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吉林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吉林省,簡稱「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長春。位於中國東北地區中部,與遼寧、內蒙古、黑龍江相連,並與俄羅斯、朝鮮接壤,地處東北亞地理中心位置。截至2017年底,下轄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共有20個縣級市,16個縣,3個自治縣,21個市轄區[1]

吉林建置始於清順治十年(1653年)設置寧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烏拉」,吉林由此得名。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式更名為「鎮守吉林烏拉等處將軍」,簡稱「吉林將軍」。吉林省是近代東北亞政治軍事衝突完整歷程的見證地,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商品糧生產基地。

吉林省地貌形態差異明顯。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呈現出東南高、西北低的特徵。以中部大黑山為界,可分為東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兩大地貌。東部山地分為長白山中山低山區和低山丘陵區,中西部平原分為中部台地平原區和西部草甸、湖泊、濕地、沙地區;地跨圖們江、鴨綠江、遼河、綏芬河、松花江五大水系。吉林省位於中緯度歐亞大陸的東側,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截至2018年末,吉林省總人口2704.0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074.62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1160.75億元,第二產業6410.85億元,第三產業7503.02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5611元。

自然環境

位置境域

吉林省位於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幾何中心地帶。地跨東經121°38′~131°19′、北緯40°50′~46°19′之間。東西長769.62公里,南北寬606.57公里,土地面積18.74萬平方千米,占中國國土面積的2%。北接黑龍江省,南鄰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東與俄羅斯聯邦接壤,東南部與朝鮮隔江相望。吉林省地處邊境近海,邊境線總長1438.7公里,其中,中朝邊境線1206公里,中俄邊境線232.7公里。最東端的琿春市最近處距日本海僅15公里,距俄羅斯的波謝特灣僅4公里。

地形地貌

吉林省地貌形態差異明顯。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呈現明顯的東南高、西北低的特徵。以中部大黑山為界,可分為東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兩大地貌。地貌類型種類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蝕剝蝕地貌、沖洪積地貌和沖積平原地貌構成。吉林省主要山脈有大黑山、張廣才嶺、吉林哈達嶺、老嶺、牡丹嶺等。主要平原以松遼分水嶺為界,以北為松嫩平原,以南為遼河平原。吉林省海拔最高點是長白山的白雲峰(2691米)。吉林省地貌形成的外應力以冰川、流水、風和其他氣候氣象因素的作用為主。第四紀冰川在長白山的冰川剝蝕遺蹟仍然可見。現代流水侵蝕作用對地貌的影響很廣泛,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谷地多受侵蝕、剝蝕、堆積、沖積等綜合作用,形成了各種流水地貌,如河漫灘、沖積洪積平原、沖溝等。火山地貌占吉林省總面積的8.6%,流水地貌占83.5%,湖成地貌占2.6%,風沙地貌約占5.2%。

氣候

吉林省位於中緯度歐亞大陸的東側,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春季乾燥風大,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漫長。從東南向西北由濕潤氣候過渡到半濕潤氣候再到半乾旱氣候。吉林省氣溫、降水、溫度、風以及氣象災害等都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和地域差異。冬季平均氣溫在-11℃以下。夏季平原平均氣溫在23℃以上。吉林省氣溫年較差在35~42℃,日較差一般為10~14℃。2015年,無霜期一般為100~160天。吉林省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259~3016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400~600毫米,但季節和區域差異較大,80%集中在夏季,以東部降雨量最為豐沛。正常年份,光、熱、水分條件可以滿足作物生長需要。

水文

吉林省河流眾多,主要為五大水系。東部延邊州主要為圖們江水系,包括布爾哈通河、嘎呀河、海蘭江和琿春河等;東南部鴨綠江水系,渾江流經白山和通化;西南部四平遼源一帶為遼河水系,主要為東遼河和西遼河;延邊州汪清和敦化一小部分是綏芬河水系;其餘均為松花江水系,支流有輝發河、伊通河、牡丹江,拉林河、飲馬河、洮兒河、嫩江等。吉林省河流和湖泊水面26.55萬公頃,省內流域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648條。主要的湖泊有:長白山天池、松花湖、雁鳴湖、查干湖和月亮泡。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吉林省有陸生野生動物445種,其中兩棲類14種,爬行類16種,鳥類335種,獸類80種,約占全國野生動物各類數量的17.66%,其中鳥類占全國各類數量的30.36%。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76種,其中獸類14種,鳥類61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8種,二級保護野生動物58種,列為國家保護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291種。其中吉林省琿春市「中國東北虎之鄉」稱號。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品種有東北虎、豹、梅花鹿、東方白鸛、丹頂鶴、白鶴、大鴇等。

植物資源

吉林省有野生植物3890種,其中地衣類270餘種、真菌類900餘種、蕨類140餘種、裸子植物30種、被子植物2200餘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的有16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3種。野生食用植物有蕨菜、薇菜、剌嫩芽、松茸、黑木耳、猴頭以及山葡萄、山核桃等。東部長白山區野生藥用植物資源豐富,被譽為中國三大天然藥材寶庫之一。

礦產資源

吉林省的礦產資源種類比較豐富,經地質勘察,已知有儲量礦種74種,其中屬於富礦並能滿足長期經濟發展需要的礦產有鉬、鎳、硅藻土、硅灰石、浮石、火山渣、油頁岩、膨潤土、軟質耐火粘土等;尚有潛力可挖並能適應經濟建設近中期發展需要的礦產有金、銀、鐵、硼、隱晶質石墨等;此外還有煤、銅、鉛、鋅、硫、磷等,這些礦產資源雖不豐足,但仍有一定藏量。吉林的礦產資源大多分布在東部長白山區,而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等能源資源,則主要埋藏在松遼平原地區。 礦產資源按其性能與功用可分為能源礦產,主要包括煤、油頁岩、石油和天然氣等;金屬礦產,黑色金屬礦產,為5種;有色金屬礦產,為10種;貴金屬礦產只有2種;而稀土和稀散元素礦產為10種;以及非金屬礦產,約有40餘種。

人口

截至2018年末,吉林省總人口為2704.0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55.65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53%,比上年末提高0.88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7.99萬人,出生率為6.62‰;死亡人口17.01萬人,死亡率為6.26‰;自然增長率為0.36‰。人口性別比為102.41(以女性為100)。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7.9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6%。

吉林省是多民族省份,有朝鮮族、滿族、蒙古族、回族和錫伯族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18.57萬人, 占總人口的7.96%。其中,朝鮮族1040167人,滿族866365人,蒙古族145039人,回族118799人,錫伯族3113人。除了以上5個少數民族,其他少數民族人口12222人,人口最少的是獨龍族,只有1人。 [18] 滿族、蒙古族、回族和錫伯族為世居民族,朝鮮族為清末時期或東北淪陷時期從朝鮮半島遷移過來的難民。吉林省朝鮮族主要分布在東部的延邊、吉林、通化、白山等市州,蒙古族和錫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滿族、回族以長春、吉林、通化、四平、遼源市居多。吉林省有4個民族自治地方,即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伊通滿族自治縣。自治地方少數民族人口103.40萬人,占吉林省少數民族人口的47.31%,占民族自治地方總人口的30.18%。散居地區少數民族人口115.17萬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52.70%,占散居地區總人口的4.8%。吉林省還設有33個民族鄉(鎮)和1個享受民族鄉待遇的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