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君士坦丁堡之圍 (674年-678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君士坦丁堡之圍

圖片來自ppfocus

674年-678年君士坦丁堡之圍,或稱阿拉伯人第一次圍攻君士坦丁堡,是倭馬亞王朝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發起的一次大規模圍攻。[1]

介紹

這次戰役是阿拉伯-拜占庭戰爭中的一次重大戰役,是倭馬亞王朝攻擊拜占庭帝國的第一次高潮。穆阿維葉於661年在穆斯林內戰中獲勝,成為哈里發並建立倭馬亞王朝,十幾年後,阿拉伯人發起了對拜占庭帝國的新一輪入侵,希望通過占領君士坦丁堡來徹底毀滅拜占庭帝國。

據拜占庭編年史家懺悔者狄奧菲內斯的記載,阿拉伯人的這次進攻是準備充足,有條不紊的。672-673年,阿拉伯艦隊在小亞細亞海岸建立了基地,鬆散地封鎖了君士坦丁堡,占據君士坦丁堡附近的基齊庫斯半島並把這裡當作過冬基地;之後幾年中,開春後對君士坦丁堡發起進攻,冬季再返回基地。最終,君士坦丁四世統治下的拜占庭帝國利用新發明希臘火摧毀了阿拉伯艦隊,在陸上,拜占庭軍也擊敗了阿拉伯軍隊,使得阿拉伯人解圍而去。這次勝利對拜占庭帝國十分重要,在一段時期內保證了國家的安全,不久之後,兩國簽訂合約,隨後的第二次穆斯林內戰期間,倭馬亞王朝甚至被迫向拜占庭帝國納貢。

這場戰役的一些傳說在穆斯林世界中保留下來,但常把這場戰爭與之前幾年耶齊德對君士坦丁堡發起的襲擊相混淆。另外,在中國唐代史書中,留下了一段可能與這次戰役有關的記載。2010年後,牛津大學學者詹姆斯·霍華德-約翰斯頓及馬萊克·楊科韋克對拜占庭記載產生了懷疑,他們主要依據阿拉伯及敘利亞語記載進行分析,對這次圍攻發生的時間和過程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背景

636年的雅爾穆克戰役中拜占庭軍隊慘敗,敘利亞基本完全喪失,拜占庭帝國的軍隊撤退到小亞細亞,依託托羅斯山脈組織防禦。正統哈里發國的軍隊隨後占領了整個黎凡特,不久後又征服了埃及。640年後,穆斯林軍隊在黎凡特省長穆阿維葉的領導下,開始對奇里乞亞和小亞細亞的邊境地區發動突襲。穆阿維葉還建立了一支海軍,這支艦隊迅速發展壯大,占領了塞浦路斯,並襲擊了愛琴海中的羅得島克里特島科斯島;655年的船桅之戰中,穆斯林海軍大破拜占庭海軍。哈里發奧斯曼於656年被刺殺後,穆阿維葉開始與新哈里發阿里對抗,暫停了對拜占庭帝國的進攻,在659年的停戰協議中,穆阿維葉甚至同意向拜占庭帝國進貢。

661年,穆斯林內戰結束,穆阿維葉獲得了勝利,建立倭馬亞王朝,與拜占庭帝國的短暫和平結束。次年,穆斯林軍隊恢復了翻越托羅斯山脈的突襲行動,他們甚至開始在拜占庭領土上過冬,加劇了對拜占庭經濟的破壞,有時阿拉伯艦隊也會與陸軍協同,對小亞細亞南海岸發起襲擊。668年,阿拉伯人為意欲叛亂奪位的亞美尼亞軍區將軍薩博里奧斯提供支援,這位將軍在亞美尼亞·赫克薩波利斯地區的梅利提尼城(今馬拉蒂亞)附近度過冬季,等待阿拉伯軍隊的到來。但最終法德赫拉·伊本·烏拜德率領的軍隊沒有及時到達,薩博里奧斯在與拜占庭軍的戰鬥中墜馬而亡。

669年春天,得到增援的法赫德拉率軍繼續進攻,兵鋒直指與君士坦丁堡隔岸相望的迦克墩。但這支部隊被擊敗,並遭遇了饑荒和瘟疫,大量減員。穆阿維葉隨後又派兒子耶齊德(後來的哈里發)去幫助法赫德拉,關於接下來發生的事,雙方各有不同的記載。拜占庭方面,懺悔者狄奧菲內斯在他的《編年史》中記載,阿拉伯軍隊在迦克墩呆了一段時間後撤回敘利亞,途中,他們攻占了阿莫里烏姆;這是阿拉伯軍隊第一次試圖在小亞細亞內陸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基地,之後的冬季中,此城被拜占庭軍奪回;阿拉伯方面的記載則認為阿拉伯軍隊進入了歐洲,並對君士坦丁堡發起了不成功的攻擊,隨後撤回敘利亞。鑑於拜占庭資料中沒有提及這次襲擊,這可能是不符事實的,迦克墩距君士坦丁堡很近,阿拉伯編年史家可能是出於為耶齊德歌功頌德的需要,把對迦克墩的攻擊「升級」成了對君士坦丁堡的攻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