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江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江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位於五華縣西南部,全鎮總面積132.6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50353人(2017年)。山地面積25.9萬畝,耕地22190畝,其中水田19366畝,旱地2824畝。

簡介

周江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位於五華縣西南部,全鎮總面積132.6平方千米(2017年),山地面積 25.9萬畝,耕地22190畝,其中水田19366畝,旱地2824畝。下轄2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399個村民小組。全鎮人口50353人(2017年),其中非農業人口2770人,共設立基層黨支部34個,黨員1400人,其中農村黨員1035人。

省道328、縣道橫周線及即將開通的岐棉公路貫穿境內。距縣城(水寨)38公里,距梅州市136公里,是五華通往紫金的咽喉要道。[1]

歷史

周江鎮原稱周潭約。解放後,行政機構名稱和行政區域曾多次變更,曾分別稱為周潭鄉、周潭公社、周江區公所,1987年始稱周江鎮。

行政區劃

周江鎮下轄村:

新良村冰坎村甘茶村早成村龍肚村獅潭村聯太村藍坑村黃布村溪口村黃華村蘭魚村桂子村紅源村曾洞村三河村九龍村等。

自然資源

周江鎮屬亞熱帶季風區,氣溫高、溫度大,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1.2℃,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1600mm。大部分地區屬於低山、丘陵區。

境內主要有鉬礦、鎢礦、鐵礦、鉛鋅礦、瓷土、鉀長石、稀土等較有開採價值的礦產資源。中興河、九龍河、周江河等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現有小水電個,裝機容量達千瓦,仍有小水電可開發量千瓦。

旅遊資源有省級自然保護區插天嶂和正在申報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繆培南將軍故居。

經濟概況

2005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04億元,鎮級財政收入318.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045元,年遞增8%;分別年遞增8%、1.1%。農副產品生產的主要有烤煙、果蔗種植。現有五華縣鼎樂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興華農場、騰鸝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聯興鉀長石礦、新良鐵礦等企業10多家。

周江鎮將建設成為以發展勞動密集與資源密集工業業為主的五華縣南部工業重鎮。

目前已引進外資1.47億元,項目22個。

基礎建設

周江鎮的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隨着經濟的發展日臻完善。日前基本的路網架構已經形成,交通設施配套齊全,省道328線、縣道橫周線、岐棉公路貫通全鎮,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且100%的鎮到村公路實現了水泥硬底化。

97%以上的自然村實現了通機耕路,農村電網進行了全面改造,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移動信號已覆蓋全鎮。文化、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配套完備,全鎮有衛生院院2間、初中2間、小學27間。圩鎮建設不斷發展,近年開發了中興寶玉園和鑫周商貿城。同時,引資準備興建鎮府前後文化廣場。其次,周江民風淳樸,投資環境優越,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親商、安商、富商」氛圍濃郁。

招商引資

資源招商

該鎮充分發揮水力資源、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大打資源招商「牌」,創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引進資金1550萬元對黃華鐵扇關門、甘茶庫尾、余洞、新良電站和百米揚程電站進行改造,龍堵電站也正在籌建中。

同時,引進資金3700萬元對新良的鐵礦、甘茶的鉛鋅礦進行開採,對洋塘山廢礦進行回收及開發藍坑石場等,增洞磚廠也已進入租用土地和籌建之中。

能人招商

該鎮結合外出鄉賢能人較多的優勢,竭力做好「名人、能人」文章,積極開展好連心聯誼活動,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環境,引進鼎樂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騰鸝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興華農場投資4500萬元,在冰坎、藍坑村發展八角、「百香果」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引進能人投資2500萬元開發寶玉園商貿大廈和鑫周商貿城市場及寶興實驗學校。

五是引進嘉漢林業、康達木業、深國商投入投入1200萬元種植速生經濟林2.5萬畝;引進福建老闆在聯太、黃布、三河、桂子、中興等村兩年投入100萬元共種烤煙700畝;引進五華憶群酒業有限公司在增洞村集約300畝土地種植甘蔗。

文化遺產

周潭文昌祠

文祠,歷來都是文化的象徵,它和其他遺產一樣,都是我國傳統文化、宗教藝術、歷史事件和社會活動的見證。

周江舊稱周潭,早在清道光初年,周江人們便在桂子村建有周潭文祠,並在祠內設館開課講讀,從此,整個周潭文風蔚起,人才輩出。由於歷史原因和年久失修,原有的周潭文祠早已毀損。但周潭文祠在周江百姓的心中始終是文化的象徵,是周江歷史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和代表,它反映了周江人民生存、奮鬥、發展的歷史脈絡和崇文重教的歷史見證。上世紀90年代末,為了對歷史遺產和歷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保護利用,提煉其價值特色和文化內涵,培育旅遊產業,促進經濟的發展,周潭文祠籌建委員會大力發動民資民力,按照「科學規劃、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理念,另擇新址,依照舊樣,歷時四年整,重建了周江文昌新祠。

文祠的建成利用並獲得縣政府「文化遺產「認可,對於我鎮合理開發和利用民間文化資源、塑造地域文化形象、確立和發展區域文化經濟優勢、增加旅遊業的文化含量、利用民間文化資源開發文化產業、開拓文化市場等等,都具有十分獨特的潛在價值和作用。文化遺產所體現的人文風貌以及親和力、感染力、凝聚力將激勵一代又一代周江人們。

同時,此次授牌將為大力宣傳、保護文化遺產,提高全民文物保護意識,帶動周江文物保護的申報工作,也為周江遺產保護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2]

計劃生育

該鎮計劃生育基礎比較差,特別是在2004年被市、縣戴上了後進「提醒注意」的帽子後,為堅決扭轉被動局面,堅持實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班子、領導共同抓。我們積極通過調查研究,充分認識我鎮計育落後現狀的根源所在,提出:「狠下決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 的口號。

採用「三抓」的工作思路:

是抓政策宣傳,提高農村婚育觀念的認識水平。

充分利用有線電視、廣播、張貼標語口號等形式,投資20多萬元,鎮村兩級新建計育宣傳欄22個和印製3萬多份的宣傳資料,出動宣傳車到全鎮22個村巡迴宣傳計生政策,把宣傳資料下發至各農戶,使計生政策深入民心,轉變群眾生育觀念。

抓包村包戶責任制,保證工作落到實處。

為了加大責任追究,落實包戶責任制,我鎮專門下發了周委發[2005]3號文《關於鎮村(居)委幹部包戶責任制考核辦法》,要求鎮村幹部做到6包,按照鎮村、單位幹部、黨員直系親屬是計育對象的,必須帶頭落實相對手術,各村都能對號入座,自查自糾,以身作則,帶頭做好親屬思想工作,抓好措施落實,有效帶動了其他計育對象措施的落實。

抓措施到位,促進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的實現。

積極採用集中服務活動和經常性常抓不懈、集中突擊和村自為戰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四術」落實和社會撫養費徵收力度;五年共落實「四術」2709例,其中結紮890例,上環1819例,人流引產41例,徵收社會撫養費200萬元,較好地完成了縣下達給我鎮的人口控制指標。2005年實現了摘帽達標的目標。

相關視頻

周江鎮專題2016年總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