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流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哲學流派
|
|
|
一群哲學家以自己獨特的角度認識與解釋世界,並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解構主義除外),他們就被稱為一個哲學流派。
哲學流派特點
一群哲學家以自己獨特的角度認識與解釋世界,並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他們就被稱為一個哲學流派。
表現之一是多元的思想發展動力取代了單一的思想發展線索。我們發現,傳統哲學演化的思想線索常常是單一的。如英國經驗論哲學可以沿着培根、霍布斯、洛克、貝克萊、休謨的思想發展線索進行探究;德國古典哲學可以沿着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費爾巴哈的發展線索進行探究等等。但在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發展中,思想動力完全呈現出多元化的狀態。如果我們撇開二十世紀的生活背景不說,單是主要思想動力就有以下幾個:馬克思主義、尼采的權力意志理論、胡塞爾的現象學、由弗雷格和羅素肇始的分析哲學、克爾凱郭爾的宗教哲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孔德的實證主義、索緒爾的語言學等等。這不光使二十世紀西方哲學展現為豐富多采的哲學流派,甚至同一個哲學家也受到多重思想的影響。表現之二是在學理上分解為興趣迥然各異的哲學思潮。如二十世紀的西方哲學,就其較核心的部分而言,是由以下三大思潮組成的:一是以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為主線的當代知識論哲學,二是以現象學、存在主義和詮釋學為主線的歐陸人本主義哲學,三是以馬克思主義與其他哲學流派的結合為主導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如果說西方馬克思主義關注的是西方社會和文化中蘊含的現實問題,以「社會批判理論」作為自己的旗幟的話,那麼,分析哲學孜孜不倦地加以考察的則是像「奶酪放在桌子上」、「我的掃帚在屋角里」這樣的表述是否在哲學上是正當的;至於存在主義者,如海德格爾雖然對「存在的意義」作了深入的分析,但在現實生活中,他一度又是納粹主義的積極支持者。這些迥然各異的哲學興趣顯示出二十世紀西方哲學在內容上的巨大的振幅。 正如叔本華所說的,哲學就像一個長着許多腦袋的怪物,每個腦袋都說着不同的語言。表現之三是同一思想與諸多不同的哲學流派逐一結合,形成了新的派別。
此消彼長,演化迅速
表現之一是:一種哲學思潮流行不長時間就被另一種哲學思潮迅速取代。本世紀法國哲學的迅速演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40年代,法國風行的是存在主義哲學,從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則是結構主義哲學,從60年代末起,又開始流行後結構主義。表現之二是:同一種哲學思潮由於不斷與新觀念碰撞,從而經常改變自己的形式。在本世紀中國哲學中,當代新儒學的演化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在30—40年代,當代新儒學的第一代學人梁漱溟、熊十力等力圖把儒學與柏格森的生命哲學結合起來,在50—60年代,當代新儒學的第二代學人牟宗三等,力圖把儒學與康德哲學貫通起來,在70—80年代,當代新儒學的第三代學人杜維明等,則強調儒學與存在主義哲學、詮釋學、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學說的對話。由此而形成了三代學人在發揮儒家學說上的不同傾向。表現之三是:一種學說產生後,後人發揮其中的一個重要的見解,很快又形成一種新的學說。如胡塞爾在本世紀初創立了現象學,他的學生海德格爾隨即運用現象學方法在20年代創立了存在主義哲學。以後,海德格爾的學生伽達默爾又從他老師的「此在詮釋學」得到啟發,在60年代創立了哲學詮釋學。 融會貫通,取長補短
表現之一是歐洲哲學內部的交融。試以德國、奧地利哲學對法國哲學的滲透為例。拉康哲學被稱為法國的弗洛伊德主義,阿爾都塞哲學被稱為法國的馬克思主義,福柯哲學被稱為法國的尼采主義,德里達哲學被稱為法國的海德格主義等等。表現之二是歐陸哲學與英美哲學的交融。在傳統哲學研究的視野中,人們通常認為,英美哲學注重經驗,大陸哲學注重理性,表現為兩種不同的研究思路,甚至「兩種不同的文化」。但在二十世紀哲學的演化中,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哲學之間的相互滲透也日見頻繁。比如,本世紀初,在英美就產生了以布拉德雷、羅伊斯為代表的新黑格爾主義思潮;法蘭克福學派在二戰期間移居美國,對美國的哲學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美國當代思想家喬姆斯基、羅爾斯就受到康德哲學很大的啟發。反之,英美的分析哲學為大陸的維也納學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美國的實用主義對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的影響更是眾所周知。表現之三是西方哲學思潮與發展中國家哲學思想的融合。如二十世紀的中國哲學,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如梁啓超、王國維、胡適、馮友蘭、賀麟、金岳霖、熊十力等無一不接受了西方哲學中的一種或數種學說,然後與自己信奉的中國本位哲學融合,提出了新的哲學見 解。
'哲學流派
希臘羅馬古典哲學
米利都學派
(泰勒斯等)(把世界歸結為自然某一具體的現象或物質,如水、氣)
畢達哥拉斯學派
(畢達哥拉斯)(萬物皆數)
赫拉克利特
(宇宙是變動的火,由邏各斯(規律)支配)
德謨克利特
(提出原子論)
愛利亞派
(巴門尼德)(萬物本源,就是意識認定的永恆「存在/是者,否認變化與運動)
蘇格拉底
(強調用內省法獲取知識)
柏拉圖
(具體的萬物背後是永恆的原型理念)[1]
參考文獻
- ↑ 在哲學層面談京劇流派, 搜狐2011年7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