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韓廷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灣》是中國當代作家韓廷信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台灣
近三十多年,趙雲在台灣的偶像地位與日俱增,香火熾盛,成為一種信仰態勢並持續擴展開來,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民風的教化作用。儼然,趙雲已是百姓的守護神,能顯靈庇佑當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免除天災人禍之難。甚至,帶動日本韓國及東南亞諸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三國文化」熱,將他上升到一種崇高的神位。
今趙雲墓就在縣城邊,同錦屏山互為一天地之間,晨迎朝陽、夜枕星月,長眠近兩千年。人們常念及他出生河北正定,從東到西輾轉征戰三千里山河歲月,最終埋骨他鄉。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小說《三國演義》讓他更具魅力的人格,在炎黃子孫中有十分巨大的影響力,焉能不是大邑、四川、台灣、神州、世界中華同胞所矚目的歷史名人!
年輕學者談話率真,開闊了我們對三國文化研究的視野,更有對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致認同,也為趙雲敕葬大邑的遺址能點染鄉關景色而欣慰。
邊走邊交流,傾聽海峽對岸關於三國文化方面的信息,提升了對三國文化的闡釋力,越發堅定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希望能更多地挖掘趙雲精神品質的內涵,去尋找歷史文脈傳承和弘揚的着力點,在潤物細無聲中提高中華文明的修養,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一路上,幾個忘年交內心的融洽,給人無比的興奮和愉悅。
隨後,賓主雙方沿山麓下的河岸,棄車步行來到現在的靜惠山公園。
高大雄偉寬敞氣派的公園大門,頓時就吸引住了葉先生,他停下來讀完廊柱上所篆刻的長聯:「古蹟薈斯園,且看花碑展笑,土寨生輝,瞻仰烈士塔,躑躅子龍亭……東山呈百態,欲與霧嶺爭奇,鶴峰比秀,俊逸放翁詩,清幽范鎮句……」並詢問作者情況,認為地道的文化人能以豪放唱酬,又熔書法、雕刻、建築藝術於一爐,讓對聯給中式古建築增添了典雅的文化風韻。
進入園內,相遇成都一家傳媒公司正在采景拍攝川戲視頻,演員竟是邛崍市川劇團的藝友之子。他恰好空擋,於是欣然留下我們不期而會的合影。在這流淌着社會和諧的生活氣息中,大家一鼓作氣登上了山頂。
眼前的望羌台,高約十餘米,仿古代軍事瞭望哨所新建,相傳趙雲防羌在此所築的土城遺址地。沿石階上樓,但見西北面橫亘萬疊青山屏障,東南面接壤百里平川沃野,險峻的錦屏山真當藏有「一邑之氣脈關焉」的巍峨氣勢。
城樓下,排列着數個蜀漢士兵的塑像,子龍將軍手執長纓槍的英姿也豎立在一角平地上,掩映在翠綠的山林間。
史料記載,宋代文學家范鎮建平雲亭「講學於茲」,陸放翁來望縣也曾抒懷留下詩篇;這些名流遠不只是閒暇遊山玩水,尋幽訪勝,應該還有對子龍的敬仰,對儒家風範的弘揚,給錦屏山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氛圍。
葉先生專心致志地詢問記錄,察看拍照,像蜂蝶採花蜜一樣,總是忙碌着。
我漫步山嶺,站到子龍將軍像前,凝視着他的眼神面容表情,揣摩他的心緒,仿佛沿着時光的隧道,穿越千年歲月,探析他不願表露出來的精神底色。
漢末,群雄逐鹿,燕趙大地盪起滾滾的戰火硝煙……
青年趙雲幼承庭訓、文武兼修,習治國安邦之道,執夾竹梅花槍絕技之功;率領故里一批青年,先是保境安民,後識天下豪傑,立誓以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興復漢室的夙願,建一番功業。這是古代君子樹立家國情懷,追求高尚的人格標識。
將軍戎馬倥傯,南征北戰,馳騁三國歷史四十年。
然而,自劉備夷陵之敗,蜀漢政權處於一蹶不振的窘地;諸葛亮北伐曹魏也戰局不利,失守街亭。趙雲兼顧漢中前線,又管轄錦屏山防衛,因施「撫夷」之策,使川西邊陲再無戰事,成為他耀眼的功勳。足見先秦聖賢「和」的哲學智慧,能釋放出中華民族團結的歷史凝聚力,展現中華文明天下觀的基本理念。
可有誰知,聳立在錦屏山頭的將軍,似乎也有着沉重的心事——
唯天府江源父老敬將軍一生無功名利祿之求,無塵俗鄙陋之劣;品質趨於完美、臻於輝煌,長壽善終,墓祠留在川西。因此,為不讓英雄寂寞,錦屏山以年年歲歲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火焰般開放,以日日夜夜廟宇茂林間百鳥深情地啼唱,告慰將軍魂靈安息,引來五湖四海的遊客憑弔、拜謁。
而今,巍巍的錦屏山不只是一處三國歷史的遺址,也當是一座子龍將軍的豐碑,更是天府文化獨特的厚重資源。
同行中,葉先生口音與普通話幾無二致,原來他的祖籍也在四川。所以,我們同土同文,同根同源,沒有一點疏離感。我的遐思,更讓他有尋根懷祖,追遠報本的赤子鄉愁,很認可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是中華的繁榮復興。
美夢通人意,子龍安在哉?
此時,晴空湛藍,陽光灑滿錦屏山。我們陪同葉先生一行的文化活動,終於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了預期的行程。
作者簡介
韓廷信,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