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2019年3月24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3月24日) |
司馬貞 | |
---|---|
出生 |
679年 河內 |
逝世 | 732年 |
國籍 | 唐朝 |
別名 | 小司馬 |
司馬貞,世號「小司馬」(679年—732年),字子正,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唐朝官員、歷史學家 ,開元中官至朝散大夫,宏文館學士,主管編纂、撰述和起草詔令等。
《史記索隱》
司馬貞以《史記》舊注音義年遠散失,乃採摭南朝宋徐廣《史記音義》、裴駰《史記集解》、齊鄒誕生《史記集注》、唐劉伯莊《史記音義》、《史記地名》等諸家的注文,參閱韋昭、賈逵、杜預、譙周等人的論著、間己見,撰成對後世很有影響的史學名著《史記索隱》,該書音義並重,注文翔實,對疏誤缺略補正頗多,具有極高的史學研究價值。 唐代著名的史學家,著《史記索隱》三十卷,與南朝時期的宋國裴駰的《史記集解》、唐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合稱「史記三家注」。後世史學家譽稱該書「價值在裴、張兩家之上」。[1]
司馬貞; 生平著述; 《史記索隱》
《司馬貞生平事蹟及著述問題,為《史記》研究中一大疑案。通過考察,本文認為其生年在高宗儀鳳間,武后後期為求學期,仕宦於中、睿、玄宗之世,歷國子博士、弘文館學士等職,官終潤州別駕。(史記索隱)成書時間約為開元二十年左右,他也在書成後不久去世,年約五十餘歲。[2]
史記三家注
《史記》在我國比較廣泛地傳播流行,大約是在東漢中期以後。它成為司馬遷著作的專稱,也開始於這個時候。在這以前,《史記》都稱為《太史公書》、《太史公記》和簡稱「太史公」。據現知材料考證,最早稱司馬遷這部史著為《史記》的,是東漢桓帝時寫的《東海廟碑》。到唐朝時候,由於古文運動的興起,文人們對《史記》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當時著名散文家韓愈、柳宗元等都對《史記》特別推崇。宋元之後,歐陽修、鄭樵、洪邁、王應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讚賞《史記》的文筆。於是《史記》的聲望隨日俱上,各家各派註釋和評價《史記》的書也源源不斷出現。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俗稱「三家注」的《史記集解》(劉宋時裴駰注)、《史記索隱》(唐司馬貞注)和《史記正義》(唐張守節注)。《集解》兼採當時裴駰所能見到的前人有關《史記》諸書的研究成果,並一一註明作者名字。一絲不苟。《索隱》進一步指出了《集解》中考證不當的錯處。並對《史記》原文提出辨正,發語警闢。《正義》的作者長於輿地之學,對《史記》中地名的考證尤為精闢。讀《史記》原文,同時注意看一看這三家注,對原書會有更進一步的理解。1959年中華書局重新標點排印的《史記》,就是與這三家注合刻的本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