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 |
---|---|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是作者賜金還山以後所作,充分體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特色。
此詩是賜金還山以後創作。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1]
作品別名;《同友人舟行》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2]
楚臣傷江楓,謝客拾海月。懷沙去瀟湘,掛席泛溟渤。
蹇予訪前跡,獨往造窮髮。古人不可攀,去若浮雲沒。
願言弄倒景,從此煉真骨。華頂窺絕溟,蓬壺望超忽。
不知青春度,但怪綠芳歇。空持釣鰲心,從此謝魏闕。
=作品注釋
⑴《楚辭》:"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王逸注:"言湛湛江水,浸潤楓木,使之茂盛,傷己不蒙君惠而身放棄,曾不若樹木得其所也。"
⑵《宋書》:謝靈運,小字客兒,故詩人多稱為謝客。其《游赤石進帆海》詩有雲:"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李善注:《臨海水土物志》雲:海月,大如鏡,色白正圓,常生海邊,其尖柱如搔頭大。《本草》:陳藏器曰:海月,蛤類也,似半月,故名。水沫所化。
⑶《史記》:屈原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⑷溟渤,海也。
⑸《楚辭》:"蹇誰留兮中洲。"王逸注:"蹇,辭也。"
⑹《莊子》:"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⑺謝靈運詩:"張組眺倒景,列筵矚歸潮。"李善注:《游天台山賦》曰"或倒景於重溟",王彪之《遊仙侍》曰"遠遊絕塵霧,輕舉觀滄溟。蓬萊蔭倒景,崑崙罩層城",並以山臨水而景倒,謂之倒景。
⑻《方輿勝覽》,華頂峰,在天台縣東北六十里。蓋天台第八重最高處,高一萬丈。絕頂東望滄海,俗名望海尖。草木薰郁,殆非人世。孫綽所謂"陟降信宿,迄乎仙都"是也。絕冥,遠海也。
⑼《十洲記》:"蓬壺,蓬萊也。"《頭陀寺碑文》:"東望平皋,千里超忽。"呂向注:"超忽,遠貌。"
⑽《淮南子》:"身處江湖之上,而神遊魏闕之下。"高誘注:"魏闕,王者門外闕也,所以用懸教民之書於象魏也。巍巍高大,故曰魏闕。
作品譯文
屈原見江邊紅楓而悲吟,謝靈運想去拾海月。
屈原抱石沉下瀟湘,謝靈運掛帆遠渡大海。
時運蹇屈的我也想訪問前輩的足跡,獨自駛向茫茫大海的盡頭。
古人沒有機會再見,如同浮雲一去不回。
我願意玩弄海中倒景,從此修煉真骨金身。
登天台華頂峰望斷蒼茫大海,窺探遠處蓬萊島的奧妙。
不知道歲月是如何消失,反覺得綠樹紅花早衰。
也不再有釣鰲的心事,也不想當官的事兒。
作者簡介
李白[3](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公元762年的十一月,李白窮困潦倒,寄居在安徽當塗縣李陽冰處,當時他已經病入膏肓,自知時日無多,將平生詩文手稿全部交給族叔李陽冰,讓他帶管並編輯成集。然後,賦《臨終歌》一首,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二歲。[4]。
偉大的浪漫詩人李白,經歷坎坷,一生流離,性格卻始終樂觀,詩風也雄奇豪邁。如果你翻開《李太白全集》,開卷第一篇就是年輕時寫就的《大鵬賦》。他浪漫地不想做人,想做恃才傲物的大鵬;他不想老死於家鄉,渴望像振翅的大鵬那樣去遠征;他不甘於平庸,無時無刻不夢想出人頭地……他還一無所有,在賦中就浪漫地自比為大鵬,相信自己展翅高飛,必將使「斗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真是少年壯志可凌雲。
視頻
參考資料
- ↑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詩詞名句網;
- ↑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古詩文網;
- ↑ 李白簡介 古詩文網
- ↑ 賦臨終歌而卒的李白,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將浪漫進行到底 搜狐首頁,發布時間;2018-08-28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