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哲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孝端文皇后(1599年05月31日-1649年05月28日),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清朝開國皇帝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皇后,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的姑姑。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後金逐漸重視與蒙古的聯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視,地位逐漸上升,清太宗時為國君福晉、中宮皇后。1643年,順治帝即位後,為母后皇太后,無徽號。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歲,葬清昭陵。全諡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十六歲的哲哲遠嫁二十二歲的皇太極為妻。迎娶之際,皇太極率領部下從赫圖阿拉城(今遼寧省新賓縣滿族自治縣永陵鎮)出發,北行三百餘里到達輝發部(今吉林省輝南縣境)扈爾奇山城,在此殺牛宰羊舉行隆重的迎親儀式和結婚儀式。   天命十年(1625年),她十三歲的侄女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封哲哲為「大福晉」。所謂大福晉是主持親王家政的主婦,管理後宮一切事務,包括對其它側福晉及庶福晉(即妾)的管束。哲哲所以受到如此重視,獲得大福晉的尊貴地位,主要還是她出身於蒙古大領主世家,是清朝初期的聯姻制度的核心。清初婚姻制度非常重視門第高低。天聰元年(1627年),哲哲之母蒙古科爾沁大妃多次從科爾沁來到盛京,皇太極均以大禮相待。   天聰六年(1632年),皇太極廢除「四大貝勒並座」舊制,開始「南面獨坐」。為正名份,開始冊封后宮福晉,哲哲成為後金國君福晉,稱中宮大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改「汗」號為皇帝,按古代制度要分封后妃,大福晉哲哲被封為中宮皇后,又稱國君福晉,居中宮清寧宮,成為主持宮圍,贊襄朝政的國母皇后。在冊封大典上,皇太極授給她象徵地位等級的冊文、金印,以及儀仗鑾駕等物。   崇德二年(1637年),科爾沁大妃來朝設宴,不久後皇太極對科爾沁家族進行封贈,追封科爾沁貝勒莽古思為和碩福親王,封科爾沁大妃為和碩福妃。皇太極派內院大學士范文程等人前往科爾沁,賜《誥命》和銀印以及其它賞賜,並為和碩福王立碑。   皇太極統治的17年間,孝端文皇后主持內宮事務,很使皇太極滿意。每遇蒙古諸部遠道來京朝賀,或送女來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眾妃舉行盛大宴會,親自迎送。由於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親族亦受禮遇。她的母親科爾沁太妃屢次來朝,皇太極均以盛大禮節迎送,宴賞優厚。   孝端文皇后無子,生有三女。福臨(即順治皇帝)繼位後,尊其為母后皇太后,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哲哲逝世,年五十一歲。順治七年(1650年)二月,將其梓棺運至瀋陽,與皇太極合葬於昭陵,即今瀋陽北陵。順治皇帝為孝端文皇后撰了祭文。雍正、乾隆累累加諡,全諡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   [以上內容由"happycathy"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