整個宗族體系,繁衍之盛十分引人注目,成為盧姓史話中一大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