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溝卷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雙溝卷柏 |
中文名稱:雙溝卷柏 界 植物界 門 蕨類植物門 亞門 石松亞門 綱 石松綱 目 卷柏目 分布區域 產四川(雷波)、西藏(墨脫)、雲南等地 |
雙溝卷柏,土生,匍匐,長20-35厘米,無匍匐根狀莖或遊走莖。根托在主莖上斷續着生,自主莖分叉處下方生出,長3-12厘米,直徑0.2-1毫米,根多分叉,被毛。
信息
種中文名:雙溝卷柏
種拉丁名:Selaginella bisulcata Spring
科中文名:卷柏科
科拉丁名:Selaginellaceae
屬中文名:卷柏屬
屬拉丁名:Selaginella
國內分布:產四川(雷波),西藏(墨脫),雲南(滄源、耿馬、貢山、景東、金平、勐臘、蒙自、馬關、麻栗坡、雙柏、順寧、西疇、元陽、永德、鎮康)
國外分布:也分布到錫金、不丹、尼泊爾、印度東北部、越南、緬甸、泰國、印度尼西嚴正爪哇。
中國植物志:6(3):179[1]
形態特徵
土生,匍匐,長20-35厘米,無匍匐根狀莖或遊走莖。
根托在主莖上斷續着生,自主莖分叉處下方生出,長3-12厘米,直徑0.2-1毫米,根多分叉,被毛。
主莖自近基部羽狀分枝,不呈"之"字形,無關節,禾稈色,主莖下部直徑1.2-1.8毫米,莖近方形,具溝槽,無毛,維管束1條,主莖頂端不呈黑褐色,側枝5-8對,1-2回羽狀分枝或3回羽狀分枝,分枝稀或密,主莖上相鄰分枝相距6-10厘米,分枝無毛,背腹壓扁,主莖在分枝部分中部連葉寬9-12毫米,末回分枝連葉寬5-8毫米。
葉全部交互排列,二形,草質,表面光滑,邊緣不為全緣,略具白邊,主莖上的葉接近,主莖上的葉大於分枝上的,二形,綠色,基部非盾狀。
分枝上的腋葉對稱,橢圓形,3.0-4.6毫米×1.1-1.6毫米,邊緣具細齒或稀疏的睫毛。中葉不對稱,1.0-2.4毫米×0.6-1.5毫米,緊接或覆瓦狀排列,先端具尖頭或芒,先端的芒彎曲,芒長0.4-0.8毫米,基部斜楔形,邊緣具稀疏睫毛。
側葉不對稱,側枝上的側葉長圓形,略斜升或外展或在主莖上外折下彎,相距較遠,3.2-5.0毫米×1.2-2.0毫米,先端具短尖頭,邊緣具細齒,邊緣疏具睫毛,上側邊緣基部不加大,不覆蓋小枝,上側邊緣不為全緣,上側邊緣在基部和先端具睫毛或具細齒,中部全緣,下側邊緣全緣,或近全緣(僅先端具細齒),不外卷,不內卷。
孢子葉穗緊密,背腹壓扁,單生於小枝末端,6.0-10毫米×3.5-5.5毫米;孢子葉明顯二形,倒置,基部下側的孢子葉和營養葉的側葉近似,白邊不明顯,上側的孢子葉長圓狀鐮形,邊緣具睫毛,龍骨狀,先端有尖頭或具芒,上側的孢子葉具孢子葉翼,孢子葉翼不達葉尖,具睫毛,下側的孢子葉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圓形,邊緣具睫毛或撕裂狀具睫毛,龍骨狀或背部不呈龍骨狀,基部膨大;大孢子位於孢子葉穗基部的下側或大、小孢子葉相間排列。大孢子灰色或深褐色;小孢子淺黃色。
生長環境
生於干早山坡,海拔400-2400米。
分布範圍
產四川(雷波)、西藏(墨脫)、雲南(滄源、耿馬、貢山、景東、金平、勐臘、蒙自、馬關、麻栗坡、雙柏、順寧、西疇、元陽、永德、鎮康)。
也分布到錫金、不丹、尼泊爾、印度東北部、越南、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爪哇。模式標本采自印度阿薩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