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川省新津區觀音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川省新津區觀音寺,坐落在城區以南約7.5公里的永商鎮寶橋村境內,面臨邛水,背負群山,蒼松翠柏,清水環繞,山如九峰拱衛,狀如蓮花,故有「蓮華接翠」之稱。觀音寺,1956年8月16日公布為四川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以驚世絕倫的明代壁畫著稱。

中文名 觀音寺

外文名 Temple of Avalokiteśvara

地 點永商鎮寶橋村境內

別 稱 蓮華接翠

景點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8:00-17:00(中午休息不開門)

門票價格 一元

著名景點 毗盧殿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四川省成都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文物保護

1956年8月16日,公布為四川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音寺古名平蓋治(張道陵24教區之一),為東漢末年吳都仙客崔孝通修真之處,宋淳熙八年(1181)創建,毀於元季兵燹之中,明宣德(1398年-1435年1月31日)年間依治重修,至弘治三年(1490年)竣工,共建殿宇十二重。明末清初遭毀損,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間修葺一新,為川西著名寺院。同治、光緒年間,道松和尚來此住錫,增建殿宇十重,始改為「十方叢林」。

相關典故

文革之後,[1] 現僅存清代的山門、彌勒殿、接引殿和明代的毗盧殿、觀音殿,跨過寺門,是彌勒殿,殿後右邊有一座碑亭,亭內立一石碑,正面是「宋少保張商英故里」,背面有張商英生平簡介。張商英(1043—1121),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宋朝蜀州新津人。崇寧初,為翰林學士,拜尚書右丞轉左丞。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大觀四年(1110),除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頃除中書侍郎,拜尚書右僕射。年七十九,卒,贈少保,諡號「文忠」。張商英生前非常信奉佛教,研究《華嚴經》頗有心得。據說,觀音寺所在地原為張家故宅,張商英圓寂之後,其家人舍宅為寺,這才有了觀音寺,往上,是接引殿,內塑西方三聖。 接引殿之後,一座外貌普通的殿堂,叫毗盧殿,毗盧殿後,是觀音殿。除了清代的山門、彌勒殿、接引殿和明代的毗盧殿、觀音殿外,近年,觀音寺還在觀音殿後面新建了千手觀音殿和玉佛殿。

主要特徵

[2] 觀音寺,菩薩們身上所披之雪白細紗,皆用珍珠粉勾勒紗紋線條,精心描繪出蛛絲般微妙的衣飾細節,具有輕薄透明、如沐春風的質感,令人嘆為觀止。而大幅畫面則以硃砂、石綠為主,並運用瀝粉貼金,既莊重富麗,又靈動酣暢,儼然一派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的大家風範,無怪乎成為國之瑰寶,驚世絕倫。整個壁畫色調柔和,壁畫中所繪菩薩像,身材勻稱,臉龐圓潤,鳳目低垂,櫻唇微閉,不僅畫出了菩薩的豐潤飽滿,也表現了菩薩的溫存慈祥。特別是左壁最後一幅「文殊菩薩」畫像,筆法尤為精細,連文殊菩薩所披薄紗上的雪花圖案,也畫得筆筆精到,將絲織品特有的質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所有形像中堪稱極至的,則是右壁第二鋪最後一幅「清淨慧菩薩」。清淨慧菩薩在佛教中象徵着清淨圓明的深妙智慧,在這幅壁畫中,菩薩手執玄色如意,慧目微開,雙足如意自在趺坐,肌膚以珍珠粉暈染,瓔珞寶飾全身,整個畫面寧靜自在,吉祥安謐,於裊裊生風的衣帶裙裾中,透出一股纖塵不染的清淨智慧之氣,令人嘆為觀止,專家稱她是比達·芬奇的傑作早36年的「東方蒙娜麗莎」。佛龕背後繪有「香山全堂」佛教故事畫,壁畫面積共94平方米,菩薩畫像均為坐式,高一米八;二十四諸天均高一米五,飛天高90至100厘米。

參考文獻